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3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8例,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33例行完全性切除,17例行姑息性切除,5例行探查活检.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0例,淋巴细胞型23例,混合细胞型12例,梭形细胞型4例,胸腺癌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平均随访39个月,失访12例,随访率78.2%.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5%、53.5%、37.2%.结论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受侵血管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术后进行放、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对53例手术治疗的侵袭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24例,右胸前外侧切口手术16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或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13例;26例切除肿瘤加纵隔内脂肪组织清扫,22例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组织,4例行姑息性切除或病理活检术,1例手术失败。结果Ⅱ期29例;Ⅲ期16例;Ⅳa期8例。随访2~5年,失访1例,28例患者生存时间大于3年,3年生存率为53.8%(28/52),11例患者生存时间大于5年,5年生存率为21.2%(11/52)。结论侵袭性胸腺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胸腺瘤的诊治经验。结果 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CT对胸腺瘤的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胸腔镜下切除非侵袭的胸腺瘤创伤小、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3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总有效率为75.8%,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及78.7%,Makaosa分期中Ⅰ期及Ⅱ期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明显优于Ⅲ期及Ⅳ期患者(P均小于0.01)。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及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病程的长短对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及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术后3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延长呼吸辅助通气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19例患者中,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9例,改善8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准备、手术切除和术后药物治疗及管理是决定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1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80~ 1998年共收治肾损伤患者 65例。主要依据临床症状、B超及CT检查判定肾损伤程度以及其是否存在合并伤。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5例 ,男 53例 ,女性 12例 ;年龄 ( 2~ 78)岁 ,平均 31岁 ,左肾 4 1例 ,右肾 2 4例 ;伤后就诊时间 30min~ 4 0d ;闭合性损伤 4 8例 ,开放性损伤17例。按Sargent分类 :Ⅰ类肾损伤 4 5例 ,Ⅱ类肾损伤 10例 ,Ⅲ类肾损伤 8例 ,Ⅳ类肾损伤 2例。闭合性肾损伤以车祸、坠伤、踢伤为主 ,病理性肾损伤 3例 ,分别为肾癌、肾积水、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各 1例 ;开放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胸腺癌是悄悄生长的 神经科医生让重症肌无力病人作胸部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时,病人总要解释说我不咳嗽,不咯血,也无胸痛,胸部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有的病人CT结果意外地发现长了胸腺瘤。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9.
韩哲男 《现代保健》2010,(33):114-115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4例(91.6%),有4例向上腔静脉、肺动脉浸润生长,而行部分切除;4例Ⅱb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愈出院.随访1~10年,平均5年,42例(87.5%)肌力恢复正常,症状部分缓解,其中I型32例,Ⅱa型10例;6例(12.5%)肌力较前改善,症状完全缓解,均为Ⅱb型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分别为36例(75%)、14例(29%).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术后一旦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应及时给予辅助呼吸等.对病情较重的重症肌无力,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患者,男,49岁,胸部不适1月余,症状加重,前来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尚可,前胸部疼痛,近来逐渐加重。血常规:WBC6.5×109/L,淋巴细胞1.4×109/L,粒细胞4.3×109/L,RBC5.24×109/L,肝功能正常,HbsAg(-)。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胸部X线平片所见为左侧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发病率占纵隔肿瘤的25%~30%,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我们统计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MG胸腺瘤平均占胸腺瘤的31.7%。MG胸腺瘤与胸外科其他疾病相比有许多特点和不同之处,深入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手段及方法,对于提高诊治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表现,研究CT对胸腺瘤的分类、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病理分为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Ⅰ型、恶性胸腺瘤Ⅱ型。CT表现:纵隔肿块;纵隔胸膜侵犯;胸膜种植;肺侵犯;心血管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本组病例CT对纵隔肿块、肺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显示较好,但CT对纵隔胸膜侵犯显示较差。肿瘤的大小对判断病变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而瘤内钙化对判断恶性程度可能无价值,肿瘤内出现钙化不排除侵袭性胸腺瘤的可能。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进行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胸腺瘤(包括I期和部分Ⅱ期)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早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转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死亡.随访1~5年,无复发、转移以及肌无力症状加重.结论 对于早期胸腺瘤患者,VATS能完整切除肿瘤,而且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睑面部浮肿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但并非肾炎所特有,部分胸腔占位性疾病,如胸腺瘤,也可引起睑面部浮肿。临床上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影响预后。笔者于2005年9月收治1例原发性纵隔胸腺瘤误诊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雯 《中国医师杂志》2000,2(5):281-282
为了解不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特征对胸腺瘤预后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1975年至1993年在我院诊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53例胸腺瘤,探讨最佳治疗方法和相关预后因素,以提高生存率。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男3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5岁(24~65岁)。按照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成单纯根治手术,根治手术加放疗、姑息手术加放疗和单纯放疗四组。治疗时有胸水、心包积液或远处转移病人未包括在内,全组病人临床特征见表1。13例伴重症肌无力(MG),受累肌发生频率依次为眼外肌,延髓支配肌,肢体肌、颈部肌、呼吸肌等。根据术中肉眼所见情况对有包膜但与周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完全切除9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8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4例,改善12例,无效10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完全而彻底的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清除,术后有效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合理药物调整是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许兴军  王文 《工企医刊》2001,14(5):55-56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0岁,因胸闷、气促月余就诊。患儿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胸闷、气促,无咯痰、咯血及呼吸困难,不伴发热。在当地医院输液,抗炎治疗2周后,咳嗽消失,但患儿仍感胸闷、气促,拍X片诊为“右胸腔积液”,穿刺未抽出任何液体,继续治疗1周,症状仍无好转,亦无明显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To study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of the chondroid parachordoma from primary tumors or metastatic to ulna, femur and radius. Methods Three cases of primary chondroid parachordoma of the ulma, femur and radius were studied by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mmunohisto chemical staining and by pathological consultation. Results The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tumor were composed of two the chordoma ceils subtotal and the chondrosareoma ceils of small - portio. The tumor was arranged vary in sizes of lobular and brink of lobular were seplum small girder of chondroid, or the tissue fiber. The tumor cells were distributed sheet, trabecula with or island -like in the intralobular, and the tumor ceils were vary in size and the karyon heterotypic were no patent and the cytoplasm of rich shows large vacuole. The chondroidosarcomas intra - lobular were viewed ceils both nucleus and uninuclear of chondrolacunae and the stroma were hyaling cartilage with or blennoid in the mesenchyma, and that picture of typical chondrosarcoma. EMA, CK, Vimentin, S - 100 protein, NSE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BC) staining were positive and Desmin, CD34 negative in the all of tumor cells. The chondroid parachodoma was diagnosed in the pathological read- section- conference and consulation. Conclusion Primary ulna, femur and radius chondroid parachordoma is a rare in rate of neoplasm and is diagnosed diflqculd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ould be helpful to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9.
颅内结核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外结核疾病,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误诊误治时有发生。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6例,误诊5例,经及时纠正处理,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2004年12月治疗的15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做局部切除,1例做胃大部切除。良性10例,恶性5例。15例病人平均随访46月±22月,目前均无瘤存活。免疫组化示CD117、CD34多为弥漫阳性。结论: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格列卫)治疗是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