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术前或放疗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或放疗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 2 8例 ,根据治疗后肿瘤消退情况决定手术或放疗 ,对术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者给予术后补充放疗。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缓解率 5 7.14 % ,均为部分缓解 ,1例 (3.5 7% )疾病进展。缓解率与临床期别无关。巨块型缓解率 6 6 .6 7%。鳞癌的缓解率 (72 .2 2 % )明显高于腺癌(30 .0 0 % ) ,外生型的缓解率 (84 .6 2 % )明显高于内生型 (41.6 7% )。 b期可手术率 (83.33% )明显高于 a期(42 .86 % )、 b期 (16 .6 7% ) ,但 a期、 b期之间可手术率统计学上无差异。 NIC后行根治术的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行根治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相比统计学上无差异 ,放疗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 b期淋巴结转移率及宫旁浸润率较对照组 明显降低。结论 :术前或放疗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与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MMH)对Ⅲ、Ⅳ度环状痔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Ⅲ、Ⅳ度环状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或近环状混合痔并获得随访5年以上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PPH(PPH组),71例行MMH(MMH组).结果 PPH组术后晚期出血5例,MMH组无术后晚期出血病例(P<0.05);PPH组术后痔脱垂复发9例,MMH组5例(P<0.05).PPH组直肠颈压力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122.0±11.3)、(90.0±10.4)、(103.0±13.8)、(113.0±11.2)cm H2O(1cm H2O=0.098 kPa);MMH组分别为(126.0±13.5)、(91.0±12.4)、(78.0±9.8)、(81.0±7.5)cm H2O.PPH组术后6个月直肠颈压力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MMH组术后6个月、1年、3年直肠颈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H安全、近期疗效好,但晚期出血及肛门疼痛较多,远期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痔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PH)的操作技巧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重度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25例患者吻合一次成功,术后2~3d脱出痔或直肠黏膜完全回缩,1例术后肛周不适、里急后重感、烦躁,与压迫止血油纱卷完全进入直肠内压迫排便中枢有关,拔除后症状即刻缓解;1例术后肛周疼痛,能够耐受,2例吻合口少量渗血,无需特殊处理。手术时间平均20min,住院时间平均3d,均治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吻合器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PPH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PPH具有安全、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联系,探讨PNI作为结直肠肿瘤病人预后指标的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32例经病理确诊结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结直肠肿瘤术后的风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价PNI在SSI的预测价值。结果 :43例病人术后出现SSI,其中浅层或深层手术部位感染36例,器官/腔隙感染7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NI48对预测术后SSI的发生具有显著价值(曲线下面积=0.782,灵敏度81.1%,特异度6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42,95%CI:1.22-8.78,P=0.04)和PNI48(OR=2.35,95%CI:1.20-4.53,P=0.03)是预测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作为简单并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后预测SSI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治疗方式,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41±3.45)min,平均住院时间(2.5±1.8)d;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例,主要有尿潴留2例,吻合口出血1例,术后剧烈疼痛1例;21例女性患者无直肠阴道瘘,无盆腔严重感染,其他患者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讨论: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379例进行目标性监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结果 379例结直肠肿瘤切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38例,感染率1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手术持续时间180min、BMI、ASA评分、肿瘤部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术后肠瘘是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BMI、肿瘤部位、手术时间、术后肠瘘是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发生SSI的独立相关因素;38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革兰阳性菌10株,构成比分别为79.17%和20.83%。结论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相关因素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明确风险,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手术部位感染,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ml(50~200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d(2~4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重度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PH治疗136例重度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8min,平均住院天数4.32 d;128例患者术后痔核立即完全回缩,6例患者于术后2周~2个月完全回缩,术后痔核回缩率为98.53%;1例患者因肛垫严重纤维化未完全回缩,自动出院;1例患者回缩不全.随访2个月~2.5年,无吻合口狭窄、肛周脓肿、直肠阴道瘘等,无远期大便失禁和复发.结论PPH治疗重度痔具有手术简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并且PPH联合手术不影响PPH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是手术平面为距齿线上2.5~4.0 cm直肠黏膜;荷包缝合的深度、针距及吻合器的准确操作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下列多选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哪一项检测,可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成为可能:A.经直肠超声检查B.PSA检测C.放射核素骨扫描D.直肠指诊2.下列哪一项不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A.可能治愈的临床T1b、T1c、T2期肿瘤B.患者的健康状况良好C.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D.作为先决条件,患者的预期寿命应为10~15年3.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合行前列腺癌放射治疗:A.T1~T3期的非转移性局限性前列腺癌,肉眼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不完全者B.术前Gleason分级和PSA值偏高及肿瘤侵犯精囊和膀胱颈者C.术后病理发现有局部肿瘤复发或PSA升高者D.尚未…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津生 《职业与健康》2005,21(3):446-447
目的探讨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该组患者共38例,其中13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1~2次,术式为乳腺癌根治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或半颈清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结果3 a生存率25例(65.79%),5 a生存13例(34.21%)、7 a生存5例(13.16%)、10 a以上生存2例(5.26%).结论晚期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术前检查无其他部位转移,不是手术禁忌证,此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47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转开腹手术6例,术后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80±3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2.5)d,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38例(92.7%)获3~36个月随访,11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复发率28.9%,未发现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肿瘤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安全可行,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 IF-1α)、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表达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耐受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54例中H IF-1α、cathepsin-D在肿瘤浸润前沿和中央部位的表达,结合临床放疗疗效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 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浸润前沿阳性细胞集中,而中央部位表达较弱,且阳性细胞弥散;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放疗耐受组浸润前沿的H 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放疗敏感组(P<0.05),两组肿瘤中央的阳性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cathepsin-D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肿瘤浸润前沿阳性细胞较少,而中央的阳性细胞比较集中;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989,P<0.05和r=0.807,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放疗敏感组中浸润前沿cathepsin-D表达明显低于耐受组中的表达(P<0.05),两组中央部位的阳性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浸润前沿缺氧状态和自噬活性升高与放疗耐受相关。  相似文献   

13.
