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β—catenin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内表达的变化。方法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不同浓度Wnt3a及wIF-1蛋白刺激MG63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测定细胞中G—cateninmRNA表达水平。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用90pg/L的Wnt3a及WIFel刺激细胞,分别于12、24、48、72、96h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空白组、Wnt3a及WIF-1组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WIF-1组pcatenin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58,P〈0.05),随着wIF-1浓度的增高而呈递减趋势;不同浓度Wnt3a组β—catenin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64,P〈0.05),随着Wnt3a浓度的增高而呈递增趋势。空白组细胞增殖情况优于WIF-1组,低于Wnt3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P〈0.05)。结论不同浓度Wnt3a及wIF-1刺激下β—catenin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内表达的变化,证明wnt/p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确定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用外周血离心涂片法对10例ATLL(急性型8例,淋巴瘤型2例)、7例TnonHodkin淋巴瘤(TNHL)、4例Hodkin病(HD)、15例BNHL、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5例实体瘤和10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所有ATLL、TNHL和部分HD和RH患者进行了HTLVⅠ前病毒DNA检测,并将ATLL与上述其他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进行了比较。结果:几乎所有ATLL、特别是急性型患者均可发现大量肿瘤细胞,其主要特点是:①核呈分叶状或花瓣状和呈深大切迹;②核呈多形性,表现为折叠扭曲、脑回状和瘤状突起等;③可见个别巨大细胞。约半数以上TNHL、BNHL和HD患者可见少量肿瘤细胞,RH患者可见异形淋巴细胞。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有重叠之处。结论:用离心涂片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和辨认典型的ATLL细胞,但当细胞形态不典型时,仅凭形态学检查还不够,仍有赖于病理、免疫组化和HTLVⅠ前病毒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siRNA对骨肉瘤细胞MDM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siRNA对人骨肉瘤U20S细胞MDM2基因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构建可表达针对MDM2的siRNA质粒(PGCsilencerTM-MDM2-siRNA)。转染siRNA MDM2(简称siMDM2),阴性对照质粒到U20S,并设只加转染试剂作空白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MDM2对MDM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用MTT法检测siMDM2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 -2组MDM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调到空白对照组的32.61%和39.0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 -2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到空白对照组的35.76%和42.20%;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MDM2基因和蛋白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siMDM2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性对照组抑制率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iRNA可以有效地抑制U20S细胞中MDM2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5.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和ERCC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9例晚期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 mRNA表达水平,对照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吉西他滨/卡铂方案的化疗反应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32,P<0.05),而ERCC1无相关(rs=0.258,P>0.05);肿瘤组织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和ERCC1表达几乎同步(rs=0.634、0.351,P<0.05),但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体力状况PS评分,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肿瘤组织中RRM1、ERCC1或外周血RRM1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肿瘤组织ERCC1低表达者有较高的2年生存率(P<0.05);而外周血ERCC1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以及预后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ERCC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7.
