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具有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的因长期服用甲巯咪唑而诱发ANCA相关性血管炎并伴发肾功能损伤的病例。结果患者因ANCA相关性血管炎伴肾功能损伤症状入院。综合分析患者症状体征、检验结果及相关既往史、用药史,考虑为药物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故停用可疑药物并予对症治疗,最终患者ANCA转阴,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可诱发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运用该药物需重视检测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丙硫氧嘧啶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例丙硫氧嘧啶引起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多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其中7例肾脏受累,4例肺部受累,关节痛、皮疹及发热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3.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变异性肉芽种性血管炎(CSS)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这三种,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诊断工具,并可用于判断临床病情的活动和复发[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临床对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认识,研究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其靶抗原.方法 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女4例,男1例,平均年龄为29岁,服用丙基硫氧嘧啶至出现小血管炎症状的时间长短不一,6月~5年不等,多于服药期间发生,也有停药后出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5例均有皮肤、肾脏、肺脏及血液系统受累,均为p-ANCA阳性.多数抗体滴度升高,而对照组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服用PTU无血管炎表现者其血清均为阴性.5例患者出现血管炎症状后均停用PTU,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病情好转,ANCA滴度下降,但短期内未能转阴.结论 PTU可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重症患者可有肺出血及肾脏损害,临床应高度重视,认识此病,及时停用PTU,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tc Vasculitis,AASV)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方法对住院确认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20例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诊断工具,并可用于判断临床病情的活动和复发。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其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提高对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认识,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大大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中、小血管受累为主.包括环磷酰胺在内的免疫抑制荆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如何使难治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缓解以及如何在缓解后减少其复发,仍然是治疗的难点.生物制剂除了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病变中得到成功应用,近年来,一些学者应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抗B细胞抗体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显微镜多血管炎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报道 5例显微镜多血管炎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以发热 ,3例以关节肿痛 ,1例以腹痛、腹泻和胃肠道出血为起病症状。 5例都有肾损害 ,3例肺受累。 5例血沉都增快 ,C反应蛋白增高 ,有不同程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补体都正常 ,核周型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p ANCA)和髓过氧化物酶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MPO ANCA)都阳性。结论 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关节肿痛伴肺肾受累 (尤其肾功能急剧恶化的肾小球肾炎而无肾性高血压 ,不明原因的咯血 ) ,补体正常 ,p ANCA和MPO ANCA阳性 ,排除继发性小血管炎 ,应诊断显微镜多血管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99例,按用药情况分为4组:初发未治组30例、服用PTU组61例、服用MMI组65例、混合用药组43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P-ANCA和C-ANC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ANCA阳性患者行尿常规、肾功能、血沉、胸片、五管科检查.对于检测时正在服用PTU的AN-CA阳性患者,停用PTU,改用MMI治疗.随访每例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监测血清中的ANCA.结果:初发未治组30例患者的血清中无一例检测到ANCA阳性,PTU组中有8/61(13.11%)例p-ANCA阳性,其中3例识别MPO.MMI组中仅1/65(1.53%)例P-ANCA阳性,无一例识别MPO.混合组中7/43(16.28%)例P-ANCA阳性,其中4例识别MPO.PTU组和混合组ANCA阳性率高于初发未治组和MMI组(P<0.05).16例ANCA阳性患者中7例出现血管炎临床表现.共8例ANCA阳性患者换用MMI后随访1年,6例ANCA转阴,2例仍为阳性.结论:PTU与甲亢患者出现ANCA阳性相关,并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患者出现血管炎临床表现.PTU引起的ANCA阳性患者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可试换用MMI进一步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9.
朱伟萍  黄坚 《中国药房》2011,(2):153-155
目的:分析我院29例由丙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甲巯咪唑(MMI)替代治疗出现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2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一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CA阳性而无临床症状16例(55.2%),出现AASV的患者13例(44.8%),其中环核型ANCA(pANCA)阳性患者肾受累的发生率(50.0%)高于胞浆型ANCA(cANCA)阳性患者(40.0%);采用MMI替代治疗1年后ANCA转阴率66.7%。结论:由PTU引起的AASV,采用MMI替代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是一种少见的肾脏疾病,但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其认知不足,易漏诊或误诊.现报道我院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患者1例,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7年确诊的26例AAS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AASV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26例病例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62(18~80)岁,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占69.2%)。cANCA阳性7例,均识别PR3;pANCA阳性18例,均识别MPO;1例ANCA阴性。10例行病理检查,5例有典型的血管炎表现,如小血管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坏死性肉芽肿等。以肾、肺受累最为常见,受累率分别为88.5%和73.1%。80.8%有发热、乏力、纳差、消瘦等全身症状,并且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多数病人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升高、血沉(ESR)快、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RF)阳性等实验室表现。92.3%病例入院前误诊,误诊的疾病多种多样。多数患者接受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AASV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复杂多样,首发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ANCA检测及病理活检有利于本病早期诊断。联合免疫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受累特点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误诊经过。结果患者4例误诊为肺部感染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误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治疗,仅1例首诊确诊。结论肺部影像表现以程度不同的满布两肺的点片状或斑片状模糊阴影为主。误诊原因多为对本病不认识或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具有抑制甲状腺激素生成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疹、粒细胞缺乏症、严重肝损伤、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并有一定的致畸作用。严重肝损伤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生多与丙硫氧嘧啶有关,致畸作用主要见于甲巯咪唑。儿童和非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首选甲巯咪唑,妊娠和哺乳期患者首选丙硫氧嘧啶。防治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包括:合理用药、定期监测、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 MPA)、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之一,易被误诊,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本科于2013年7月1日收治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青云 《医药世界》2006,(10):84-85
丙基硫氧嘧啶(以下简称P T U)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自1993年Dolman等首次报道PTU可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 N C A)相关性血管炎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相应报道[1],并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国外文献报道,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A N C A相关性血管炎中近90%的病例所服药物为PTU[2]。据国外文献报道,初发未治疗甲亢患者ANCA的阳性率为0~6.7%,服用PTU后ANCA的阳性率为25%~64%,服用他巴唑(MMI)后ANCA的阳性率为0~3.4%[3~6],服用PTU后出现ANCA阳性与服药时间无关[1],PT…  相似文献   

16.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种以累及小血管壁引起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严重者累及小和中等血管,引起严重的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血清中存在针对靶抗原蛋白酶3(PR3)或髓过氧化物(MPO)的ANCA阳性的自身免疫病,它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中的应用。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26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中检出16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61.5%,15例为c-ANCA型,1例为p-ANCA型;30例多血管炎患者检出13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43.3%,全部为p-AN-CA型。结论ANCA的检测,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和复发估计,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ANCN相关性血管炎又称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一类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为特征的血管性炎性疾病,广泛累及多系统大、小血管[1],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之一,有文献报道,好发年龄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本科于2015年2月16日收治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并肺泡内出血的患者,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和精心护  相似文献   

1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检测对血管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水平对血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25例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血清ANCA水平,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人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结果:韦格纳氏肉芽肿(WG)患者ANCA阳性率为77.7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疾病组(P<0.001,P<0.01),MPO是核周型ANCA(P-ANCA)的主要抗原。活动期WG患者胞浆型ANCA(C-ANCA)呈阳性,且滴度增高;恢复期C-ANCA转阴,滴度明显下降,结论:C-ANCA检测对WG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C-ANCA可作为判断WG活动性的指标之一;P-ANCA无特异性,但与血管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避免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22例AAS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60岁以上居多。有多系统、器官受累,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接受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进行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检测,有助于AASV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