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新芬 《中国保健》2010,(1):114-115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目前,健康教育在产科领域中普遍存在开展的不够深入,经临床观察,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有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针对这些导致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丁艳平 《现代保健》2012,(10):100-101
目的:探讨产科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1500例孕产妇建立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和采用集中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接受集体健康教育后,孕产妇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7%,护士健康教育的时间减少,工作效率提高。结论:集体健康教育模式和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满足了产科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病房应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包括各种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片、宣传画等以及宣教)所取得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产科病房2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产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及宣传画是一种新颖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保证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该院2005年1~12月960名产科住院陪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受到了陪护人员的好评,取得了满意效果。针对产科特点对陪护人员制定相应健康教育原则并实施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是做好产科陪护人员健康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产科对孕产妇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接待,统计两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科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适合孕产妇的标准化、流程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186例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宣教。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19(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适合在产科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母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制定了适合产科工作的健康教育内容,开展产科文明服务新模式,加强了产科护士母乳喂养技巧的培训,避免了使健康教育停留在卫生宣教的水平上,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使健康教育有目的、有组织、有评价的开展,最终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孕产妇满意率和产科护理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的内容1.1门诊围产期检查时发放母乳喂养健康宣传册,在孕妇宣教室通过专人讲解,播放录相,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孕妇做好乳房护理,及时纠正平坦凹陷乳头,为产后母乳喂养做好准备,让孕妇从思想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科学的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各级指标权重。结果通过对15名专家的3轮函询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论初步建立了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较科学,但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产科是医疗及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在产科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母婴的安全管理、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有重要的作用[1]。但部分医院的产科健康教育与产妇及其家属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1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产科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优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86.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患者真切地感受到细致、体贴、周到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优化护患关系,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在HIV感染产妇围产护理中的应用,探讨产科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感染产妇的护理质量.方法 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规范化的健康知识传授与指导,并对比孕产妇母婴妊娠结局、产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的健康教育路径可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满足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提高H...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的健康教育对于孕产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育儿观、提高围产期自我保健和管理水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规范合理的健康教育对产科合并症的预防、产科质量控制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多数医院已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前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丰富,收到极大成效。随着孕产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产科服务模式、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有必要在更新课程内容、健康教育覆盖率、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时间、地点的选择等方面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产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是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医护人员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对孕妇采取多方面、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宣教,并利用专业的魅力影响和改变产妇的健康状态,密切了护患关系,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唐慧 《现代保健》2009,(17):128-128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健康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围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这一中心,对产科护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刘晗 《工企医刊》2007,20(2):10-11
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1],深受广大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如何有效地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层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我院从2004年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个体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使产科的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在产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孕产妇的需求,我院自1997年5月起在产科开展了整体护理试点工作,并根据产科住院期短,周转快的特点,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好效果。1具体做法1.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护理(助产)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了解自己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为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住院治疗的120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加行围产期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每组60例。对比两组实验产妇的产程时间、母乳喂养情况、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各项实验指标对比,实验组产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价值明显,在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叶珠莲  李清娥  黄凤凤 《中国校医》2012,26(10):739+742-739,742
目的 通过实施产科健康教育,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 510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总结.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对健康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的认知,减少了产后抑郁症,增加了母乳喂养率,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密切医患关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江桂英  王安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07-4509
目的:探讨运用家属学校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对产妇、家属及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家属500例,根据住院号的尾数双、单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在每日上午8:00~9:00利用医生查房时间在产科教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系统培训。对照组家属不参与培训。比较两组对产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的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家属对产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家属学校模式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可提高对产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产前健康教育在分娩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玉美  郑玲  朱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51-1052
为了促进健康教育在产科的深入开展,笔者对150例足月妊娠临产的孕妇进行了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