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ADA、IDF和EASD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况)定为诊断糖尿病的新指标(但上述三大糖尿病学会组织尚未正式批准此建议),该委员会的报告已经发表在今年7月的<(糖尿病护理>杂志上,显示了国际上糖尿病诊断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6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第6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大会上,由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组建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作为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从而取代现有的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诊断方式[1,2].笔者就糖尿病诊断标准制定的历史,各种检测指标的发展历史及HbA1c在糖尿病诊断、监测中的地位作下列综述.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会刊Diabetes Care发表了由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三大国际糖尿病权威机构成员所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的一个题为“关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极力推荐今后采用HbA1c测诊断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徐珂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75-77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8例2型糖尿病确诊者(2型糖尿病组)、110例空腹血糖受损者(空腹血糖受损组)及11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FPG、2hPG及HbA1c测定,对检测结果 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和各项诊断指标诊断糖尿病的确诊率及漏诊率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FPG、2hPG、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5)。空腹血糖受损组的FPG和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糖尿病患者中FPG确诊率为48.0%,2hPG确诊率为91.4%,HbA1c确诊率为89.9%,三者联合检测确诊率为98.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G、2hPG及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有其自身的诊断特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风险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诊断标准是[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对相关诊断指标的水平影响。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和密切观察护理,包括糖尿病治疗药物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试验组患者额外给予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糖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最高血糖浓度及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可显著降低血糖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等诊断指标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33-1934
糖尿病(DM)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联合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在我国人群中DM的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诊断标准,DM症状加任意时间静脉血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水平≥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指FPC水平6.1~7.0mmol/L,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早已得到公认,但能否用于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仍存在争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已正式批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作为糖尿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方法对213例同时检测HbA1c和空腹血糖(FBG)的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空腹血糖受损886例血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86例空腹血糖受损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血流变学变化特点及血脂代谢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血糖正常对照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和糖尿病者(DM组)的血糖、血流变学和血脂等指标。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均可引起血流变学的异常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GT组(P〈0.01),三组的血浆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存在高粘血症、血流变学变化异常及血脂代谢紊乱,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群糖尿病达标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蕙 《药品评价》2008,5(3):112-113
有关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结果和有关2型糖尿病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根据这些结果,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内分泌临床医师学会(AACE)、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IDF—WPR)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各自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将血糖控制目标定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或≤6.5%。  相似文献   

11.
姜烜星  王涛  陈晓琴  赵岩  公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72-1972
糖尿病(DM)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常用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Ale)等。但许多研究表明,单纯的血糖测定波动较大,它只能代表即时血糖水平,均属短期血糖控制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指导全科医生诊断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的确定性指南将有助于在未来几年为过多的新药提供市场。4月13~16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一届糖尿病前驱症状及代谢综合征的国际会议上,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专家小组公布了确诊代谢综合征的一套新标准。  相似文献   

13.
《广东药学》2009,(8):62-63
第6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上,备受关注的罗格列酮心血管预后评价及糖尿病血糖调节研究(RECORD)和2型糖尿病旁路血管成形血运重建研究(BARI2D)结果被正式公布,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期发表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认为HbA1c含量检测可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诊断指标和控制血糖水平的监控指标,对提高DM诊断水平和早期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了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可对HbA1C浓度的检测造成一定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 5年以来 ,国际上通用 WHO的诊断标准 ,1997年 7月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糖尿病诊断及分型专家委员会正式发表委员会报告 ,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提出修改建议。1999年 10月中国糖尿病学会决定采纳新的诊断标准。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1 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的分类3.9~≤ 6 .0 mmol/ L 为正常 ;≥ 6 .1~ <7.0 mmol/ L 为空腹血糖过高 (空腹血糖异常 ,简称 IFG) ,≥ 7.0 mmol/ L为糖尿病 (需日后再次化验证实 )。空腹的定义是至少 8小时没有热量的摄入。1.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OGTT中餐后 2 h 血浆葡萄糖 (2 h …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DM)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而心脑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脂代谢异常的相对危险度最高,其危险性甚至超过了高血糖。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多地引起专家的关注,甚至有些专家提出了将糖尿病改为“糖脂病”的建议。各种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不同,所以血脂测定对糖尿病的病因分析、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平煤集团职工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978人,采用体格检查及测定生化指标的方法收集资料。测定职工的空腹血糖(GLU)、胆固醇(Cn)、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空腹血糖〉17.0mmol/L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胆固醇〉5.72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为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的判定标准。结果①高血压检出率为18.2%。②糖尿病检出率为3.9%。③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7.0%。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影响本组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年龄增大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拜唐苹)和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2月本院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共65例,予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肾功能,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12周后血糖及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63%,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阿卡波糖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血脂效果好,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9.
刘国荣 《药品评价》2010,7(15):46-46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人体的血糖水平每日在一段范围内变化。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监测的指标,还是治疗糖尿病、调节用药的依据。我们把血糖分为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约620万人)被漏诊。超过25%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已经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意味着患者在2型糖尿病发病和确诊之间被“忽视”了7年。有时发现在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FPG)略有偏高(IFG,空腹血糖受损)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略有偏高,甚至已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