mdm2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RT-PCR方法,观察38例子宫内膜癌和16例癌周内膜组织中mdm2基因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癌组织中的mdm2基因的表达值明显高于癌周内膜组织;②有肌层或血管浸润的子宫内膜癌mdm2基因表达值高于无浸润者;③有淋巴结转移者mdm2基因表达值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④不同的肿瘤部位及不同年龄组的mdm2基因表达值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提示mdm2基因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RT PCR法 ,以 1组人抗体重链和轻链简并引物 ,直接从 5名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抗体重链Fd基因和κ轻链基因。结果提示 ,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 ,以Olig(dT)引导合成cDNA第一链 ,再经PCR扩增的方法 ,是值得优先采用的方法。细胞总RNA的提取不必追求高纯度 ,少量外周血即足以满足构建抗体库所需 ,简并引物可获得良好的扩增效果 ,为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Angray SK和自行设计的引物作半套式PCR,成功地从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扩增出Ig重链可变区基因。扩增产物的分子量为660bp左右。该文结果提示,在建立全套抗体基因文库时,半套式PCR法能较好地解决Ig可变区基因多样性的扩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215例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中的χ^2检验和Fisher’s exact P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MDRI基因的阳性率为31.63%(68/21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Borromann分型及TNM分期等无关,但在分化差的肿瘤中有增高趋势,如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中达41.67%及50.00%。结论 化疗前胃癌组织中MDRI基因即存在较高的表达率,这为选用化疗药物和MDR逆转剂提供了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制定化疗方案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骨肉瘤和l6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27的表达,并观察p27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46例骨肉瘤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5%,而在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为81.5%,与骨肉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中,低分化组织、临床分期为Ⅱb~Ⅲa及肿瘤转移患者p27的阳性率分别低于高分化组织、临床分期为Ⅰb~Ⅱa及肿瘤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p2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肿瘤的转移有关,提示p27的检测可作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转录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转录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15例新鲜肺癌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了MTAP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MTAP在73.30%,(11/15)的肿瘤标本中不表达或转录水平降低,而MTAP在癌旁对照组织中的表达率却高达93.3%(14/15);对于11例RT-PCR分析认定低表达或不表达的样本,再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进一步验证,发现与RT-PCR结果一致。另外,MTAP在肺腺癌和鳞癌中低表达现象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在中/低分化肺癌中的低表达与高分化癌相比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MTAP基因低表达或丢失可能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RCC1与AKT1的表达及不同病理分期术后胃癌中ERCC1、AKT1表达与PFS的关系。方法 用RT-PCR方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ERCC1与AKT1的表达,观察预后,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ERCC1、AK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1%,ERCC1、AKT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组织,ERCC1、AKT1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ERCC1、AKT1阳性者Ⅰ期预后好于阴性者,在Ⅱ-Ⅳ期表达阳性者预后差。结论 AKT1、ERCC1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ERCC1、AKT1在Ⅰ期胃癌术后表达阳性者预后好,而Ⅱ-Ⅳ期相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lc-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的p53和blc-2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取10例食管炎症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64例食管鳞癌中p53和blc-2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56%(49/64)和89.06%(57/64),其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为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无关。10例食管炎症标本的p53和blc-2基因蛋白的表达均为10%(1/10)。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有p53和blc-2基因蛋白的高表达,它们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和缓解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25^ 、CD95^ 、CD3^ /CD25^ 、CD8^ /CD28^-、CD8^ /CD28^ 、CD19^ 对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计数。结果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是:CD3^ 、CD95^ 、CD3^ /CD25^ 、CD8^ /CD28^-减少(P<0.05或0.01),CD25^ 、CD4^ 、CD19^ 无明显变化(均P>0.05),CD8^ /CD28^ 增加(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B淋巴细胞无变化,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亚群发生变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应该配合使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BJ-TSA-9、CK19、Pre-proGRP mRNA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特异性抗原9(BJ-TSA-9)、细胞角蛋白19(CKl9)、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e-proGRP)mRNA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年3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120例NSCLC患者、10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8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BJ-TSA-9、CKl9、Pre-proGRP mRNA的表达;结合NSCLC患者的病理结果、肿瘤类型、临床分期对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同时分析此3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BJ-TSA-9、CK19、Pre-proGRP mRNA 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7%、57.5%、35.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0.9%、6.6%、5.7%)和健康对照组(0、3.8%、0,均P<0.05).ROC曲线提示联合检测3个基因的敏感度为84.3%,特异度为94.6%.单因素分析提示疾病分期、东方协作肿瘤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3个基因表达的个数与总生存期相关(x2=67.928、95.981、60.285,均P=0.000).多因素分析提示疾病分期、ECOG评分、3个基因表达个数是独立预后指标(HR=2.866、4.251、1.845,均P=0.000).结论 BJ-TSA-9、CK19、Pre-proGRP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