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告扬州市317例多菌型麻风在合用RFP、B663和DDS(MDT)治疗的两年中皮肤查菌的结果,显示BI每年平均下降0.76,未见回升者;MDT对新发、复发未治的病例和耐DDS者也显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两组多菌型麻风分别用RFP(450mg/日,9例)和B663(100~200mg/日,10例)治疗半年,继之以氨苯砜(100mg/日)单疗,连续观察7年。结果显示RFP组六个月时临床进步及MI的下降均比B663组快(P<0.05),但在5年内两组临床的进步和BI下降并无明显区别。7年时,RFP组和B663组每年BI平均下降0.6和0.65;两组均无一例达到临床治愈,也无1例恶化,两组皮肤涂片阴转数(分别为3例和5例)亦无显著差异。有1例氨苯砜过敏和6例耐氨苯砜者在停止RFP和B663治疗后未再给抗麻风治疗,但病情一直好转,BI以一定速率继续下降,这表明多菌麻风在经有限期的杀菌性治疗后,停止治疗也有可能获得治愈。为了防止耐药和减少复发用单一药物疗法是不适宜的。为加速麻风的治愈,应加紧研究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更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可用于麻风治疗的药物为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氨苯砜(DDS)和乙硫或丙硫异菸胺(ETH、PTH)由于氨苯砜耐药病例的日益增加和PTH的毒性相当严重,因此目前抗麻风治疗的主要支柱是RFP和B663。一般认为RFP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而B663的远期疗效则更为满意。我们于1975年11月~1976年7月曾对两组多菌型麻风分别单用RFP和B663治疗半年,以后单用氨苯砜连续治疗并观察7年  相似文献   

3.
由于氨苯砜单疗所致耐药病例的不断增加,目前认为多菌型麻风用任何一种抗麻风药单疗均是不适当的。为了防止耐药的发生和有效地治疗病人,根据治疗结核病的经验,有必要采取二种或二种以上有效抗麻风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我院于83年7月起陆续对80例多菌型麻风用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_(663))和氨苯砜(DDS)进行联合化疗,现将一年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有报告对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的继发性耐药,然而至今尚未证实麻风对多种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耐药。报告2例未治瘤型麻风对联合化疗(MDT)的一种和三种药物显示原发性耐药。 从3例未治瘤型患者皮损分别取活检制成匀浆,于Swiss雌性小白鼠双后足垫接种10~4条麻风菌,测定麻风菌对DDS(0.01%)、RFP(0.03%)、B663(0.01%)和上述3种药物混合剂的敏感性。该试验应用连续法即自接种同时  相似文献   

5.
35例新发和复发的多菌型麻风用RFP、B663和DDS治疗三年。治疗前所有病人均有活动性皮损,平均BI为4.06。治疗2年时大多数病例的话动性皮损均消失,但度肤涂片查菌却均未阴转。治疗3年时皮肤查菌阴转者8例(22.9%),BI降至1.10,平均每年下降0.98。这表明细菌多的新发和复发前多菌型麻风需治疗4~5年细菌才能阴转。鉴于对麻风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有一定主观性,因此建议在现场治疗中应强调正确使用皮肤涂片查菌技术。  相似文献   

6.
报告用两种一次量药物方案随机治疗少菌型麻风(PB)的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病人为1987年5月~1988年12月来自扎伊尔3个地区11个医疗单位的新病人。任何一处皮损涂片或活检中细菌指数(BI)都不大于1和病理组织象符合TT或BT麻风者。疗前记录一般情况,畸残程度,作3个以上部位的皮肤查菌,并于活动性皮损处取钻孔活检。治疗方案为C_2方案[利福平(RFP)40mg/kg+氯苯吩嗪(B663)1200mg],C_4方案[RFP 40mg/kR+B663 100mg+氨苯砜(DDS)100mg+乙硫异烟胺(ETH)500mg]一次监服。随机给新病人监服上述一种方案。治疗后第1年,只作临床检查,第2年在原皮损或活动性皮损处作活检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98 3-1986年间扬州市及东台县活动性多菌型麻风用RFP,B663和DDS联合治疗3年的可行性及疗效.3年来该地皮肤涂片阳性的多菌型麻风共591例,接受联合治疗者569例(96.3%),每年RFP和B663的监服率分别为96.7%,94.04%和93%.在可供3年结果分析的303例中,196例(64.7%)显示皮肤涂片阴转或临床不活动,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皮肤查菌BI每年平均下降0.78,ENL和神经炎的发生频率随着疗程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未见其它严重毒副作用.初步结果提示本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疗效是满意的.3年治疗期间皮肤涂片阴转的196例中已有139例停药观察一年,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8.
作者曾报告Benzoxazinorifamycin(KRM-1648)在治疗小鼠麻风菌感染的疗效比利福平(RFP)强的多。本研究中对KRM-1648与氨苯砜(DDS)、氯苯吩嗪(B663)合用在裸鼠中抗麻风菌感染的活性进行了评价。 药物体外抗麻风菌活性以BACTEC 460TB系统检测。自裸鼠麻风菌感染足垫制取菌悬液,提纯麻风菌后,混悬于不含吐温80的7H9培养基中。KRM-1648,DDS和B663以乙  相似文献   

