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鲜平 《当代医学》2011,17(25):158-159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萌芽于古老的《易经》,而在《黄帝内经》当中得以完善,并且随着我国古代各医家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不断充实而发展,是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来指导中医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于中医肿瘤防治的具体指导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应用体会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治未病”思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中,"治未病"思想由来已久,从古至今都一直为各医家推崇,被视为治病救人的最高层次。目前,"治未病"思想可以指导多种疾病的防治,无论在预防、治疗,还是康复阶段,都可以体现出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文章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已愈防复三个方面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文章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注重养生,有病早治、重视整体,既病防变、全面调理,愈后防复、寓养于治等多方面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策略,以期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断丰富"治未病"的内涵,为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固扶阳气“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治未病"的基本之道。针对"未病"的三种状态,即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通过"治未病"的三层防治方法,即无疾之时,养护人体阳气,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未发之时,以非药物疗法为主,以药物温养脏腑为辅,扶助人体阳气,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未传之时,运用升阳、温阳、通阳之法,固扶人体阳气,防其传变。三层治法,有法有度,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揭示中医治未病养生的相关理论及"治未病"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治未病干预防治的着眼点在于"消患于未兆""济嬴列以获安"。通过养生健体,消除未起之患的使动、促发因素,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体证合一,实施早起干预、治疗,防止其向疾病的转换。更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来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使体健神旺,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渊源和内容探讨,发挥中医药优势,并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诊断手段,中西结合,综合治疗,争取做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防治,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治未病"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内经》提出"治未病"之后,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在《内经》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补充,充实"治未病"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伴着新的健康理念,"治未病"更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将成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李育英  任爽 《河北医学》2011,(11):1558-1560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预防工作,积极倡导"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曾明确提出"不治己病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长期以来为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传染病已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发病急、传播快、来势凶、病情险仍使人们谈病色变。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防止疾病传变;病情缓解之时,预防复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治未病"思想在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的运用,从自身生活调摄上改善体质,做到未病先防,预防为主;针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的方药治疗,进行药物早期干预,防止向闭经或卵巢早衰传变;恢复后的病人,加强生活调摄,心理疏导,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2.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关于"年未老经水断"发病特点与现代医学中卵巢早衰的临床特点一致,其治疗"年未老经水断"的益经汤是治疗卵巢早衰理、法、方、药完备的有效方剂.在此基础上,研究傅青主对"年未老经水断"的辨证施治,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用药,归纳出从心、肝、脾、肾进行论治,尤以治肾虚为本,是中医学治疗卵巢早衰的基本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疾病存在,也是闭经、卵巢早衰等多种疾病的早期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闭经、反复流产、不孕、卵巢早衰等疾病,且大多数患者伴有焦虑、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应及早防治月经过少,不仅有利于维持患者正常的女性生理功能,延缓女性衰老,而且能减轻女性的生活困扰,提高生活质量。李云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月经过少等月经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文中举出李云波教授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量少的一些临床经验,以供同道参习。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小艳  梁琨 《医学综述》2009,15(9):1337-1340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已成为导致早产儿神经发育、行为障碍及脑瘫最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探索PVL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预防早产,防治宫内感染及围生期窒息,防治出生后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减少PVL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神经营养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0及甲状腺激素等则可能有效减轻PVL脑损伤,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早产儿PVL的防治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前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但目前对颈椎病的防治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颈椎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调治颈椎病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颈椎病的健康素质教育、采取适当的功能体位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病后康复强调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6.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多数患者的病因不能够明确。引起女性卵巢早衰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遗传、免疫、代谢、医源性、感染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卵巢早衰对女性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闭经、不孕、泌尿生殖道疾病、心血管病变等。因此,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及对女性健康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冲任学说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深入研究冲任学说及奇经八脉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在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调理冲任法在治疗闭经、不孕症、卵巢早衰等卵功失调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促进甾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的排卵率,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研究冲任学说及奇经八脉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在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调理冲任法在治疗闭经、不孕症、卵巢早衰等卵功失调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促进甾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的排卵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产科患者按照DIC诊断标准确诊为。DIC,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①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去除诱因;②高凝期及时用肝素抗凝剂,25~50mg/次,间隙给药,24h总量50~200mg;③消耗性低凝期主要采用血浆、血小板输入代替治疗,适当应用小剂量肝素;④继发纤溶期仅在DIC晚期使用抗纤溶药物。结果完全治愈19例(83%),死亡4例(17%),均系羊水栓塞死于脏器功能衰竭者。结论对于产科DIC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及时恰当应用肝素抗凝剂,加强支持治疗,防治脏器衰竭。是抢救产科。DIC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以中药和针灸治疗为主,补肾为治疗的根本大法,配合疏肝、健脾等,目前多用中药联合针灸、电疗、按摩等方法,以改善POF患者临床症状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