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99例败知症看院内感染的新动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院同感染及败血症发展的新动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7月1995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105次败血症。结果99例105次败血症中际内败血症占74.75%,与本院80年代初期主末期相比较,表明目前院内败血症仍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 ,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很高。尤其对于老年人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 ,又多伴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其他多脏器病变 ,且反复使用抗生素 ,耐药病原菌不断增加 ,给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带来更大困难。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应用经无菌导管肺泡灌洗 (BAL)定量培养 ,K- 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对我院 118例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及细菌耐药性情况分析 ,以提高对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 :118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 ,男 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9岁。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3.
医院内感染现已成为当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课题。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免疫功能低下 ,极易发生医院内感染 ,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感染发生后又加重肝损害 ,并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因病情凶险 ,治疗困难而严重影响其预后。我们对本院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3月间收治的 7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1992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收住的重型肝炎患者 78例。78例患者中 ,急性重型肝炎 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6例 ,慢性重型肝炎 5 8例。男 6 2例 ,女 16例 ,年龄 13…  相似文献   

4.
不动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多种临床感染.也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本菌所致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医院自1975年1月至1991年1月间共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不动杆菌属败血症38例,其中硝阴型醋酸钙不动杆菌败血症21例,洛菲不动杆菌败血症17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2年3月新入院的45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结果:SLE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6.4%,呼吸道45.2%,泌尿道16.0%,皮肤12.6%,其他26.2%,以G-杆菌感染为主,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医院感染的易发因素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肿瘤及危重患者的增加 ,不仅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的患者增加 ,而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感染也逐渐增多。现将 3所综合性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病例组选择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4月广州市 3所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 ,临床标本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标本确定为医院内感染病例 ,资料完整者共 10 8例。对照组选择 :配比条件为相同性别、民族、病区 ;住院时间前后不超过 1个月 ,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医院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血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美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 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所获数据。结果共分离葡萄球菌2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24.1%,其它211株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2.7%(42/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74.4%(157/211);耐药率监测表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远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株,且呈多重耐药。结论近年来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菌种构成比发生变化,以CNS为主。MRS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其耐药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输液后败血症2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液后败血症是输液系统被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再通过输液引起的严重医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报告少见。1994年1月1日到1999年7月31日间,我院所收治输液后败血症21例,均经细菌培养证实。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5~81岁,平均49.8岁。21例输液后败血症均发生于5~10月份,输入液体种类均为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和平衡盐液,其中4例因基础疾病在外院治疗过程中发生败血症,患者携带所输残留液体转入我院,17例发生于我院住院期间。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9.
老年恶性血液病26例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和恶性血液病患者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们对 2 6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与周期非老年性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 ,旨在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特点。1 病例和方法1 1 临床病例  2 6例老年恶性血液病均为 1994~ 1999年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及血液学确诊。其中男 16例、女 10例 ;年龄 6 1~ 89岁 ,中位年龄 72岁。包括霍奇金病 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CML BP) 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 10例 (FAB分型…  相似文献   

10.
孙贞  段英梅 《山东医药》2003,43(31):22-23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脑膜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通过痰培养及药敏试验诊断58例医院获得性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肺部感染患  相似文献   

11.
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会极大地影响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我科 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 1995年 1月~ 1999年 8月住院病人共12 80人 ,其中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经细菌学检查有各种院内感染的患者 50例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 51~ 84岁 ,平均 73.4岁。重型脑出血 2 8例 ,大面积及多发性脑梗塞 2 2例。其中意识障碍 19例 ,四肢瘫痪 9例 ,完全性偏瘫 2 4例 ,失语症 13例 ,球麻痹及假性球麻痹 18例。1.2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介入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内感染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为5.6%,其中56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下呼吸道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经细菌培养后,68株(68.0%)革兰阴性杆菌,26株(26.0%)革兰阳性球菌,6株(6.0%)真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病程、住院时间、低蛋白血症、血肌酐水平上升、年龄较大、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含量升高、心功能等级≥Ⅲ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40.0%等。结论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相关预防保护措施,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我们对46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均系我院1993年5月~1996年6月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龄14~52岁。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AML化疗方案为DA、HOAP、维甲酸诱导化疗及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或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LL化疗采用VP、VDP、VDLP及VDCP方案化疗。患者入院后定期测体温,并做血、尿、便常规检查及痰液、血尿等细菌学培养,必要时行超声及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感染、感染部位及时间等,然后依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类别及耐药特点,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科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7例,分析67例患者并发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感染病原菌种类,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在本组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者24例(35.8%),其中腹腔感染占比为45.8%、肺部感染占比为33.3%和泌尿道感染占比为20.8%;感染组年龄≥60岁、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长和Child C级占比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比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16,95%CI:1.09~1.24)、住院时间(OR=1.13,95%CI:1.05~1.93)、消化道出血(OR=1.50,95%CI:1.09~2.09)、血清白蛋白(OR=1.11,95%CI:1.02~1.20)、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OR=1.48,95%CI:1.21~1.81)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在24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培养出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56.8%),革兰阳性菌11株(29.7%),真菌5株(13.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6.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0.0%。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医院内感染风险高,其影响因素多且复杂,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病原菌耐药现象明显,临床上需加强对高危感染人群的重视,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敏感性抗菌药物,对减少并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在该院住院的348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9%。尿毒症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送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1)。共检出12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6株(45.9%),革兰阳性菌42株(34.4%),真菌24株(19.7%);前三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即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而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程度耐药性。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同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积极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患者医院内感染及其病原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医院内感染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8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肝移植患者医院内感染率为92.9%;感染例次为92例次,平均达3.29次。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肺部和胆系,占84.8%。共分离各种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占32.6%;革兰氏阳性菌58株,占43.9%;真菌31株,占23.5%。最常见的5种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0%)、铜绿假单胞菌(9.8%)、白色念珠菌(9.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9.1%)、不动杆菌属(8.3%)。结论:肝移植患者医院内感染常见,影响患者预后,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706例住院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康复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防控重点,探讨防控对策。结果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5. 60岁,年龄最大的95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占比10. 91%;基础疾病以神经损伤功能障碍(含瘫痪)占比较多,达到38. 05%,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神经损伤功能障碍患者占比达到64. 93%;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0. 14%,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2. 10%。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室及康复治疗区域防控,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防控措施,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全身感染者病死率高达50%,临床治疗颇为棘手。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收治33例MRSA医院感染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群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E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EICU中置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19%;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结论加强EICU置管患者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治ICU的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3 d的79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01例(25.3%).其中APACHEⅡ>20分者341例,发生医院感染172例(50.4%);APACHEⅡ<20分者455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6.4%).医院感染发生在患者不同性别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病情危重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201例感染者中,99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9.2%),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68例,占肺部感染中68.7%,54例为胃肠道感染(26.9%),泌尿道29例(14.4%),其他19例(9.5%);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5%)、鲍曼不动杆菌(26.4%)、铜绿假单胞菌(18.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2%)、葡萄球菌(6.7%)、肠杆菌(6.1%)、其他(5.8%).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严重,肺炎克雷伯菌对MERO、IMP和CFS敏感率分别为54.8%、59.9%、44.7%,其余耐药率均较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同肺炎克雷伯菌相似,铜绿假单胞菌对CAZ、IMP耐药率日渐增高.结论: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情危重度相关;尽早控制病情、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