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麝珠明目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麝珠明目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20例上海市崇明中心医院眼科(上海202150)张子珍福州市卢镜明中医眼科研究所卢隆平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致盲眼病之一。作者于1992年3月~1993年2月,使用福州市卢镜明中医眼科研究所研制的麝珠明目散滴眼治疗老年性...  相似文献   

2.
麝珠明目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467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麝珠明目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467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福州市卢镜明中医眼科研究所卢隆平(350007)关键词麝珠明目散,老年性白内障自1993年2月~6月,笔者与协作医院眼科采用据祖传秘方改进、研制的纯中药外用眼药──麝珠明目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467...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太仓地区老年性白内障进行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太仓地区老年性白内障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方法:本研究对31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老年性白内障常见中医证型。结果:31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男女患病比例1∶1.32,年龄分布以70~7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9.9%,50岁以下所占比例最小,以肝肾不足型最为多见。结论:辨证分析后得出的证型为肝肾不足型、脾气虚弱型、肝热上扰型、痰热内扰型、痰湿内蕴型。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常见病,此病属中医“园翳内障”或如银内障.病因多因年老体弱,中气虚衰,精气不能上荣或肝肾两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所致.白内障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效药物,国内外均以手术治疗为主.我国古代治疗白内障的针拨法,是中医眼科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阐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以人类晶状体前囊膜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20例(20眼),老年性白内障组104例,104例白内障分为3组:皮质性组、核性组、后囊下组。按同组中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原则将两个囊膜合二为一作为一个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70基因在20例皮质性白内障、17例核性白内障、15例后囊下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对照组中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β-Aetin作为内参校正,并对获得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性白内障组HSP70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老年性白内障各型间HSP70的表达不同,皮质性组〉核性组〉后囊下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70参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在皮质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各型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晶状体营养不良而引起。  相似文献   

7.
针拨术治疗高危老年性白内障临床体会付朝今(江西省黎川县中医医院,344600)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全世界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在我国也是致盲的首位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性白内障常合并有许多严重器质性疾病,,再加上患者多年高体弱,给常规白内障摘...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以老年性白内障和继发性白内障为最多见。现代医学除了待白内障成熟后手术治疗外,尚无良好方法。近年来虽研制了多种外用药物,诸如白内停、晴可明、法可立新等,疗效均不明显。1983年我们创立了祛障穴冷冻法治疗原发性进行期白内障、继发性白内障收  相似文献   

9.
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屈光状态。方法:对8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白内障类型和分期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性白内障的初发期和中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经过矫正,视力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中皮质性与混合性中以远视为主,核性中多为近视。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和中期的视力下降多是由晶状体的屈光指改变及晶体状体的弹性降低和睫状肌调节功能下降所  相似文献   

