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痛验方     
药物组成:生熟地、石膏、地骨皮各15g,薄荷5g,花椒、细辛各3g,黄芩、川牛膝、黑豆、冰糖(后下)各10g.加减:肿痛甚者加白芷10g、升麻5g、玄参15g;血虚者加当归15g;苔黄便秘加生军15g;苔白恶心加砂仁5g;经期加香附、川芎、当归各10g;无苔或少苔加盐知母、盐黄柏各10g;孕妇去牛膝,加青盐10g.  相似文献   

2.
<正> 方药:地骨皮、元参、代赭石、白芷、细辛、薄荷。加减:偏于风热兼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菊花;偏胃火者加清胃散;虚火盛者加知母、黄柏。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夏枯草18g,白蒺藜、羌活、黄芩、地骨皮各12g,白芷、当归各9g,细辛3g。若充血消退,眼疼痛缓解,去除细辛、白芷,有头晕加天麻12g。  相似文献   

4.
醒鼻散嗅用治疗慢性鼻窦炎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法 基本方:猪牙皂15~30g,细辛6~10g,辛夷15~30g、薄荷30~50g,麝香0.5~1.5g。加减:头痛者加川芎15~30g;鼻流黄涕者加赤芍20~30g;香臭不闻者加菖蒲30~50g。用法:上药干品共研为细末,过筛后加入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拟牙痛方治疗牙痛,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独活、藁本,川芎、丹皮、白芷各12g,细辛4g。当归10g,生地、牛膝、地骨皮各15g,薄荷6g。日一剂,水煎服。 病案举例 刘某,男,34岁,1989年10月29日诊。左侧牙痛反复发作一年余,每发则疼痛不休,曾多方治疗,仅能止痛一时。经服本方1剂后即痛止,  相似文献   

6.
自拟石膏生地汤治疗胃火牙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石膏生地汤治疗胃火引起的牙痛,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治疗百余例,每每用药2剂便可治愈或疼痛明显减轻,现将治法介绍如下,以求同道指点。1治疗方法石膏生地汤:生石膏50~80g,生地20~30g,丹皮15g,薄荷12g,升麻10g,细辛3g,每剂先用水煎生石膏15分钟后,再加余药,武火急煎15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煎药液混合共约300mL,每日1剂,分2次温服。2病案举例张某,男,29岁,于1999年6月20日就诊。患者3天前因饮酒过多,食辛辣之物,引起牙痛,牙龈红肿,口渴,大便秘结,在市某医院给予青霉素、牙周康、三黄片等…  相似文献   

7.
苍耳子15g,辛夷15g,薄荷15g,细辛10g,玄参20g,炙甘草10g。水煎熏鼻治疗鼻炎,10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8.
1齿痛验方组方:细辛2g,白芷10g,石膏30g,蜂房10g,败酱草15g,甘草6g。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解:方中石膏大寒,能泻胃火清热;配细辛、白芷辛温药,细辛具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白芷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作用;配以蜂房甘平,祛风攻毒,消肿止痛;败酱草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甘草甘平,泻火解毒,缓急定痛。6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牙痛。特别对风火牙痛疗效显著。一般服药2剂后痛减,4剂后症状消失。上方治疗牙痛患者98例,均获痊愈。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相似文献   

9.
牙痛验方     
台家术 《新中医》2001,33(10):36-36
笔者运用牙痛丹合石膏汤治疗牙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牙痛丹:细辛、樟脑各6g。将细辛碾碎,铺于大铁壶内,再将樟脑撒铺在细辛上,盖上瓷碗,将草纸浸湿后围贴碗口周围,用半干黄泥封固。将铁壶置文火上烘烧,待碗底发热,闻到樟脑味时,将铁壶离火、凉透,揭开盖碗,将盖碗中的牙痛丹取下,密封备用。凡牙痛不可忍者,取牙痛丹绿豆大,放牙痛处,10分钟疼痛即止。石膏汤:生石膏40g,生地黄6g,牡丹皮、防风、荆芥各3g,青皮2g。加减:上正门牙痛加炒黄连24g,麦冬20g;下正门牙痛加知母、炒黄柏各3g;上两边…  相似文献   

10.
辛藿汤     
苏士君 《新中医》2005,37(5):53-53
辛藿汤组成:辛夷花、藿香、薄荷(后下)、羌活、胆南星、甘草各lOg,炒苍耳子、石膏(先煎)各30g,金银花、蔓荆子、川芎、蒲公英、黄芩各12g,菊花、白芷各15g,细辛3g。上药第1次加水1000ml煎成300ml,早上服;第2次加水600ml,煎成200ml,下午服。每天1剂,7天为1疗程,一般服1~3疗程。以上是成人剂量,儿童酌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2010版中国药典中三种细辛散剂、水煎剂、挥发油的小鼠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急性毒理学依据。方法:采用Bliss法、最大给药量测定法。结果:北细辛:散剂LD50为4.8g/kg、水煎剂最大给药量为240g/kg、挥发油LD50为2.53mL/kg;华细辛:散剂LD50为7.5g/kg、水煎剂LD50为100.8g/kg、挥发油LD50为3.13mL/kg;汉城细辛:散剂最大给药量为31.2g/kg、水煎剂LD50为48.7g/kg、挥发油LD50为1.92mL/kg。结论:药典规定的三种细辛的不同制备方法和药用部位的小鼠急性毒性不同。  相似文献   

