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旭  何勇  沙红 《海南医学》2005,16(10):53-53,57
目的 监测身材矮小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生长激素(GH)水平,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测定IGF1水平来替代GH激发试验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方法 对91例儿童进行空腹血清IGF1水平测定,并对61例矮小儿童进行清晨空腹及可乐定,精氨酸+左旋多巴激发试验血清GH水平测定,将GHD儿童与正常健康儿童的IGF1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GH缺乏的矮小儿童的血清IGF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GH不缺乏的矮小儿童的血清IGF1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IGF1水平与GH水平相关,可作为GH分泌正常与否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剑浩  邝建 《医学综述》2000,6(9):406-407
<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主要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包括IGF-Ⅰ,IGF-Ⅱ),IGF受体(包括IGF-Ⅰ受体,IGF-Ⅱ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包括IGFBP-1~6).IGFs结构上与胰岛素部分同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胰岛素样调节代谢和促进组织分化、发育的作用,并与胰岛素受体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其作用活性受IGFBP调节.近年的研究发现,IGF系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综述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进展.1 IGF系统的一般特性1.1 IGF生理人血清中IGFs主要分为两种类型,IGF-Ⅰ和IGF-Ⅱ,主要来源于肝脏.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生长介素C)为分子量7.6kDa,含70个氨基酸的多肽,它调节GH的作用,IGF-Ⅰ还可抑制垂体产生GH.它与IGF-Ⅱ、胰岛素结构相似.在体内,IGF-Ⅰ由肝脏和多个其他组织所分泌,循环IGFs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连接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家族成员之一,在正常细胞增生和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GFBP的结构已基本清楚,其功能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大量文献已经证明IGF与肝脏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由于IGFBP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竞争结合IGF而调节IGF的生物学作用,从而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就目前国际上对IGFBP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潘革  韦香妮  罗建明 《广西医学》2006,28(6):869-871
1957年在研究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的作用时发现,在动物体内注射GH后产生了一种血源性的物质,此物质介导了GH的促生长作用,遂提出了生长介素学说。1978年成功地从血清中分离出两种生长介素,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随后的研究明确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的结构和作用,并发现了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及其在调节IGF作用中的功能,在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双重效应学说和IGFBP调控学说,Spagnoli等又提出了生长过程由GH、IGF-Ⅰ和IGFBP系统共同调控的学说。现将近年来研究该轴在新生儿的表达及调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慧  顾明君  刘志民 《医学综述》2003,9(7):433-43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眼部病变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多项研究证实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轴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 ,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亦取得良好疗效。1 糖尿病患者GH IGF Ⅰ轴的改变生长激素 (GH)是由脑垂体分泌的肽类激素 ,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骨骼生长等作用 ,GH的分泌不仅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HRH)和生长抑素 (SS)的调节 ,而且还受到外周组织来源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的反馈抑制。IGF是由肝脏及其他外周组织产生的肽类激素 ,分为IGF 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轴系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例轻度肥胖,17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25例正常儿童用放射免疫及免疫放射法检测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值。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肥胖组儿童运动后GH值较对照组显性降低(P<0.01),IGF-I值较对照组显性增高(P<0.01或<0.05)。运动前后GH及IGF-I差值较对照组显性降低(P<0.01),中度肥胖GH值比轻度肥胖显性下降(P<0.01),重度肥胖GH值比中度肥胖显性下降(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GH分泌减少,IGF-I值升高,且对运动激发试验反应迟钝。GH分泌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3)基因mRNA表达。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IGFIR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绒毛组织(P0.05)。正常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345, P0.05)。 结论 IGF家族成员IGF2和IGF1R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丁真奇  谭富生 《重庆医学》1993,22(2):115-118
