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探讨该术式能否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3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比较术前、术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 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总治愈率72.2%,有效率94.4%.结论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朗式吻合术在预防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碱性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效果。方法:将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组)30例,实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布朗式吻合术组)5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重度反流21例,轻度反流9例,无反流0例,反流率100%,发生十二指肠破裂1例;实验组发生重度反流0例,轻度反流8例,无反流47例,反流率14.5%,反流率明显比对照组低(x2=57.35,P〈0.01),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病例。结论:布朗式吻合术在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显著减少了碱性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朗式吻合术在预防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碱性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效果。方法:将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组)30例,实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布朗式吻合术组)5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重度反流21例,轻度反流9例,无反流0例,反流率100%,发生十二指肠破裂1例;实验组发生重度反流0例,轻度反流8例,无反流47例,反流率14.5%,反流率明显比对照组低(x2=57.35,P〈0.01),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病例。结论:布朗式吻合术在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显著减少了碱性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0例.结论 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进行ROUX-en-Y吻合与毕Ⅱ式吻合重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前瞻、非随机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0例不合并肥胖的胃癌及胃溃疡患者接受ROUX-en-Y吻合重建26例与毕Ⅱ式吻合重建24例.检测手术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 ROUX-en-Y吻合重建组:空腹血糖在术后1月下降(P<0.05),餐后2 h血糖在术后第1周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在术后1月下降(P<0.05):毕Ⅱ式吻合重建组:空腹血糖在术后6月下降(P<0.05),餐后2 h血糖在术后第1月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在术后3月下降(P<0.05).两组相比:术后1月空腹血糖及6月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进行ROUX-en-Y吻合重建与毕Ⅱ式吻合重建均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以ROUX-en-Y吻合重建手术效果较为显著.ROUX.en-Y吻合重建术后血糖的下降町能与血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年来,我科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625例,术式多采用毕Ⅱ式,但对该术式在术中有多处争议,如胃的切断线与脊柱之间的夹角角度,各家意见不一;空肠输入袢对小弯或大弯的问题;空肠袢系膜与横结肠系膜的缝合问题等.这些手术中的细微变化对预后有无关系,迄今,未见有文献报告.现将作者实践的点滴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毕Ⅰ式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6年前在我科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而采取胃大部切除术的15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 2组,A组患者采用毕Ⅰ式,共63例,B组患者采用毕Ⅱ式,共95例,通过门诊随访复查,对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组患者的胆汁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而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则显著高于B组(P<0.05),而残胃及吻合口炎、吻合口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残胃癌的发生率2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严格掌握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选择合理的术式,并在术后定期复查诊断并早期的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坏死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其发病急,患者病情危重,处理困难,术后多死于十二指肠瘘.作者1997~2003年收治5例该病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2003年3月~5月,开展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4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5~65岁。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例,穿孔时间2~9小时。胃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舍术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胃癌或胃溃疡同时合并Ⅱ型糖尿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合术的126例病例资料,同时选择合并Ⅱ型糖尿病行其它腹部择期手术的120例病例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术前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随访(1月~2年)胃大切组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腹部其它择期手术组(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合术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机制不甚明了,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Roux-en-Y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在作者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Roux-en-Y胃转流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治疗,对比分析患者在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相应时间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的变化。结果手术后12个月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10.4±6.8)mg/(g·Cr)明显低于手术期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57.3±18.6)mg/(g·Cr),同时,手术后12个月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c,HbAlc)含量分别为(24.38±1.98)kg/m2、(5.65±1.57)mmol/L、(6.01±1.45)%,明显低于手术期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恢复患者的临床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28例胃癌合并T2DM的患者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患者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所有病例术前1d与术后1周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较术前1d出现持续而稳定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具有一定控制血糖作用,其机制及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运动治疗,并对血糖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运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水平有所上升,血胆固醇下降,甘油三脂无变化,HDL上升,LDL下降,BP下降,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尿微量白蛋白运动治疗后有民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运动疗法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增加胰岛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4.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适宜模式。方法选取社区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人,在收集健康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危险因素评价,采用健康教育、量化饮食疗法、量化运动疗法、合理用药、自我监测等措施,评价6个月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行为控制等项指标明显提高(P<0.05),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提高(P<0.01);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健康教育是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保护因素(OR<1.00);本次干预的人均直接成本为119.83元。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阿斯匹林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和延缓其并发症进展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Med 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建库至2005年10月间的所有文献进行检索,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RCT/CCT)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4.2.8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CCT研究资料,包括阿斯匹林治疗T2DM(n=7)、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n=3)和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n=4)的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较,阿斯匹林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标准化均数差为-0.73,95%CI(-1.11,-0.36),P=0.000 1],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相对危险度为0.78,95%CI(0.68,0.98),P=0.03],对其视网膜病变无改善和(或)加重作用[相对危险度为1.02,95%CI(0.97,1.07),P=0.54];阿斯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或已经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排除使用禁忌证的情况下均可考虑使用阿斯匹林,其不仅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同时可减少T2DM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针刺治疗糖尿病的常用经络及选穴,并介绍了针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论述了产生这些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对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的改善。提出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认识针刺对糖尿病的疗效,认为将表观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针刺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中,将有助于从分子及基因水平上阐释针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糖调脂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按西医综合方案,予以达美康片80mg,2次/d。,治疗组60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降糖调脂活血汤,1剂/d,疗程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优于对照组的61.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2hPBG、TG、TC、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糖调脂活血汤能提高疗效,有良好的调脂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抵抗素的来源、结构,及其在联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作用做一综述。方法:收集、查阅大量的国外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抵抗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特异的氨基酸序列。大量研究证实抵抗素至少可以部分解释肥胖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故其可能是联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重要信号;但也有相反研究不支持此结论。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为今后糖尿病社区运动治疗措施的制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运动疗法的具体方案,对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跟踪随访血糖、血脂及相关高危因素的指标。结果通过为期6个月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适宜的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机体的糖代谢,同时要结合饮食控制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从而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在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眼底照相诊断为无DR(NDR)或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2年后对随访到的164人复查眼底照相,分析影响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006年随访患者的DR发生率为21.2%(22/104),轻中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为36.7%(22/60)。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尿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体质量指数(BM I)及血脂异常是m-NPDR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的发生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仅单纯控制血糖,需加强DR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定期随访及时治疗,预防失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