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伤寒论》中六经病变均可出现下利,三阳病篇中,下利多见于兼证及或然证,病情多较轻浅,而三阴病篇中,下利多作为主证出现,病情多较危重。太阳下利包括太阳表证兼里证下利及太阳病变证之里证下利,前者既具有太阳表证,亦兼有他经或里证病变,后者为太阳病误治或已解,纯里无表之下利;阳明下利包括阳明兼他经下利及阳明本经下利;少阳下利主要是少阳兼他经下利;太阴下利未言及具体方证,病机主要为太阴虚寒;少阴下利包括少阴寒化、少阴热化及少阴阳郁证;厥阴下利主要为寒热错杂下利及厥阴热利。此外,少阴篇及厥阴篇均言及下利预后的判断,其要点在于判断体内阳气盛衰。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对于本条的诠释,虽不乏历代名家阐述,然颇感未尽其义。至于今人普遍将本条的“下利六七日”判定为阴虚液泄之证,更令人费解,既然阴虚,缘何“下利六七日” ?还是由于“下利六七日”而导致阴虚呢?笔者细细推敲,觉得若从“下利六七日”入手加以剖析,似为理解本条原文旨义的关键。兹仅略述如下,敬祈明达斧正。 1 关于诸家注解本条的质疑 金代成无己认为:“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成氏之说回避了“下利六七日”的问题,也未能阐明病机,仅以“知非里寒”、“知协热也”解释病机,恐难自圆。更以“当利其小便”释猪苓汤之用,也恐失仲景本意。 清代柯琴认为:“……二三日心烦是实热,六七日心烦是虚烦矣,且下利而热渴,是下焦虚不能制水之故,非芩连芍药所宜。……故用猪苓汤主之。以滋阴利水而升津液。”何氏之论虽能探究病机,但对于“下利六七日”这个关键问题也未能正面做答,而且,对证候的病机解释,似有偏颇之嫌。  相似文献   

3.
下利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证,《伤寒论》关于下利的条文84条,《金匮要略》关于下利条文42条(含复方条文)。条文分布于伤寒"六经病""霍乱病""呕吐哕下利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及"妇人产后病"等。《伤寒论》六经病均有下利,当辨证论治:太阳下利多为表邪内迫,阳明下利为热结旁流,少阳下利为胆热内迫,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三阴下利多正衰邪盛,病情较重,尤以少阴,厥阴严重,下利证在病入少阴厥阴之后由于人体阳气受到损伤,阴寒之邪滞留不去,正不胜邪,往往病情趋于危重之候,《金匮要略》之下利有明显的虚实寒热之别,通过条文解读仲景病位、病性、病势辨治思路,对指导临床辨证和选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仲景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金匮要略>有专篇<呕吐哕下利病>篇论述下利,除此以外,也散见于<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病>、<妇人产后病>等篇.<伤寒论>对下利的论述则散见于六经病篇中.仲景治疗下利内容丰富,所论方法及相应方药代表了当时下利论治的最高水平.因此,重温仲景治利诸法,不仅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其学术思想,而且对于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厥阴的生理、病理;接着指出,厥阴提纲正文,只是风淫于内,寒热虚实夹杂为主的病理反映;进而就厥阴病厥、热、下利三症状,从病机、分类、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作了扼要说明;然后按舒驰远病机分类大意,对全篇原文所载各病变的证治,一一预以提纲挈领的归纳讨论,从而体现了《伤寒论·厥阴篇》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认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二字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本病《内经》称为“泄”、“濡泄”、“洞泄”、“注泄”等名称。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病因病机中医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理中丸首见载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及《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治疗伤寒太阳病下利不止,或寒性霍乱之患者。后世医家化丸为汤,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方用药简练,配伍精当,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中,在该方的基础上,创著几方,运用于下利,血症、腹痛、黄疸等病,疗效可靠,兹介绍于下: 下利脓血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张仲景对下利的太阳病辨治归纳为8法:表寒内郁下利证,治以解表祛寒,宣郁止利;外寒热郁下利证,治以外散表寒,清热止利;肺热壅盛下利证,治以宣肺清热止利;表里俱热下利证,治以解表清热,燥湿止利;外寒内饮下利证,治以外散表寒,温饮止利;太阳蓄水下利证,治以通阳化气,利水止利;太阳蓄血下利证,治以清热活血,化瘀止利;营卫不和下利证,治以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9.
14.论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治法。〔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按:前节太阳与阳明合病,本由太阳的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365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对此,历来诸家认为本条文是单纯论述虚寒下利而虚阳浮越的病机变化,其中“郁冒汗出而解”的机理,则随文解释为阳虚未甚与邪相争,正胜邪却,使汗出病解。笔者重读《伤寒论》,受到先生姚荷生教授的启发,认为原文文序有欠妥之处,“必郁冒汗出而解”,当接“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句后,才与医理相符,也有助于正确认识365条的实际意义.其理由是“郁冒汗出而解”是指疾病过程中,病人头目郁然昏冒,随之汗出病解  相似文献   

