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生水平。了解两组患者免疫学状况的异同点,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BMMNC培养上清中IL-4、IFN-γ和TNF-α的诱生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1)所有患者IFN-γ、TNF-α水平均增高,与对照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造血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进一步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免疫、造血细胞因子在再障患者中发生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用单抗试剂盒,采用改良APAAP法及酶联免疫试剂盒,采用ELISA法对38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HLA-DR抗原表达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G-CSF、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再障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减低、CD8细胞增高、CD4/CD8降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再障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相关分析发现G-CSF与CD4细胞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细胞呈负相关;TNFα与CD8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细胞及HLA-DR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IFN-γ、TNF-α及sIL-2R水平的检测周敦华黄绍良我们检测了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探讨它们在小儿...  相似文献   

4.
钱庆文  钱书虹 《临床医学》2000,20(12):37-3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IFN)治疗后对垂体前叶分泌促激素、皮质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和ELISA法测定血中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应用IFN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GH、ACTH和皮质醇水平呈现显著性的升高(P〈0.05~0.005),而PRL、LH、FSH和TSH则无明显改变: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应用IFN治疗乙型肝炎后可以发现。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模型,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中TNF-α、IL-1β及IL-8含量变化。结果:组织中TNF-α、IL-1β及IL-8含量相继释放增加,并持续至再灌注后第5日仍维持较高水平,上述细胞因子的血浆变化滞后于脑组织的变化。结论:炎性细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水平与IgE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患儿IgE生成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2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NFγ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 哮喘组患儿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与IFNγ含量分别为267.0±188.7ng/L和0.97±0.51μg/L,与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IFN-α)及IFN-α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生长及bcr/abl,bcl-2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00U/ml IFN-α或200U/ml INF-α联合100ng/ml IL-6液体培养CGL慢性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逆转录-联合酶链反应(RT-PCR)相对定量分析培养24h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β-act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患儿IgE生成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2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哮喘组患儿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与IFNγ含量分别为267.0±188.7ng/L和0.97±0.51μg/L,与对照组(92.7±14.7ng/L和1.75±0.88μg/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1)。哮喘组血清中IL-4和IgE含量分别为90.5±52.6ng/L和916.0±523.2kU/L,而对照组分别为32.2±23.0ng/L和186.6±127.7kU/L(P<0.01,P<0.001)。哮喘患儿血清中IL-4与IgE浓度呈正相关(r=0.61),而IFNγ与IgE呈负相关(r=-0.49)。结论提示IL-4在哮喘患儿IgE的产生中起促进作用,而IFNγ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多器官衰竭(MOF)患者临终前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测定21例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发现,MOF患者临终前血浆TNFα(3.17±1.06μg/L)和IL6(98±17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提示:MOF患者临终前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系统仍处于激活状态。作者认为,深入研究MOF患者血浆TNFα和IL6产生规律,在适当时机选用相应单克隆抗体改变体内细胞因子网络活性,可能有助于MOF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IL-2、sIL-2R、IL-6、IL-8和TNFα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在恶性淋巴瘤(ML)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49例ML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等5种细胞因子浓度。结果: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外,大部分初治、复发患者中治疗前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IL-8升高;治疗有反应的下降,完全缓解时与对照组无差异;治疗无反应的仍保持高水平。IL-2及sIL-2R升高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明显增高;sIL-2R与肿瘤负荷有关;IL-6与患者有无B组症状相关,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而与分期无关;IL-8升高与临床分期及B组症状有关,与其他临床血液学指标无关。结论: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作为观察ML病情及监测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利培酮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博  武春建 《现代康复》2000,4(10):1526-1527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给予利培酮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IL-8,IFN-γ和TNF-α水平,并采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评估临床症状和药物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下降,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PANSS阳性因子分显正相关,而血清IL-6减分率与药物最高剂量呈显正相关,血清IL-8,IFN-γ和TN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在再障患者中的变化。本文采用APAAP法和ELISA分别检测间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PBMC经PHA培养上清中IL-2、IL-3和IFNγ水平,结果表明,再障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IL-2、IFNγ水平升高,IL-3水平降低,相关分析发现CD8与IL-3呈负相关,而与IFNγ呈正相关。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ABMT)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人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和人白细胞素-6(IL-6)水平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BMT零天具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的IL02TNF、IFN的效价已明显下降,至9-10天达最低值,几乎接近零,至第21天才开始上升,第35天基本恢复到ABMT零水平。而且造血作用和免疫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细胞因子、NO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用大白兔26只,分为失血性休克组(14 只),对照组(12 只),休克组观察休克前后血浆内毒素、TNFα、IL- 6、IL-8、NO的动态变化,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两组动物均观察24 小时、48 小时存活率。结果 大白兔发生失血性休克后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8 、NO的水平与休克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死亡动物中血浆上述物质水平显著高于存活动物。结论 内毒素血症、细胞因子、NO等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促使失血性休克向不可逆方向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IL12对转染B71白血病细胞B71基因表达及其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IL2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IFNγ、IL2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结果:发现IFNγ、IL12增强PBMC产生IL2、IFNγ,IL10抑制其产生,同时发现IFNγ、IL12增强转染B71白血病细胞B71基因表达,IL10抑制其表达。结论:细胞因子IFNγ、IL10、IL12影响转染B71白血病细胞诱导PBMC产生IFNγ、IL2,其可能是通过影响B71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COPD急性发作期和10例正常对照组痰及血清的IL-8和TNF-α水平。结果LCOPD患者痰IL-8水平(1982.24±901.07)ng/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痰IL-8(768.60±570.14)ng/L和TNF-α水平(23.9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4小时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NK和LAK活性,ABC酶标法检测颗粒酶B的表达,溶血法测定穿孔素活性,BLT法测定颗粒酶A的表达。结果:IFN-α能增强IL-2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K和LAK细胞活性。IL-2和IFN-α分别作用于淋巴细胞1天即可增加穿孔素活性,二者联合可使活性进一步增强(P<0.05),于培养第3天,IL-2和联合组的穿孔素仍有高表达,但IFN-α组则下降至对照组水平。IFN-α和IL-2单独或联合对淋巴细胞颗粒酶A和B的表达无影响。结论:IFN-α增加IL-2激活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其增加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肝细胞功能的调节,一般认为肝细胞本身只是各种细胞因子的靶,而不产生细胞因子。为了证实肝细胞是否具有产生各种调节性因子的作用,作者分析了分化程度高的人HepG2肝癌细胞进行培养,并用反转录技术测定其中多种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HepG2细胞表达IFN-α、TNF-α、TGF-β、M-CSF、OSM抑制素、ICAM-1、IL-4、IL-5、IL-7、IL-10、IL-11、IL-12和IL-6受体(IL-6R)等的mR-NA,而不表达IL-1、IL-2、IL-3、IL-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与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啊63例接受IFNα-1bCHB患者血清IL-12水平。结果:完全应答者治疗前后血清IL-12水平均显著高于部分应答和无应答者。在IFN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发现,血清IL-12水平与HBVDNA含量呈负相关;而与血清ALT、TBil、ALB含量无明显相关,与  相似文献   

20.
3种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后肿瘤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江苏省中医院210029陈德芝,詹晓燕,郝素兰,李益民,汪君梅Agah等报道白细胞介素-2(IL-2)或γ干扰素(IFN-γ)单独治疗肿瘤时需要量大、副作用严重、抗肿瘤效果差,若同时使用,则具有协同抗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