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是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RU),如同时行CT检查,则更为明确。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行静脉路肾盂造影(IVU),输尿管逆行造影(RU)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右输尿管呈反J形或S形。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术中切除下腔静脉后受压输尿管2~3Cm,无张力吻合输尿管。结果15例矫正术后复查IVU提示右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正常、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行输尿管造影(RU)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输尿管呈反J形或S形。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术中切除下腔静脉后有病变的输尿管2~3cm,无张力吻合输尿管。结果:8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7例手术,1例保守治疗。术后3~6月复查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徐雪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20-1021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 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采用B超及静脉、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3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1月至15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明显改善,症状消失。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静脉、逆行肾盂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济、实用、方法简便、准确率高;手术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董培  杨罗艳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11-2112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治资料,采用输尿管狭窄段切除,下腔静脉前复位成形术.[结果]12例矫正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均减轻,肾功能良好,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患者均应考虑本病可能,IVU和逆行肾盂造影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矫形术为本病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病例,主要症状有腰部不适、肾绞痛、血尿等。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右侧肾积水,上端输尿管扩张、走向异常。18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肾盂吻合术,1例行肾切除术。结果:19例整形术1年后复查IVU提示患侧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恢复,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消失。以后每年复查1次B超,最长10年。未见肾积水加重,肾结石,血尿等。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的回顾性后处理,产生高质量三维尿路成像,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对8例疑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结果 全部病例行B超、IVU、经MSCTU确诊,其中6例行逆行造影(RP)。临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期限6~24个月,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腔静脉发育畸形,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B超、IVP、RP是主要的方法,而MSCTU检查使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更直观,为轴位图像提供补充信息,使病变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制定手术计划,是诊断本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6例患者右侧腰胀、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同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有右腰胀痛,2例有发作性血尿,1例继发输尿管结石且伴肾绞痛发作。诊断主要依据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表现为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呈“S”形扩张。6例均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随访8个月至1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静脉尿路造影术(IVU)、CT尿路造影(CTU)及MR尿路造影(MRU)影像形态学特点、病理基础及其诊断价值。方法:40例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中,无积水型25例、积水型15例均进行IVU;15例积水型进行CTU及MRU。结果:25例无积水型,临床多无症状,体检时偶尔发现,无并发症者IVU显影满意,临床无需特殊处理。15例积水型,临床表现腹部胀痛,腰酸,腹部触及包块,IVU不显影或显影不满意,CTU及MRU表现重复肾萎缩及重复输尿管扩张,重复肾囊状扩张及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表现正常排尿间的滴沥性尿失禁及尿路反复感染。结论:CTU及MRU检查可明确积水型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性质,影像形态学不但能明确诊断而且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6例输尿管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输尿管镜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3.8%(15/16)。除1例行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息肉外,其余均为输尿管肿瘤。全部肿瘤患者除1例外,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是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多种超声探头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的价值。方法对176例高度怀疑为输尿管中段结石的患者行多种探头联合应用的超声探查,结果与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单一的影像学检查共检出输尿管中段结石159例,多种超声探头联合运用的超声检查发现117例(117/159,73.6%),其中腹部凸阵探头检出71例,高频线阵探头检出27例,腔内探头检出19例。结论联合运用多种超声探头在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方面成功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纳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2.3岁(13~34岁),平均病程为1.1个月。术前通过泌尿系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ⅣP)明确病变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漏尿、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为43.9min(35-55min),术中预计失血量为12.4ml(5~20ml),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平均为2.9d(1~4d),术后首日引流量平均为41.7ml(20-75m1),术后留置尿管天数平均为4.3d(2~7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为9.5d(6~13d),12例患者均于术后6周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IVP显示输尿管扩张管径明显缩小、平均约0.55cm,术前有症状者均完全缓解。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显示手术效果良好,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我们推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及CT尿路造影(CTU)对输尿管下段小结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表现急性腰腹痛可疑输尿管下段结石,常规B超、KUB及IVU未显示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后处理获得CTU及三维重建图像。结果平扫确诊27例,增强确诊34例,阴性4例,均行CTU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清晰显示输尿管全程,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结论螺旋CT是确诊输尿管结石,尤其是小结石最有效方法,而CTU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观察输尿管继发性改变、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结石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经超声、KUB或CT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42例患者治疗前在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及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18例在常规时间内显影,20例行延时摄影,梗阻部位明确显示,结石定位准确;2例排除输尿管结石;2例由于重度肾积水无法显示,手术证实为输尿管结石。结论:输尿管结石在治疗前行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显著提高了输尿管结石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延时立位摄影更加有利于输尿管梗阻性结石的定位,同时输尿管梗阻程度的判定、肾功能的评估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