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用药如将帅用兵”。历代兵家常胜者,一定善用兵;而历代医家有名者,也一定善用药。导师张发荣教授常云:“中医医家临床医术愈高,则愈要研究用药。”笔者跟随先生学习,亲耳聆听先生教诲,对用药颇有感悟和启发。今将其临床用药经验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用药如将帅用兵".历代兵家常胜者,一定善用兵;而历代医家有名者,也一定善用药.导师张发荣教授常云:"中医医家临床医术愈高,则愈要研究用药."笔者跟随先生学习,亲耳聆听先生教诲,对用药颇有感悟和启发.今将其临床用药经验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3.
朱良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著名中医医家,近日偶得他门人及子女所写《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劳氏伤科治疗骨伤疾病的中药用药特色和配伍规律。方法:以2010年度劳氏伤科第十一代传人劳建民先生骨伤门诊病例诊疗处方为资料,使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符合要求的处方687张,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共42种,分别属于理血药、祛风湿药、清热凉血药、补益药、理气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劳氏伤科用于骨伤早、中、后期治疗的2味至7味中药组成的配伍规律。结论:劳建民先生传承的劳氏伤科,在骨伤疾病的中药药物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本地特色和明确的用药规律,符合骨伤疾病内治法的分期辨证施药原则。  相似文献   

5.
介绍著名中医临床学家章交公先生中西医合璧的学术思想,独特的治学方法及临床诊治用药经验,如热病用附子,保护胃粘膜,善用虫药治疗疾等。  相似文献   

6.
已故江西省乐安县名老中医张之干,行医四十余载,活人无数,名闻乡里,尤擅长中医内、妇、儿科。临床首重辨证,遣方用药,极有深究,对大黄运用尤有独到之处。今将其大黄临证用药经验整理,供同道借鉴。1治痰火上扰之神昏失志者,大黄合石菖蒲开痰泄火。  相似文献   

7.
伤科的辨证用药是中医伤科的一大特色,内容极其丰富.目前临床辨证常以脏腑、气血辨证为基础,用药多取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为主.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以下几方面在伤科临床上也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徐大椿临证用药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椿在临床遣方用药上,提出了“用药如用兵”“有一病则有一药以制之”等著名观点,从“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2个方面,精辟分析了方剂与药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临床理清方药离合关系时应以方剂配伍为主导,重视驱邪,反对滥用温补,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至今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石幼山先生用药规律,对1977—1980年石先生门诊胸腰椎骨折的30例患者,96诊次,共96张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整理分析,首先将医案中的所有药物按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将优选药物列出,再按照筛选出的高频药物进行分层样本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以欧氏距离平方(Square Euclidean diastanc)作为度量方法,类间平均连接法(between-group linkage)作为聚类方法,采用树形图和凝聚过程表显示数据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医案中相似程度较大的药物归为一类,将疏远的归为不同的类,从中寻找出石幼山先生治疗椎体骨折的用药规律,从而探索石氏伤科治疗骨折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临床药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能够反映出一个医生医疗水平的高低。如何精当遣药是医生应掌握的一项技术。医者用药犹如将军用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深谙各药的药性和特点才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收最佳疗效。导师卢秉久教授,行医20余年,熟读四大经典,并拜名医王文彦为师,在继承名师宝贵经验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遣方用药的宝贵经验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著名中医临床学家章次公先生中西医合璧的学术思想、独特的治学方法及临床诊治用药经验,如热病用附子、保护胃粘膜、善用虫药治疗顽疾等。  相似文献   

12.
费开扬教授从医50余载,擅用“对药”治疗各种内科杂病。笔者有幸跟随费老临证,十余年来对其治疗哮喘病的辨证用药经验颇有体会。现整理介绍如下:1发作期用药哮喘在发作期,一般属于实证或本虚标实证。急则治标,以宣肺豁痰平喘为要务。费老认为宣肺平喘首推麻黄。但...  相似文献   

13.
王忆勤 《新中医》1998,30(4):8-9
朱瑞群教授儿科用药特色王忆勤主题词@朱瑞群名医经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零陵路530号(200032)沪上儿科名医朱瑞群教授业医50余年,临证处方以轻灵平淡见长,巧于变通,疗效显著。今将先生用药特色整理如下。1善用经方,灵活变通先生临证用药,首先...  相似文献   

14.
石氏伤科是享誉沪上的一大中医骨伤流派,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堪为江南中医伤科流派一枝奇葩。石纯农先生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氏伤科泰斗石筱山先生胞侄。石纯农先生秉承前代经验,治疗颅脑损伤自成特色,疗效卓著。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平  倪淑琴 《山西中医》1994,10(3):31-32
试论“施氏对药”升降之妙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030012)王平,吕景山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倪淑琴,吕玉娥临汾市中医皮肤病医院周永琴施今墨(1881~1969)先生为现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行医六十载,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常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  相似文献   

16.
刘新敏 《北京中医药》2011,30(7):502-504
李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从医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其中,药对是李教授用药之精华所在。本文对李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常用药对及其作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张珍玉胃脘痛用药规律。方法:对张珍玉先生临床胃脘痛1521例进行辨证统计,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结论:张珍玉先生临床胃脘痛用药体现了明显的重视肝,从肝论治胃脘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亚琴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75-1776
药乃治病之器,用药如用兵。历史上的名医大都精于药性,谙于药能,这样就保证了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用药得心应手。其间名医们通过长期实践、用心体会,逐渐产生了对某些药物的偏爱,尽管并非方方不离.但应用频率明显偏高.因此出现了因用药而获誉的现象。通过名医因非常用药而获誉的事例及违“规”用药案例探讨中医学的经验现象。从形成与发展过程看,中医学无论理论还是技能,都是长期实践的产物.经验积累的结晶。经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诊疗经验弥足珍贵,理应正视和重视,认真总结,防止流失,但经验的个体化色彩过于明显.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习用切忌简单模仿、盲目照搬,应掌握应用规律.弄清个中真谛。从发展的角度看,总结经验应注意规范化和客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眉山名老中医黄宇康先生,行医四十多载,擅长于伤科病的中医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伤科病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论治经验,独树一帜,并在川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就黄老师的伤科病论治经验作一介绍,旨在传承名家,惠益医患。  相似文献   

20.
黄氏伤科为金华地区有名的伤科,兴盛于20世纪50~70年代,迄今传至4代,具有独特的正骨经验和用药特色。黄氏伤科临证重视内外兼治,形成了一整套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功能锻炼、药物内服外敷为核心的骨伤科治疗体系。文章从正骨经验、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黄氏伤科的骨伤临床特色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