骨生长因子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骨生长的一组多肽。由于它们比其它因素能更直接地作用于骨骼,故在骨发生的启始和增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骨生长因子有骨形态发生旦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骨骼生长因子(skeletal growth factor,S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factor,FGF)、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造血性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HGF)。这些因子都可由骨的细胞合成,贮存于骨基质。本文主要综述其结构和对骨生长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IGF -Ⅱ )是肝细胞产生的自分泌和 /或旁分泌生长因子 ,在体内、体外能促进细胞生长、肥大、分裂及增殖。近年来生长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肝癌中存在IGF -Ⅱ的异常表达 ,肝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IGF -Ⅱ水平亦相应发生变化。有关血清IGF -Ⅱ水平与肝癌的关系以及血清IGF -Ⅱ水平对甲胎蛋白 (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尚乏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 -Ⅱ含量及其与AFP的关系 ,初步探讨IGF -Ⅱ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表达,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平滑肌组织和肌瘤组织中VEGF和IGF-IR的表达。结果:VEGF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意义。IGF-IR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肌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肌层(P<0.05)。结论:VEGF在子宫肌瘤的发病过程中作用不大,可能充当促血管生长因子,为肌瘤提供血供,IGF-IR表达增高,与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金海燕  王自能  唐薇  郑辉 《现代医学》2006,34(3):207-2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IGF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结合而发挥效应。IGF主要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方式起作用。近年来发现,人类的生殖系统也合成IGF,并对参与生殖活动的各个器官均有功能调节作用,因此,IGF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IGF的特性、受体及IGF结合蛋白。IIGF特性IGF是一类结构上类似于胰岛素原的多肽,主要包括IGF-l和IGF-2两类。它们分别为拥有70和67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由3个双硫键交叉连接而成,分为A、B、C和D四个区。IGF-l的AB区中70%的氨基酸序列与IGF-2相同,50%与胰岛素相同。过去认为肝脏是合成IGF的唯一器官,近年研究证实,许多组织、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都有IGF-1和IGF-2的表达。IGF不仅作为内分泌因子存…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是在生长激素(GH)影响下,以肝脏为主的末梢组织合成,直接担负GH促生长作用的肽链。它与其它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调节同样,直接或间接抑制垂体分泌GH。关于其负反馈体系,迄今虽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对其详细情况还不清楚。最近,日本的松下等人报告,IGF-I可直接抑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一种胚胎性生长因子,包括IGF1和IGF2,在生物体的胚胎发育和细胞生长等诸多生理过程中具有促分裂作用。IGF的结构和功能与胰岛素类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病理时期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尿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含量的变化 ,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生长激素 (GH)、病程的关系。方法 :IGF I、EGF、GH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 ,GHbA1c测定采用微柱法。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者体内IGF I、EGF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晚期糖尿病肾病者IGF I、EGF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结论 :IGF I、EGF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对细胞的生长、生存、分化有着复杂的功能。IGF对全身与局部的调节作用通过高亲和力的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1—6)来完成。IGFBP-4是最小的IGFBP,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前列腺细胞和骨细胞等均能生成IGFBP-4,肝脏是IGFBP-4mRNA表达最丰富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以探讨IGF-Ⅰ在人牙周膜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放免法测定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GF-Ⅰ3.125ng/ml组、IGF-Ⅰ6.250ng/ml组,IGF-Ⅰ2.500ng/ml组、IGF-Ⅰ25.000ng/ml组。结果:在含β-甘油磷酸钠和L-抗坏血酸的的下,人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可产生并分泌骨钙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骨钙素分泌增加,在第3周时分泌量达最大。加入生长因子IGF-Ⅰ,骨钙素分泌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IGF-Ⅰ可增加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在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IGF—ⅠmRNA、IGF—ⅡmRNA、IGF—IRmRNA、IGF-ⅡRmRNA、IGFBP-1mRNA、IGFBP-2mRNA、IGFBP-3mRNA、IGFBP-4mRNA、IGFBP-5mRNA、IGFBP-6mRNA等10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均有IGF—ⅠmRNA、IGF—ⅡmRNA的基因表达;56例存在IGF—ⅠRmRNA、IGF—ⅡmRNA、IGFBP-3mRNA的基因表达;2例同时检测出上述10种基因。结论IGFs可能在早期细胞滋养层的侵入、增殖分化、胎盘形成和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缺血性急性肾衰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急性肾衰模型,测定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中的变化规律。结果:I/R肾早期(24小时)至1周IGF-1水平升高。早期血肌酐升高,后期降低,术后1周血肌酐恢复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IGF-1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可能在大鼠I/R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行IL-10干预实验。取对照组、模型组及IL-10干预组大鼠肝脏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在肝纤维化进程不同阶段大鼠肝组织IGF-1R4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CCl4诱导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IGF-1R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经Ridit分析,对照组与模型组IGF-1R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干预组IGF-1R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IL-10干预时间的延长,IGF-1R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IGF-1R阳性表达增强,外源性IL-10可降低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IGF-1R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