PPH的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痔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PH)的操作技巧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重度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25例患者吻合一次成功,术后2—3d脱出痔或直肠黏膜完全回缩,1例术后肛周不适、里急后重感、烦躁,与压迫止血油纱卷完全进入直肠内压迫排便中枢有关,拔除后症状即刻缓解;1例术后肛周疼痛,能够耐受,2例吻合口少量渗血,无需特殊处理。手术时间平均20min,住院时间平均3d,均治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吻合器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PPH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PPH具有安全、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状态下,据肿瘤位置选择手术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腔镜和立体视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肿瘤完整切除,手术创面在腔内连续缝合。结果 28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术中1例患者不慎致直肠穿孔;术后1例急性尿潴留;1例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术后病理诊断:早期侵袭性癌(T1期)6例,T2和T3期各1例,原位癌(Tis期)2例,直肠绒毛状腺瘤(T0期)13例。7例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原位复发,1例术后14个月发现直径为0.4cm的直肠腺管状腺瘤。结论 TEM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PPH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痊愈11例,显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1例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出血,经缝扎止血处理后好转.结论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1 1 痔病 痔病仅指所有肛垫扩大并有症状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痔是“血管性肛管垫” ,是直肠解剖的一部分 ,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 ,才能称为病 ,因此Keighley认为有症状者[1] ,应称为痔病 (hemorrhoidaldisease)。也有人将痔病称为症状性痔。1 2 肛管血管垫 这是位于肛管和直肠的一种血管垫 ,简称“肛垫” ,系出生后就存在的解剖现象。当肛垫松弛、肥大、出血或脱垂时 ,即产生痔的症状。肛垫由 3部分组成 :(1)静脉 ,或称静脉窦 ;(2 )结缔组织 ;(3)Treitz肌 ,该肌是指介于肛门衬垫…  相似文献   

17.
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熟悉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统计分析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形态观察。结果: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癌的部位以舌(7/34)、肺(6/34)、牙龈(5/34)、右鼻腔(4/34)为多见,其它部位少见。组织学类型:鳞癌26例(26/34),腺癌6例(6/34),未分化癌及基底细胞癌各1例(l/34)。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或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但由于放射线有致癌的负作用,所以少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癌,其中以舌部及肺部多见。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与原发鼻咽癌大多数不同,并且表现多样化,放疗后继发癌潜伏期长短不一。鉴别鼻咽癌复发与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继发癌的治疗需根据其肿瘤部位、类型、潜伏期长短等多因素差异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后痔复发脱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2-02的178例PP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2~87月,术后复发脱出48例(26.97%)。Ⅳ度内痔患者复发脱出率(45.16%)明显高于Ⅱ、Ⅲ度内痔患者;术后时间3年者脱出发生率(41.46%)明显高于≤3年者(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直肠粘膜脱垂及慢性便秘、单双荷包缝合、荷包距齿状线距离、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的脱出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时间、痔分度、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是复发脱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时间、痔分度是PPH后痔复发脱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模拟定位机的影像工作站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射野位置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影像工作站上比较模拟定位机的验证野影像和治疗计划系统的验证野数字重建影像(DRR),测量摆位误差。结果 254例患者的放疗计划通过模拟定位机进行了射野的位置验证。位置校正后,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计划在x轴、y轴、z轴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1.0±1.0)mm,(-1±2)mm,(2±1)mm;胸腹部肿瘤患者为(1±2)mm,(0±2)mm,(3±1)mm;盆腔肿瘤患者为(1±1)mm,(1±2)mm,(2±2)mm。位置校正后,各放疗计划的误差都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模拟定位机的影像工作站可以对放疗计划进行射野位置验证,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38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患者为甲组,以同期另38例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患者为乙组,对比分析两组诊疗过程及效果。结果:甲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乙组(97.4%),P0.05;甲组手术耗时、出血情况及诊疗时间与乙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对比有意义;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低于乙组(28.9%),差异有意义。结论: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术作为一种新型痔疮治疗方式,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愈合快等优点,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