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几年宜兴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平均发病率为4.40/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3~6月。本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本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本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市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有效的麻疹免疫策略。方法随机抽取连云港市某乡镇七个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孕妇以及<8月龄婴儿共1000人进行麻疹lgG抗体监测,根据不同人群麻疹抗体结果提出相应的免疫策略。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麻疹流行特点和流行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县2005~2009年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密云县累计发生麻疹病例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12月~次年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8.98%;本地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组和≥30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主要集中在15~30岁;共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工厂。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发病22例,占总病例数的20.56%;38例属于流动人口,89例为本地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月龄仍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城乡结合部和山区应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重点防控外来人口中的麻疹暴发疫情;对本地适龄成人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扬州市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扬州市2000~2006年共报告麻疹11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3/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县(市)。≥15岁人群占48.17%,8~14岁人群占28.23%,〈8月龄儿童占7.84%。对625例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2.0%、25.92%、62.08%。结论本地人口麻疹病例增多,流动人口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晋安区麻疹流行状况,探讨控制与消除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3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晋安区自然感染期(1950—1965年)麻疹年均发病率1 340.71/10万,每隔2-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使用疫苗后年均发病率(38.07/10万)下降了97.2%。与自然感染期比较,疫苗推广初期(1966—1977)、计划免疫初期(1978—1987)、免疫规划期(1988—1997)、加强控制期(1998—2008)和消除阶段(2009—2013)发病率分别下降了92.9%、97.6%、99.4%、99.1%和99.9%,消除阶段年发病率0.74/10万。2001—2013年流动人口麻疹年均发病率(13.83/10万)是本地人口(2.54/10万)的5.44倍,病例中有免疫史比例本地人口(42.6%)比流动人口(15.2%)高。结论泉州市麻疹控制成效显著。目前的重点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入学入托查漏补种,减少麻疹易感人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2000~2002年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郑州市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相同和不同的发病特点 ,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郑州市 2 0 0 0~ 2 0 0 2年经实验室确诊的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逐个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 ,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郑州市确诊病例的 44 82 % ,特别是市区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整个市区确诊病例的 61 5 7% ,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比例都不高 ,分别占 2 5 %和 13 % ,免疫史不详的病例两者都较高 ;1~ 7岁为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主要年龄组 ,且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占其构成比为 74 3 1% ,当地麻疹病例无免疫史的病例占其构成比为 3 5 44 %。两者发病季节高峰无明显差异 ,但当地麻疹发病高峰提前于流动人口麻疹发病 1个月。结论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使其接种率和 1岁以内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都有大幅增长 ,认真做好麻疹病例的个案调查工作 ,尽量减少免疫史不详的病例 ,以便于对麻疹病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如何降低 <8岁龄麻疹在当地和流动儿童中发病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顺义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地区分布表现为本市人口以城区居多,流动人口以近郊外来人口聚集地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3~5月份发病高峰;本市人口发病以﹤1岁年龄组为主,﹤8月龄儿童占较大比例,还存在1个成人发病小高峰;流动人口发病以0~9岁为主,﹤8月龄儿童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组发病均较多,相对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考虑定6月龄为麻疹免疫的初免月龄,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目的 了解北京市 2 0 0 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 ,对 2 0 0 3年麻疹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率以流动人口为高 ;地理分布表现为近郊和远郊高于城区 ;<1岁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流动人口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均高于本市人口 ;本市人口发病存在成人高峰。相对于本市人口 ,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 ,并对全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论 如何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 ,提高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率 ,是北京市消除麻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确定麻疹易感者及其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宁波市江东区≥15岁本地及流动健康人口血标本216份,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麻疹IgG抗体,同时调查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ane,MV)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结果 人群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75.40±2.56)mIU/ml,其中流动人口(733.09±2.35)mIU/ml,本地人口(435.18±2.61)mIU/ml,流动人口麻疹抗体GMC非常显著高于本地人口(F=17.47,P=0.0001).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2%,其中流动人口 92.0%,本地人口81.6 0A,流动人口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χ2=5.09,P=0.024).流动人口有MV免疫史的占48.7%,非常显著低于本地人口(χ2=43.66,P=0.0001),且随年龄增长有MV免疫史的明显减少.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户籍、免疫史与麻疹抗体阳性有一定关系.结论 ≥15岁流动人口普遍具有免疫力,但低龄人群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对控制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6年深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免疫监测报告系统对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深圳市麻疹发病率为25.76/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特区外发病率高于特区内;69.3%的病例集中在4~8月份;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52.20%)和15岁以上(36.58%)年龄组为主;在≥8月龄的确诊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有4.87%;麻疹发病呈散发和暴发并存的模式。结论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较高,提高人口免疫接种率,是深圳市消除麻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丹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建  丁彧  杭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45-2746
