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李军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22(2):146-146,159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40例ASAⅠ~Ⅲ择期头面部全麻手术患者 ,男性 3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4~ 6 6岁 ,体重 5 0~ 82kg。1 2 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组Ⅰ静脉注入 0 6mg·kg-1罗库溴铵 ;组Ⅱ静脉注入维库溴铵 0 1mg·kg-1;组Ⅲ与组Ⅳ首先吸入 3% (0 5MAC)地氟醚 30min ,然后从静脉分别注入罗库溴铵 0 6mg·kg-1或维库溴铵 0 1mg·kg-1。术中连续监测吸入药浓度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分别记录四组注药后肌松作用情况。2 结果 四组患者在身高、年龄、体重、性别比、血红蛋白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和安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1MAC)七氟醚和安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病人在异丙酚 芬太尼 N2 O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维库溴铵 ,维持 90 %的肌松 ,达到稳态后 ,病人随机吸入1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或安氟醚 ,调整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 ,维持 90 %的肌松 ,观察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后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 :七氟醚、安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并且这个效应随着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 90min后达到最大效应即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 :七氟醚组为 6 8% ,安氟醚组为 6 7%。结论 :七氟醚、安氟醚都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但这种增效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0MAC地氟醚对罗库溴铵的增效作用及其时间依赖性,并与1.0MAC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相比较。方法:随机选择26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地氟醚组(10例)和异氟醚组(16例),每组在静脉诱导麻醉后,先测得T1维持在10%±2%水平并达到稳定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然后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使呼气末浓度为1.0MAC,再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使T1维持在10%±2%水平,观察吸入全麻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40分钟后异氟醚和地氟醚均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而且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地氟醚与罗库溴铵的协同作用较异氟醚强。结论:地氟醚、异氟醚都能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而且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地氟醚的作用强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5.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效应的影响。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并比不吸入七氟醚以及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1.3MAC七氟醚后,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分别记各组注入罗库溴铵后其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起效时间上: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差无显著性(P>0.05);而Ⅲ组与Ⅰ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在临床作用时间、T125%、T150%及T175%恢复间及恢复指数上,Ⅱ组和Ⅲ组与Ⅰ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延(P<0.05),其中组Ⅲ与组Ⅰ相比有更明显的延长(P0.01)。结论吸入七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长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吸入1.3MAC七氟醚增强罗库铵的肌松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为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和静脉麻醉复合吸入1MAC异氟醚组(异氟醚组),采用累积剂量反应的方法测定两组维库溴铵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吸入异氟醚使维库溴铵剂量反应曲线左移,异氟醚组的ED50和ED95分别为(19.6±4.8)μg/kg和(36.8±9.6)μg/kg,与对照组的(29.0±8.8)μg/kg和(55.9±10.4)μg/kg相比,分别减少32.4%和34.2%(P<0.01).结论 1MAC异氟醚可以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效关系。方法54例择期全麻男性病人在咪唑安定一芬太尼一异丙酚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维持95%的肌松,稳定后,病人随机分成静脉麻醉组、七氟醚组或异氟醚组,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5%的肌松,观察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后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七氟醚、异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此效应随吸人七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90 min后达最大效应即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七氟醚组为44.3%,异氟醚组为38.9%。结论七氟醚、异氟醚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其程度相近,且这种强化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维库溴铵、阿曲库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惠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10例,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2×ED95);Ⅲ组10例,静注阿曲库铵0.5mg/kg(2×ED95);心率超过基础值的30%时,Ⅱ组15例,Ⅳ组10例,均给予艾司洛尔2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10秒左右静注,1min后分别静注与Ⅰ组、Ⅲ组同等剂量的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用Biome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维库溴铵T190%恢复时间(min)分别为49.9±12.2和60.6±8.8,Ⅱ组明显延长(P<0.05);Ⅲ组与Ⅳ组阿曲库铵T190%恢复时间(min)分别为54.8±6.5和66.3±14.2,Ⅳ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恢复指数(min)分别为10.6±2.3和17.9±7.0,Ⅳ组明显延长(P<0.01),其余各指标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与Ⅳ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洛尔能延长维库溴铵、阿曲库铵T190%恢复时间以及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为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和静脉麻醉复合吸入1MAC(最小麻醉浓度)异氟醚(异氟醚组),采用累积剂量反应的方法测定二组维库溴铵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吸入异氟醚使维库溴铵剂量反应曲线左移,异氟醚组的ED50和ED95分别为(19.6±4.8)和(36.8±9.6)μg/kg,与对照组的(29.0±8.8)和(55.9±10.4)μg/kg相比,分别减少32.4%和34.2%(P<0.01).结论1MAC异氟醚可以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10.
