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各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为4~10%。HBsAg阳性孕妇中,约1/3HBe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半年内有20~50%成为HBsAg携带者;而HBeAg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半年内成为HBV携带者的达75~90%以上(取决于母亲HBeAg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出生后一年感染HBV的婴儿,多数能清除体内的HBV,而围产期感染的婴儿则大多数演变为持续感染的慢性携带者。这些人持续携带HBV的年限尚不清楚。有人估计, 社会上30%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所致。感染HBV的婴儿多数无症状,仅部分人SGPT轻度升高。但通过成人肝活检发现,大多数携带者肝内有各种病  相似文献   

2.
汪波 《健康向导》2012,(6):32-3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母婴传播,如果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引起.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的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慢性HBsAg的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简称双附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因此.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群中大量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啄困,不仅可成为礼会上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孕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的携带率在我国约为10.34%,即约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并且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与HBsAg阳性母亲有关,特别是与HBeAg阳性母亲有关,有40%携带HBV阳性的母亲,将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使80%~90%的新生儿(每年约80~90万人)成为慢性HBV携带者.我们通过对携带HBV孕妇的护理干预,在阻断母婴传播方面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玉香  张勇  徐红 《工企医刊》2005,18(4):98-9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传染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根据世界各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不同分为高(78%)中(2%~8%)低发区(〈2%)我国属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HBsAg携带者来自于母婴传播,妊娠后期患有乙肝或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HBsAg)阳性率为9.09%,HBsAg阳性孕妇所产婴儿如不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垂直传播感染率较高,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有效的健康管理干预,尽可能阻断母婴传播,对控制我国HBV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而母乳喂养感染HBV也是母婴传播的一个途径,在现有的免疫阻断条件下,哺乳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选择同样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注。我们对2004—2007年在我院分娩的146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的婴儿喂养方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艳梅 《职业与健康》2008,24(5):471-471
目的分析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方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HBV标志物。结果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检测孕妇7879例,HBsAg阳性数为130人,阳性率1.65%,其中农村孕妇为65人(0.82%),公务员、职员、技师等32人(0.41%),无业、经商33人(0.42%)。结论濮阳地区孕妇HBsAg携带率较低,对孕妇进行HBV筛查,有利于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孟晓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78-2779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分析巩义市2004—2007年阻断HBV垂直传播的婴幼儿HBV标志物检测资料。结果184例阻断HBV垂直传播的婴幼儿血清HBV标志物检出模式共9种,HBsAg阳性率为10.87%,不同性别、乡镇和市区出生的婴幼儿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对HBsAg阳性孕妇和婴儿联合免疫,使阻断HBV垂直传播婴幼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乙型肝炎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
王健  高克发  侯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78-2880
母婴垂直传播指患有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母亲于产前(宫内)、产程中(产道内)或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胎儿/新生儿/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HBV慢性携带者约3.5亿,其中40%-50%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Komatsu等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感染HBV婴幼儿的一段包括部分X和pre—C/C基因序列,与其母亲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99.9%,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侨民中常发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与此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反映了中国较高的带毒状况。据文献报道,携带率为15~20%的台湾,经调查HBsAg及HBeAg均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有90~95%将成为HBV携带者。通过母婴传播的约占儿童携带者的40~50%,但仅占HBV感染者的10%;从年龄组携带率曲线可见,感染通常发生于童年后期,这可能是病毒水平传播的结果。居住于中国国外并避免与携带者频繁接触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方法以2012年2~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发放“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表”,调查其对HB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重点调查HBsAg阳性孕妇对HBV母婴预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共发放问卷465份,收回有效问卷374份(80.4%),其中HBsAg阴性者221份(59.1%),HBsAg阳性者153份(40.9%)。HBsAg阳性者中,96.1%知晓HBV有传染性,但仅49.7%能正确回答其传播方式;84.3%清楚HBV可以预防,但仅58.2%知道疫苗正规接种应包括3针;88.9%知其子女易感,45.1%因此有延迟怀孕的想法,仅20.9%知道必须同时给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Bimmuneglobulin,HBIG)以防止母婴感染;分别有45.8%和23.5%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以有效防止母婴传播。结论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应制订相应的宣教措施,提高孕妇对合理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儿童较高的血清病毒含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调查214例人群抽查发现并经随访确证的HBsAg慢性携带儿童,并对所有研究对象及其母亲采血,ELISA试剂盒检测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及表面抗原滴度。