[目的]了解丹阳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丹阳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2.4/10万,为20年内历史最高水平。本地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1.4%(30/42),流动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8.2%(30/34),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每5~10年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主动监测、做好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工作,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麻疹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08年麻疹疫情,以期发现近年麻疹流行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对浙江省2004-2008年传染病报告和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浙江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15/10万、29.38/10万、3.21/10万、10.94/10万、25.26/10万。高发地区分布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如温州、金华。2004年后年龄分布特点有较大变化,8月龄~14岁病例比例由63.12%下降至35.31%~45.23%,8月龄和≥15岁病例比例有明显增高。40%以上的病例为流动人口,1~7岁病例中以流动人口为主,比例达67.93%。13.90%的确诊病例有麻疹类疫苗免疫史,1~7岁和8~14岁病例有免疫史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浙江省近年麻疹疫情仍存在周期性波动,高发、低发年发病水平起伏较大。年龄分布处于小年龄组向大年龄组转变的过渡期模式,需加强对成人免疫水平的监测,需对本地、流动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海宁市2006-2009年麻疹疫情,了解其流行特征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分析方法:运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采用描述行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海宁市2006-2009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4.28/10万,2006年最低,为2.14/10万,2007年最高,为7.31/10万,2007后逐渐下降,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发病率。麻疹发病有季节性,集中于3-6月。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为麻疹高发区。麻疹发病年龄,以8岁以下儿童(34.66%)和20岁以上成人(占60%)为主,呈现由小年龄组向大年龄组转变的过渡期模式。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91.33%。8岁以下流动人口病例中有88.10%无免疫史。8~11月龄病例中有83.33%未得到及时免疫。结论:提高适龄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及流动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加强对成人免疫水平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华市本地人群与外来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和完善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7个年龄组的630名本地人口和210名流动人口、180名18~25岁育龄期妇女、180名孕妇和90名8月龄以下儿童母亲,共1290人开展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免疫策略。结果本地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92.54%、78.73%和1774.19 mIU/ml;外来流动人口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66.67%、40.95%和269.90 mIU/ml,本地人群的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均明显高于外来流动人口(P<0.01)。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分别为93.33%、62.78%和1194.13 mIU/ml;孕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分别为94.44%、65.56%和1298.82 mIU/ml;8月龄以下未患病儿童母亲的抗体GMC明显高于患病儿童母亲(P<0.05),4类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意识均低于50%。结论金华市本地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较高,4类特殊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接种意识和免疫水平均不高。应加强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接种、规范接种和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珠海市近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珠海市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对珠海市1988~2002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麻疹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以外来暂住人口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带;大年龄组病例所占比重上升;发病高峰集中在3~10月份;无明显的流行周期。麻疹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外来暂住人口的增加、免疫空白人群的积聚。因此,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开展特定人群的免疫,加强麻疹的监测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资讯链接     
麻疹疫情全面回升 全国疫情报告系统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麻疹疫情全面回升,2006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07年1~5月比2006年同期增加14%,尤其是今年1~2月,麻疹发病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今年多个省区开展了8月龄至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此年龄组儿童发病降低明显,但除此之外的人口的发病呈增加趋势。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有所增加。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区和大城市,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娄底市麻疹发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发病回升的因素。方法:在各县(市、区)随机抽取监测单位和调查对象,对影响麻诊发病的因素作横断面调查。结果:麻疹疫苗线性采样监测结果为地、县、乡、村级效价均大于1.75LogTCID50/0.1ml,免疫成功率为74.46%,其中初免儿童达91.25%,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5.56%,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854.00,流动人口(包括计划外生育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本地人口(X^2=37.16,P<0.05)。结论:流动人口免疫水平低下是娄底市麻疹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率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北京市西城区本市人口、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城区本市人口、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326例,流动人口年均发病率为28.63/10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麻疹发病高峰提前于本市人口发病1个月。本市人口中,30~岁以上组发病较多,占62.22%;流动人口中,15~30岁组发病较多,占48.17%。儿童和青少年麻疹病例中,本市人口60.00%有免疫史,而流动人口17.02%有免疫史。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IgM抗体。结果2007年西安市麻疹发病398例,发病率5.28/10万,新城、灞桥两个区的流动人口发病高于本地人口;0-9岁为麻疹高发年龄(65.58%),最小年龄96 d,最大年龄6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65∶1;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38.69%,30.40%;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有无免疫史,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64,n′=2,P〈0.001)。实验室诊断率86.08%,阳性率43.07%。结论西安市应以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工作的同时,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并对大年龄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成都市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成都市2009-2014年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按照发病日期统计。结果 2009-2014年成都市麻疹病例中本市人口280例(67.80%),年平均发病率0.40/10万,流动人口133例(32.20%),年平均发病率0.73/10万;流动人口发病高峰落后本市人口2个月;本市人口中,<1岁组发病最多,占48.21%;流动人口15~30岁组发病最多(36.84%);本市人口青少年病例,有免疫史占45.45%,流动人口均无免疫史。结论成都市麻疹疫情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成为重要因素,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