10.
<正> 白内障中医称如银内障、园翳内障。本病不分性别、年龄,均可发生,但以老年人居多。我院1980~1984年,应用(化障汤自拟方)治疗初中期老年性白内障105例,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膜组分变化.方法:18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胸痹)患者,以健康老年人13例和健康青年人10例为对照,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冠心病组全血黏度在低、中、高切变率分别为[(24.08±4.85),(8.48 ±1.81),(5.51±1.27) mPa·s],与健康老年人[(20.26±2.76),(7.36±0.81),(4.71 ±0.54)mPa·s]和健康青年入[(17.04±5.26),(6.53±1.38),(4.16±0.61)mPa·s]比较显著升高(P <0.05或P<0.01);冠心病人组血浆黏度[(1.56 ±0.078) mPa·s]与健康老人组[(1.26±0.095) mPa·s]和青年人组[(1.25±0.053)mPa·s]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人组红细胞变形性在600 s-1为46.55±2.37,显著低于健康老人组(49.25±3.70,P<0.05),800,1000 s-1下冠心病组为(47.70±2.54,48.93±2.46)明显低于青年人组(52.35±2.43,53.07±2.57)(P<0.05);与健康老年人组(5.07±0.34) μmol·mg-比较,冠心病组红细胞膜上胆固醇(6.09±1.44)μ mol·mg-1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膜上唾液酸含量[(2.01±0.42)mmol·mg-1]明显低于青年组[(2.82 ±0.70)mmol·mg-1];巯基含量[(0.039±0.019) mmol· mg-1]低于健康老人组[(0.059±0.022)mmol·mg-1,P<0.05]和青年组[(0.070±0.011)mmol·mg-1,P <0.01];Na+-K+-ATP酶活性和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和巯基含量减少,膜胆固醇含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2.
略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镜合 《新中医》2002,34(1):3-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理不外是正虚与邪实之争,虚以阳虚,阴虚,气虚为主,邪实为气,血,痰,食,湿,火郁结为主,通过临床表现为临床,中西医治疗优势互补等重点介绍本病的治疗方法,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比单一西医或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于江  肖虹  刘宇 《中国中医急症》2021,(2):227-229,27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病例共46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与非C1N组,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生化、手术、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等相关信息.观察分析CIN患者的中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80例。分别给予益肾通络方,普适泰片,益肾通络方联合普适泰片,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列腺液指标;比较各组患者总有效率,6个月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脱落7例。联合组总有效率97.5%,高于中药组的87.2%和西药组的84.2%(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列腺液指标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访复发率比较,联合组(3.4%)中药组(9.8%)西药组(1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1.3%)联合组(6.3%)西药组(17.1%)(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益肾通络方联合普适泰片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中西医易患因素的743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743例福建省直机关干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了冠心病的中、西医易患因素。多元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吸烟、超重、舒张压、皮质醇及中医衰老指数、气滞、血瘀、气虚、心虚为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关西医易患因素的结果与国内外目前的认识基本一致。此外,还筛选出了一批中医易患因素,且是西医易患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提示冠心病的发病既有西医易患因素,又有中医易患因素。因而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证候特点。方法:选取青海省泽库县、民和县、西宁市3个地区的符合《中药新药绝经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诊断标准的患者各200例,根据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来分型,采集血液性激素六项、全血黏度、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进行比较。结果:1)本课题调查结果显示以肾阴虚为主,高海拔地区的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较多,而肾虚肝郁型人数较少;2)青海不同海拔地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海拔有相关性,高海拔地区FSH、LH较其他地区明显高,E_2水平较低;3)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海拔梯度相关,高海拔地区血液黏稠度较其他地区明显升高;4)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三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1)青海地区更年期综合征以肾阴虚为主,海拔较高处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较海拔低处多见;2)高海拔地区卵巢功能较其他地区明显低下;3)高海拔地区血液黏稠度较其他地区明显高,考虑高原低氧可能是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原因,并推断高原低氧导致卵巢功能低下,或是血液黏稠度影响卵巢功能,因此通过滋肾宁心、温通化瘀,能改变血流变,提高卵巢功能,从而更好的改善青海地区更年期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养心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心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T间期、P-R间期、心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LVESD、LVEF、LVEDD、Q-T间期、P-R间期、心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益气通脉汤可改善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病证结合模式进行冠心病的现代研究是主要模式之一。冠心病中医证的特点多认为包括虚、实两类,虚多责之气、阴、阳,实多有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且分布随时代与地域不同发生变化。大量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中医证与冠脉造影、心电图、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血流变、内皮功能等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虽具参考价值,但结论不尽一致,提示单一指标与证的相关性可能不强,还需考虑群组指标与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包括中医四诊信息在内的详细临床资料,针对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四诊信息有48种,其中胸痛出现频率最高(98.10%)。常见中医单证证型有9种,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89.90%),其余依次为心气虚证、痰浊证、寒湿证、肾气虚证、心阴虚证、肾阴虚证、心阳虚证、肾阳虚证。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6种,气虚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35.40%),其余依次为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性别比例在不同证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肾阳虚证患者平均年龄较高,与其他证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合并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时出现痰浊瘀阻证的风险较高(OR=3.29,95%CI[2.11,5.05]),出现寒凝心脉证的风险较低(OR=0.56,95%CI[0.32,0.98]);合并糖尿病时出现气阴两虚的风险较高(OR=2.88,95%CI[2.01,4.9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脑血管疾病时出现气虚血瘀的风险较高(OR=2.97,95%CI[2.05,5.28]),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血脂异常时出现痰浊瘀阻的风险较高(OR=3.55,95%CI[2.32,5.2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各证型发病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型主要分布特征与未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主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该分布规律可能与年龄、合并症、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