11.
严石林 《美中医学》2009,6(8):34-38
本文认为寒象、热象分别是构成和诊断寒证、热证的主要依据,阐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提出热象可主寒证,寒象可主热证的辨证概念。并用大量例证,对疑难杂病中寒热疑似的症状、体微分别从表现、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辨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刘培民  刘芳芳 《中医学报》2020,35(5):949-952
晚期大肠癌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并存,寒热错杂。其病位在厥阴,其基本病机是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机升降出入通路失常。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可辛开苦降以调畅气机,调理脏腑虚实而补虚泻实、虚实兼顾,平衡机体上下格拒之寒热而泻热祛寒、温清并用,从而使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上热下寒证是机体阴平阳秘常态被打破的状态。搜集古今文献,阐释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提出从"系统辨证脉学"入手对上热下寒证作出明确诊断。用该脉学体系中的"寒""热"两个要素来分析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脉象"尺寒寸热"对应机体"上热下寒"的阴阳紊乱。同时提出需以脉象中其他要素为背景脉象,以达到辅助诊断、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情发展进程等目的。以脉断证,以实现对临床相应证候的诊断,同时清晰认识整个疾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河间对疾病病机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人体脏气本身的寒、署、燥、湿、风、火六气之间的兴衰变化,人体脏腑与自然相应。有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属性不同的区别,当脏腑发生虚实改变时,便出现为不同的性质改变。另外,刘完素还发挥了亢害承制理论,以五行生克制化解释五脏间复杂的病理联系,完备了自《内经》至《中藏经》以来在这方面的认识。脏腑六气之间有五行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六气间的承制关系是维持五运六气活动的必要条件,刘完素在剖析疾病病机时充分运用了“亢害承制”理论,揭示疾病本与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学规律。方法对2006~2010年间云南不同地区的1120例RA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伴随症状、体征等进行调查,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120例患者中,求诊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RA患者存在明显的的性别差异;职业与工作强度调查结果是相对应的;体质中平和质最多(32.50%),虚性体质构成比之和为36.43%,湿热质11.16%,痰湿质9.29%,瘀血质(3.21%)最少;发病诱因主要以受寒为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与体征依次为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痛处拒按、冷痛而肿等。结论当代社会条件下RA发病学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阴阳受损、营卫不和、气血亏虚是疾病发病的内因;六淫邪气是RA发病的外部因素;过劳、饮食不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痰浊瘀血是内源性致病因素。在辨证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要点。  相似文献   

16.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蛔虫寄生于肠道,导致脾胃健运失常,气机郁滞,并产生各种临床症状。郑伟达教授认为"湿""热""虚"是蛔虫于人体为病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恣食生、冷等不洁饮食即可招致蛔虫乘虚而入。郑教授治疗蛔虫病首辨寒热,即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其中寒热错杂证是最常见的证型,临证喜用乌梅丸进行加减。文章介绍了郑伟达教授对蛔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常用方药"胆道蛔虫腹痛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胃肠积热证的内涵,促进胃肠积热证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方法]查阅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胃肠积热证的研究文献,参考《伤寒论》阳明病热证的相关理论,按照胃肠积热证的含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相关性疾病5个方面汇总探析其内涵。[结果]胃肠积热证的含义是因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而致的胃肠阳热偏盛的状态;其病因病机或是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转属阳明胃肠而致,或是饮食情志失调、素体胃肠热盛、外邪直中胃肠而致阳明胃肠本证;其临床表现以恶热、易汗出、口臭、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为主;其目前尚无客观、统一的辨证诊断标准;其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胃肠积热证是一种阳热偏盛的状态,其形成或源于阳明胃肠之本,或因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而致胃肠阳热偏盛,临床表现以里热实证为主并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胃肠积热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对胃肠积热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胃肠积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对提高临床多种疾病诊疗效果和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和总结陆为民教授运用厥阴病辨证论治胆系相关疾病的学术思想、临床思路和经验,拓展乌梅丸的临床应用领域.[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总结病案资料,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角度阐述陆为民教授运用厥阴病理论和乌梅丸论治胆系相关疾病的经验,并佐以临床验案.[结果]陆为民教授结合前人经验,强调病机和辨证,从厥阴病论治胆系相关疾...  相似文献   

19.
寒热并用的组方策略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应用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孙冰认为脾胃病的重要病机是寒热错杂,核心病机为脾寒胃热。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有寒;胃为阳明,受邪易实,实则易热,因而治疗以寒热并用为基本大法,选方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乌梅丸等具有寒热平调作用的方剂为基本方,药物多以黄连、黄芩配伍干姜、吴茱萸、附子,同时强调治疗时应注意脾胃的生理特点,配合健脾益气、疏肝行气、养阴生津的党参、白术、柴胡、玉竹、麦冬、沙参、生地黄等药物,从而达到寒热并用以调阴阳,辛降并进以顺其升降的目的,无论是指导脾胃病的临床治疗,还是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为民教授是国医大师、著名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以擅用经方治疗临床诸证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而颇负盛名,其对于仲景经典名方"乌梅丸"的运用尤广。他认为,《伤寒杂病论》原文所栽乌梅丸虽为"寒热错杂、阴阳气不相顺接"之厥阴病主方,但因其"酸苦相合、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组方特点,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只要紧紧抓住其"寒热并存、虚实错杂"的病机,同时结合下半夜为"厥阴欲解时"的发病特点,根据病证表现灵活化裁,其可运用的病证范围十分广泛。陆为民教授在乌梅丸的临床运用过程中,始终把握"辨其病机而用、研其药性而选、衡其病证而调"的原则,同时不拘泥于原方药物及剂量,随证变化,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