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细胞遍布全身心脏血管内膜,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并与呼吸、生殖、神经内分泌、肿瘤、风湿性疾病等有密切的关系.血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有着密切联系,并利用活血化瘀药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环境及其分泌功能,从而调节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心血管病领域中提出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这一新的病理生理学概念,并充分肯定了改善内皮功能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直是传统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发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并利用活血化瘀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EC)的内环境及其分泌功能,逆转内皮功能,已取得较大进展,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生理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内皮细胞发生改变可导致内皮功能失调。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趋势。本文着重综述了正常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发生机制、内皮功能失调的临床评价方法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治疗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的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自1980年Furchgott等[1]发现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依赖舒张因子EDRF以来,人们开始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对内皮细胞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冠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研究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对防治冠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间存在着肌内皮缝隙连接,内皮细胞除通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影响下方平滑肌细胞的活动外,也可通过肌内皮缝隙连接调节平滑肌的功能,因此,肌内皮缝隙连接在血管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病理状态下的血管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钙拮抗剂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拮抗剂可选择性地抑制Ca2^+的内流从而引起各种作用,是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及肥厚型心肌病的理想药物。试验证明,血管内皮细胞在内分泌、抗血栓、调节血管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对CA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表明,CAT发挥抗氧化效应进而能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损害,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皮祖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发现成人体内存在EPCs,它可以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并整合到血管损伤部位,参与血管修复。最近文献显示:循环EPCs的数量和功能可以作为内皮损伤的标志;在肢体缺血、心肌梗塞和中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EPCs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皮细胞是血管内膜表面一层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细胞。内皮不仅是血液和间质组织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还通过代谢、生成、激活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发挥重要的功能。这包括调节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活性,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调节炎症细胞的附壁。完整的内皮对维持血管内环境的稳定和调节血管收缩、血管形成抗炎、抗凝血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并可导致内膜增厚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内皮功能失常也是高血压的早期表现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血管调节因子,它通过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可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功能.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不同原因、不同阶段急性肺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王嫱 《山东医药》2012,52(34):91-94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影响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的小型调节RNAs,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通过对功能RNA蛋白翻译的抑制或mRNA的降解来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参与了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与内皮细胞上特异的VEGF受体结合,可促进血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功能与血管重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莉  常青 《中国循环杂志》2004,19(4):317-320
血管内皮具有强大的生理功能,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重塑对心血管疾病的意义愈见明显,而内皮细胞在血管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可影响血管重塑的程度和性质.本文就正常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在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内皮功能障碍与血管重塑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与高血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血管张力发挥重要的局部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外周阻力和血压。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及内皮源收缩因子(EDCF),高血压内皮功能不全及其可能机制和药物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属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家族,是由两个相同多肽链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多种细胞可分泌VEGF,特异性作用于内皮细胞,调节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血管紧张性,还可促进胚胎期血管形成并影响多种作用于血管的分子的产生,它在多种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祖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在循环中增殖,并能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在胚胎血管发生和出生后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已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祖细胞有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将该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血管调节因子,它通过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功能。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雄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在血管内皮受损过程中,睾酮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修复,改善内皮功能。生理水平的雄激素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以改善脂质的代谢。对血压影响的研究存在不同意见,与以往不同,目前研究表明雄激素具有升高血压作用。另外,睾酮水平与血糖、血脂、肥胖负相关;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功能与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主要是脑内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扫描肱动脉内皮功能的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评定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一方面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血压本身又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现综述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关系、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进展性微血管病变,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微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生成等多种功能,可调节内皮细胞外基质溶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和管腔形成,参与生理过程的血管形成。VEGF能诱导视网膜血管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VEGF抑制剂以及VEGF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在调节心脏循环功能和内环境稳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能与某些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广泛开展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十多年来,心血管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是证明了血管内皮在调节心脏循环功能和稳定内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现已成功地运用冠状动脉造影法、超声法和体积描记法等对血管内皮舒缩功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