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阿曲库铵机松效应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级,头颈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8-64岁。根据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吸入50%N2O15min,Ⅱ组吸入1%七氟醚-50%N2O15min、Ⅲ组1.5%七氟醚-50%N2O15min。  相似文献   

11.
12.
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缝匠肌制备的肌细胞终板进行细胞内记录,研究了雌酮对神经-肌接头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酮(10-4mol/L)加于浸浴液能增加10μg筒箭毒处理组和10mmol/LMgCl2处理组制备的终板电位振幅,但前者的增加更显著;雌酮加入浸浴液30分钟后引起小终板电位的振幅和频率明显增加,但波形不改变,静息膜电位也不改变。这些结果提示,雌酮能增加神经-肌接头传递,且主要通过突触前机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春季和秋季分别滴加L-甲状腺素钠和雌酮于浴液,用细胞内记录方法研究了成年中华亚型大蟾蜍离体的缝匠肌纤维神经-肌接头小终板电位(MEPP)振幅季节性变化的激素原因。结果表明:①L-甲状腺素钠(50μmol/L)无论在春季或秋季都不能改变MEPP振幅;②雌酮(100μmol/L)在春、秋季均引起MEPP振幅明显增加。据此推测蟾蜍MEPP振幅的季节性变化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关系可能不密切,而与体内性激素的季节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冯翠  刘晓鸣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65-1666
目的: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地氟醚快速洗入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成地氟醚组(D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地氟醚组(DE组)。麻醉诱导后,两组快速吸入地氟醚,分别记录诱导前、0.5MAC、1.0MAC及1.5MAC的MBP、HR、SVR、CI、SI、LCWI及RPP,于诱导前及1.5MAC采取静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E及NE的浓度。结果:DE组的MBP、SVR、LCWI、RPP随着MAC的增加下降(P<0.05);D组的HR、RPP在1.5MAC时高于1.0MAC和DE组(P<0.05);D组的E及NE在1.5MAC时升高(P<0.05),且高于DE组(P<0.05);DE差别不显著(P>0.05)。两组的CI及S1无变化(P>0.05)。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能抑制地氟醚快速洗入时E及NE的释放,稳定心功能,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后预氧对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过程中低氧的预防作用,以及维持1.0 MAC麻醉状态其挥发器刻度(Cv)的调整方法。方法:8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预氧组和无预氧组。麻醉诱导前不行紧闭面罩吸氧去氮,仅在呼吸减弱、停止时给予面罩辅助、控制呼吸,气管插管后接Ohmeda麻醉呼吸机。预氧组用5L/min氧流量进行正压通气3min(预氧),然后降低氧低流量紧闭吸入地氟醚;无预氧组直接紧闭吸入地氟醚。两组均以1.0MAC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至30%的时间和再充氧后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Cv分别维持于不同刻度的时间。结果:预氧组FiO2首次降至30%的时间[(404.8±19.5)min]明显长于无预氧组[(246.5±95.7)min],预氧组在术中各个时刻FiO2均显著高于无预氧组。维持1.0MAC麻醉时Cv置于18%、14%、12%、10%、8%、6%的时间分别为(42.6±16.5)min、(37.9±25.1)min、(47.4±32.4)min、(49.9±47.2)min、(55.2±40.2)min、(86±50.2)min。结论: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有发生低氧的可能,预氧可有效预防其发生;紧闭维持1.0MAC麻醉时,推荐Cv置于18%、14%、12%、10%、8%的时间分别40、40、50、50、50min。然后以6%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地氟醚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MAC的影响。方法:42例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择期在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n=21),D组:采用地氟醚诱导;R组:采用瑞芬太尼 地氟醚。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诱导前MAP、HR,诱导过程MAP、HR峰值以及咳嗽、喉痉挛、过度分泌及体动情况。测定两组地氟醚的半数气管插管最低肺泡浓度(MACEI50)。