12.
柴胡细辛汤属经验方,录自《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编),由柴胡、当归尾、丹参、制半夏、泽兰叶各9g,细辛、廑虫、川芎、黄连各6g,薄荷4.5g组成。方中当归、川芎、泽兰叶、丹参、廑虫活血化瘀通络;柴胡疏肝郁,升阳气;半夏降浊阴化留痰;细辛薄荷散风邪利头目而止痛;黄连健胃降逆,泻心胃肝胆之郁火。合而用之,有祛瘀生新,调和升降之功。  相似文献   

13.
牙痛治验     
1979年以来,笔者治疗风火牙痛80余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牛膝、地骨皮、生地各15克,玄参12克,防风、白芷各9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细辛3克。下四门牙加黄柏、泽泻各6克,上四门牙加黄连6克、麦冬3克;上左边牙加龙胆草10克,右边牙加生大黄6克、枳亮(实)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受师口传,川芎、白芷、石膏善治头痛,故自1977年—1984年用此三味为主药组方命名为芎芷石膏饮,治疗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本文50例均系门诊登记病人,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1月,以1—6年为多,共29例。治疗主方:川芎6—25克白芷6—15克生石膏9—45克细辛2—6克菊花9—25克。加减:风寒头痛重用芎、芷、细辛,另加羌活、防风;风热头痛重用菊花、石膏,另加薄荷、连翘;风湿头痛重用细辛、芎、芷,另加羌活、苍术、藁本;瘀血头痛重用川芎,另加麝香、桃仁、红花、当归;肝阳亢头痛重用菊花、石膏,另加生地、牛膝、石决明;阴血虚头痛另加熟地、当归、天冬;阳气虚头痛另加黄芪、党参、白术。治疗效果:本组50例,均服药在6—63剂之间,以服9—30剂者最多,占38例。50例中以瘀血型(20例)、风寒型(12例)占多数,疗效亦较好。(瘀血型治愈12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24例;风寒型治愈6例,显效4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15.
辨证:风寒外袭,直犯清空,循经上扰,经气壅遏。组成:川芎10g,荆芥10g,薄荷6g,白芷12g,羌活12g,甘草6g,细辛6g,薄荷6g,防风10g。功用:疏风利窍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型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估测细辛及其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进行毒量动力学实验,测定细辛、细辛附子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及毒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细辛的LD 50为33.70g/kg,细辛附子相配LD 50为43.63 g/kg,LD 50辛附是细辛的1.29倍。辛附配伍,附子有效地抑制了细辛毒性成分从血液向机体各部分的分布,加快了细辛毒性成分的消除,降低了细辛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我采用“软脚散”加减治疗牙痛27例,效果满意。基本处方:川芎、白芷各9克,细辛6克,防风10克,水煎服。随证加减:胃热亢盛者加黄连、石膏;肝肾阴虚者加熟地、生地;气虚者加党参,风寒者加荆芥、羌活;风火者加菊花、栀子、薄荷。  相似文献   

18.
阴囊癣为一种常见的癣症,以湿热型多见。重者瘙痒、起泡、流黄水。笔者现将几年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处方(1):鲜龙葵全草30g、地骨皮15g、羌活9g、石菖蒲9g、白癣皮12g、龙胆草10g、地肤子10g、蛇床子12g、陈艾叶15g、川黄柏18g、枯黄芩15g。内服七剂。处方(2):鲜龙葵全草50g、地骨皮30g、防风15g、白芷15g、地肤子25g、蒲公英30g、蛇  相似文献   

19.
近 5年来笔者采用感冒退热方、止咳饮及小青龙加石膏汤 ,临床疗效极佳 ,现介绍如下。1 感冒退热方 (现代·周平安方 )方剂组成 :炙麻黄 6 g、杏仁 10 g、生石膏 4 0 g、生甘草 6 g、柴胡 10 g、黄芩 15 g、青蒿 15 g、薄荷 6 g、蝉衣10 g、射干 10 g、款冬花 15 g、防风 10 g。功用与主治 :解表散邪清热。主治外感发热证。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咽干或咽痒、头痛、周身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证。2 止咳饮 (现代·周平安方 )方剂组成 :炙麻黄 6 g、杏仁 10 g、细辛 3g、旋覆花10 g(包煎 )、…  相似文献   

20.
方药:川芎、荆芥、白芷、羌活、吴茱萸、党参、黄芪、防风、当归、红花、紫胡、甘草。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临证加减。属风寒头痛,重用吴茱萸,加生姜、细辛,去红花。风热头痛,去吴茱萸、羌活,加石膏、薄荷、山栀;如眩晕甚者加天麻、钩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