9.
在鼠足垫可分离麻风杆菌及证实DDS耐药时,有文献证明一例BT型麻风原发性DDS耐药演变为BL型。基于继发性DDS药流行率增加,推测会有较多的原发性DDS耐药患者。继发性DDS耐药仅在多菌型麻风中发生,而原发性DDS耐药可发生于临床光谱各类型麻风中。作者在扎伊尔见到2例少型菌原发性DDS耐药患者。例1,男,8岁,5岁时患BT型麻风,给以DDs每周100mg治疗,在治疗中新皮损继续出现。1980年,1月起使用RFP一次量为30mg/kg及B663每周200mg,监服治疗5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主要以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和氯苯吩嗪(B663)或硫酰胺类(TH)多种药物治疗麻风,其中只有RFP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由于麻风杆菌对上述所有药物均产生了耐药菌株和现有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急待开发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抗麻风药物。在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甲氟哌酸(Pefloxa—  相似文献   

11.
报告在小鼠中用动力法检测甲基红霉素(clarithromycin)单疗或与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合用,对药物敏感的、耐DDS的、耐RFP的以及对DDS和RFP双重耐药菌株的杀菌活性。 于3周龄雌性CFW小鼠的右后足垫接种5000条麻风菌。于接种后70天,喂食不同  相似文献   

12.
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细菌涂片检查可作近期疗效观察内容之一。本文选了以MDT治疗2年的多菌型麻风102例,进行查菌分析,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988年3月开始,我州按WHO提供MDT方案,对所有活动性多菌型麻风采用RFP、B663、DDS联合治疗。受治中资料较全的有102例(BB5例、BL55例、LL42例)。规则服药达98%以上,均治疗满2年。在眶上、耳垂、下颌、皮损,无皮损膝上共5处做皮肤涂片菌检,每  相似文献   

13.
50例活动性多茵型麻风患者使用RFP、B663和DDS治疗两年。对其治疗前后的病理进行了对比观察,证明疗效显著,各项病理指标均稳步下降, 对耐DDS的病例也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三、麻风化疗专题讨论会报告自印度德里国际麻风会议以来的5年期间,麻风的化疗已有很多重要进展。一些研究继续证实在氨苯砜(DDS)单疗时因继发性DDS 耐药所致复发的频率很高,且原发性DDS 耐药的流行率也很高,进一步强调必须进行多种药物治疗(MDT)。相反,原发性利福平(RFP)耐药尚未被证实,即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麻风菌对氨苯砜(DDS)和利福平(RFP)的耐药.方法: 收集临床麻风复发病例皮损组织标本,巢式PCR扩增DDS和RFP耐药基因片段,用直接测序鉴定耐药基因突变.结果: 在35例复发病例的皮损组织标本中,共检测出12例DDS耐药基因突变,有5种突变型.但未发现利福平耐药菌株.结论: 尽管本研究没有发现利福平耐药菌株,但仍应继续开展对利福平耐药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三联疗法治疗麻风三年后的细菌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市于1983年6月开始用RFP、B663和DDS治疗全部的活动性多菌型麻风,至1987年5月受治者有526例,治疗已满3年者295例(56%)。此295例分布于11个县。其中男性245例,女性50例;年龄16~72岁,平均42.19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1月起对住院的多菌型麻风病人联用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和氨苯砜(DDS),共44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0例;年龄18~90岁,平均56岁;病期11个月~27年,平均7.9年;LL型19例,BL型21例,BB型4例;新发和复发未治的11例,经氨苯砜和/或其它抗麻风药物治疗的33例。每月一次监服利福平  相似文献   

18.
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5年的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88年间我们对扬州市和东台县十二个县(市)的647例多菌型麻风患者用RFP、B663和DDS联合治疗,受治率为97%,其中347例已观察5年,结果显示BI<3.0者大多(80%)在治疗3年和Bl≥3.0者大多(90%)在治疗5年时查菌阴转,届时尚未阴转者平均Bl均在0.5以下。对查菌阴性和临床不活动的257例在停止治疗后至今已监测了470人年,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自 1943年用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人以来 ,疗效显著 ,但随着该类药物的应用 ,氨苯砜 (DDS)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单疗后的复发不断出现。为克服DDS耐药问题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结核防治的经验 ,提出用氨苯砜 (DDS)、利福平 (RFP)和氯苯吩嗪 (B6 6 3)三种药物联合治疗MB(MDT) ,既 :DDS10 0毫克 /日 ,自服 ;RFP和B6 6 3各 12 0 0毫克 /月监服 ,疗程 2 4个月。疗效结束停药 ,进入十年监测期。为了客观评价MDT的疗效 ,对临床有活动性皮损、组织液涂片阳性 ,未进行任何抗麻风药物治疗 ,经MDT ,监测期满十年的MB40例病例 ,采…  相似文献   

20.
1977年至1983年,麻风化疗临床试验小组委员会(THELEP)在马里巴马科Marchoux研究所和印度钦格尔普特中央麻风研究所进行了联合化疗临床试验,疗程为2年。本研究目的是检测不同MDT方案治疗后的持久菌和临床疗效。研究对象为215例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随机安排至下列方案之一,A1: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和氨苯砜(DDS)分别为每日600mg、100mg和100mg,疗程2年,A2:RFP,丙硫异烟胺(PTH)和DDS分别为每日600mg、500mg和100mg,疗程2年,C:R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