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段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09-210
目的观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4h,治疗组患者PaO2、pH值显著上升,PaCO2、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变化;对照组患者PaO2、pH值较治疗前有上升,PaCO2、心率、呼吸频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变化;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8例,予以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24、72h血气参数和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结果28例中26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6例神志转为清楚,26例治疗后4、72h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4与72h比较,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血气参数pH、PaO2、PaCO2明显好转。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以上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h后动脉血气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CO2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CO2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01月-2005年05月我院呼吸内科46例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Ch,PaCCh)。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50例COPD相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NIPPV前后24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IPPV组中,重度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高于轻度呼吸衰竭(P〈0.05)。结论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NPPV治疗,24h后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有效,观察组疗效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NPPV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并呼吸衰竭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NIPPV和未使用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采用NIPPV治疗1d后pH值升高(P〈0.05),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未使用NIPPV治疗1d后PaO2升高(P〈0.05),治疗3d后PaCO2开始下降(P〈0.05)。同时NIPPV治疗组患者心脑并发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非NIPPV组(P〈0.01)。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早期纠正缺氧和CO2潴留,减少心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张胜利  梁希军 《河北医药》2009,31(5):576-576
我院自2003年7月至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10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3年7月至2007年8月我院住院的102例患者,均经血气分析示PaCO2〉45mmHg,存在肺泡低通气综合征,其中男74例,女28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1岁;PaCO245—61mmHg35例,PaC0262~80mmHg56例,PaCO2〉80mmHg11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52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8例,原发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7例,脑干梗死6例,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6例,脑干出血5例,胸廓畸形5例,脊髓外伤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重症肌无力3例,脊髓脱髓鞘病变1例,脑干肿瘤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6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进展。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方法。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病痛、减低死亡率并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护理要领,本文通过对48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美国伟康BI-PAPS/T-30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观察,总结了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对今后更好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减少有创通气需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作用。方法 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NIPP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住院时间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H、PaCO2、PaO2、RR、与RR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在改善PaCO2、PaO2、RR、RR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13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对照组63例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NIPPV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分析PCO2、PO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h血气分析PCO2、PO2及呼吸困难缓解天数,级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在进行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和洛贝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治疗7d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24h后不同时期内,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治疗组pH值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在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其在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生命体征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阻肺呼吸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评价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气3h后和治疗结束时的pH、PaO2和PaCO2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通气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和胃胀气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32.35%,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为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竭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45例,给予全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好转,治疗后2h、6h及24h记录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内无死亡病例,未发生治疗无效转气管插管患者。结论联合应用兴奋剂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住院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NIPPV观察组34例,常规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结果:治疗4h后,NIPPV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NIPPV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NIPPV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住院天数较常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IPPV治疗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4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的患者不给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阻止病情发展,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流量吸氧、皮质激素应用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1h后血气分析中pH、PCO2、PO2开始改善,6h后改善更为明显,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下降,72h后34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青 《淮海医药》2010,28(4):295-29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0例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 h、24 h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及动脉血气中pH、PaCO2、PaO2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0例中26例经NIPPV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及意识状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有效率为86.67%(26/30)。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有选择的AE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