结果 母亲HBsAg阳性的HBV慢性携带儿童具有相对较高的HBsAg滴度及HBeAg阳性率;其年阴转率为0.4%,明显低于母亲HBsAg阴性的HBV慢性携带儿童年阴转率1.7%;发生母婴传播的孕妇HBsAg年阴转率为0.3%,显著低于同龄携带者人群HBsAg的自然阴转率。结论 HBV慢性携带儿童较高血清病毒含量可能与母婴传播有关,代代相传可能是我国母婴传播发生率较高进而形成我国巨大HBsAg携带者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石玉风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16-2317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孕产妇于产前(宫内)、产时(产道内)和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HBV传播给胎儿、新生儿和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以便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来降低母婴间HBV传播的概率。方法对131例HBV感染产妇,留取其新生儿脐血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以HBsAg和(或)HBeAg和(或)抗-HBe阳性为HBV感染诊断标准。结果131例新生儿脐血中71例被感染HBV,感染率为54.2%。尤其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高(26.9%21/78),被感染率高达(67.9%53/78)。HBsAg阳性,抗-HBc双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无1例感染。结论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开展孕产期HBV检测及母婴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3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将624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是0、1、6月龄单用乙肝疫苗免疫,每次20μg;另一组是出生时先注射HBIG100IU,然后在1、2、7月龄再接种乙肝疫苗,每次20μg。两组婴儿分别于1、3、6、12、18、24月龄及以后每岁静脉采血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同时随访,平均随访6.34±1.71年。结果显示有89例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其中82%在6月龄前初次出现HBsAg阳性,主要是宫内感染。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其慢性HBV感染率高于单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用疫苗,24.5%和10.7%,P<0.005;HBIG+疫苗,10.6%和3.8%,P<0.05),而且在6月龄内初现HBsAg阳性的婴儿中,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慢性化率也高于单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单用疫苗,68%和40%,P<0.025)。同单用疫苗相比较,HBIG联合免疫组使1岁时的慢性HBV感染率由17.6%降为5.0%;总慢性HBV感染率双阳性组由24.5%降至10.6%(P<0.005),单阳性组由10.7%降至3.8%(P<0.025)。双阳性母亲婴儿中初现HBsAg阳性婴儿的慢性化率也降低了,而出生时HBsAg阴性、1~6月初现HBsAg阳性的婴儿,慢性化率由40.9%降至0(P=0.0315)。出生时HBsAg阳性的婴儿,1月龄HBsAg阴转率由26.4%提高至58.8%(P<0.025)。说明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仍呈慢性HBV感染者,主要始于宫内感染;双阳性母亲的婴儿更易形成慢性HBV感染。单用疫苗对产时感染的阻断不完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产时感染的阻断效果,对宫内感染的慢性化也有一定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与阻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启镕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9):419-419,42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垂直传播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9~2.2万婴儿生于母亲是HBsAg阳性者。在亚洲,估计30%。50%的HBV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阻断治疗后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193例乙肝病毒(HBV)携带孕妇分娩的193例新生儿于出生后12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同时在另一部位肌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BVac)10μg。新生儿出生后即刻、6、12、18个月时采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HBVM)及HBVDNA。结果出生时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HBsAg)阳性率16.6%,宫内感染率为3.6%。孕妇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HBVDNA〉1500拷贝/ml分娩的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占13.3%,6月龄时均转阴;出生时抗HBs均阴性,12月龄时均转为阳性;出生时HBeAg阳性占95.2%,12月龄时均转阴;抗HBe始终为阴性;出生时抗HBc均为阳性,12、18月龄时阳性占31.3%和27.1%。孕妇血清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HBVDNA≥500拷贝/m1分娩的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占5.0%,6月龄时转阴;出生时抗HBs均为阴性,12月龄时均转阳性;HBeAg始终为阴性;出生时抗HBe均阳性,12月龄时均转阴;出生时抗HBc均阳性,12、18月龄时阳性占65.0%和50.O%。出生时非宫内感染婴儿与母亲HBsAg阳性率(12.4%与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Bs均阴性;抗HBc均阳性;HBeAg阳性、抗HBe阳性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只要及时给予HBIG与HBVac免疫阻断,可降低HBV感染率。HBeAg、抗HBe或抗HBc阳性随着日龄增长,可逐步转阴,且HBeAg、抗HBe转阴比抗HBe快。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机理,本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测定了20份外周血HBsAg/HBeAg双阳孕妇胎盘组织和24份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HBV DNA,结果发现,胎盘组织HBV DNA均阳性;HBV DNA主要分布于胎盘蜕膜,而绒毛滋养层细胞未见阳性,提示HBV已侵袭胎盘蜕膜,且可能在蜕膜细胞中有复制,但未累及绒毛,PBM HBV DNA测定结果表明,HBV DNA阳性率为58.3%(14/24),阳性的孕妇中,有2例其婴儿发生了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作母婴阻断效果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07,23(6):435-4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下称乙免)母婴阻断中的效果,为使用乙免作为母婴阻断剂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许昌市名大医院妇产科选取207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孕妇,使用乙免后,对其新生婴儿检测血清HBV携带情况,按使用乙免的次数分为未使用、全程使用、不全程使用几种情况,测定其新生婴儿HBV携带情况。结果未使用乙免的孕妇,其婴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最高达95.7%,不全程使用乙免的孕妇和全程使用乙免孕妇,其婴儿HBV阻断率分别为68.6%和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5,P〈0.01)。结论乙免含有高浓度的乙肝抗体,使用后能降低机体内HBV病毒含量,在HBV携带者孕妇中,全程足量使用,母婴阻断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乙肝重要传播途径,H 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24.3~45%发生HBsAg阳性,当母亲HBeAg阳性时,85~90%婴儿在6个月内发生乙肝病毒(HBV)感染,并容易演变为慢性HBsAg携带者(1~2)。乙肝疫苗或乙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