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均很迅速,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2.3±0.5m in和2.4±0.3 m in,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地氟醚浓度迅速增加后,D组咳嗽的发生率为60%、喉痉挛的发生率为52%,且MAP、HR显著升高。相反,R组很少发生咳嗽和喉痉挛,MAP和HR升高不显著。D组的MACEI50值为2.1±0.4 MAC,静注瑞芬太尼后地氟醚的MACEI50值降至0.9±0.2 MAC。结论:地氟醚以及复合瑞芬太尼均能使麻醉诱导迅速,但单用地氟醚气道刺激和心血管反应发生率高;瑞芬太尼可显著减轻其气道刺激和心血管反应,并降低地氟醚的MACEI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相同MAC浓度的地氟醚和异氟醚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 2 0~ 5 0岁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病人 ,均不用术前药。麻醉诱导以静脉异丙酚 2mg/kg ,琥珀胆碱 2mg/kg快速气管插管 ,单纯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控制呼吸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在 4 .7~ 6.0kPa。以TOF监测肌松 ,维持T4 /T1<2 5 %。以双导联方式监测脑电变化 ,观察呼气末麻醉药浓度在 0 .5、0 .8、1.0、1.3和 1.5MAC时的脑电边缘频率 (SEF)和双谱指数 (BIS)的改变。结果 随MAC的增加SEF和BIS逐渐减小 ,呈负性线性相关关系 (r分别为 - 0 .95和 - 0 .99,P <0 .0 1) ,2组间SEF和BIS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地氟醚对脑电图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 ;EEG对监测麻醉深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小终板电位(MEPP)的电生理学技术,在66只雌性、62只雄性成年蟾蜍缝匠肌神经-肌接头研究了MEPP的季节性变化与年节律。结果:①1年里MEPP的逐月平均振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春季的3、4月最高,而在秋季的9、10月最低;②单余弦法分析和零振幅检验证明,此季节性变化呈近年节律性波动(P<0.001),其调整中值、振幅和峰值时相3个参数在雌性分别为0.29±0.05mV、0.25mV和-97.17°,在雄性分别为0.19±0.02mV、0.16mV和-92.01°。雌性的年节律较雄性的更明显(P<0.05);③无论雌、雄蟾蜍MEPP的频率波动在统计学上既无明显的季节性改变,也无年节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地氟醚麻醉期间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戊乙奎醚组和阿托品组,每组30例.戊乙奎醚组术前予以戊乙奎醚0.01 mg/kg静注,阿托品组术前予以阿托品0.01 mg/kg静注,诱导气管内插管后,两组均以地氟醚挥发罐设定浓度2%开始,以每间隔30 s递增1%的方法吸入地氟醚-氧,直至达到满足手术要求并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前(T0)、吸入地氟醚30 min后(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及关腹膜后即刻(T3)观察心率(HR)增快、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情况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与T0比较,两组T1、T2及T3 HR增快,MAP升高(P<0.05);与戊乙奎醚组比较,阿托品组在T1、T2及T3 HR增快,MAP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地氟醚麻醉期间的HR和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迟晓  朱刚 《黑龙江医学》2001,25(9):651-652
目的 比较相同MAC浓度的地氟醚和异氟醚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2 0例 2 0~ 5 0岁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病人 ,均不用术前药。麻醉诱导以静脉异丙酚 2mg/kg ,琥珀胆碱 2mg/kg快速气管插管 ,单纯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控制呼吸 ,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在 4 7~ 6 0kPa。以TOF监测肌松 ,维持T4 /T1<2 5 %。以双导联方式监测脑电变化 ,观察呼气末麻醉药浓度在 0 5、0 8、1 0、1 3和 1 5MAC时的脑电边缘频率 (SEF)和双谱指数 (BI)的改变。结果 随MAC的增加SEF和BI逐渐减小 ,呈负性线性相关关系 (r分别为 - 0 95和 - 0 99,P <0 0 1) ,两组间SEF和BI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地氟醚对脑电图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EEG对监测麻醉深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