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LCT)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1月我科收治的32例L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26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6例行剑突下心包开窗引流。结果引流15~30min后患者心脏压塞症状改善。结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确诊LCT,并可指导下一步治疗;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或剑突下心包开窗引流治疗可快速解除LCT患者的压塞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建安  严中亚 《安徽医学》2006,27(6):443-445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LCT)的诊治和预防经验。方法就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生的7例LCT的原发疾病、引流时间和引流量、LCT时间、诊断和处理方法、引流液性质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施心包引流时间为术后21天~10个月,其中4例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2例行左侧心包开窗术,1例行剑突下心包开窗置管引流术,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心脏手术后LCT是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术后抗凝治疗、右心功能不全、淋巴管损伤、心包切开综合征、急性心脏排斥反应和环孢霉素A的使用、术后心包纵隔引流不畅、心包腔残存空腔较大等有关。及时的诊断和心包腔引流是提高LCT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 143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确诊心脏压塞6例。除一般抢救治疗外,尽快采用常规心包穿刺抽液或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心包积血,必要时外科手术。结果:6例心脏压塞患者中5例行心包穿刺引流解除心脏压塞,其中1例引流后仍继续出血行外科修补术。1例病情危重死亡。结论:急性心脏压塞是PCI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有效救治十分重要,应高度警惕,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0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26例行PCI手术的患者,并发心包积液/心脏压塞9例,发生率为0.88%;其心包积液7例,占0.68%,心包压塞2例,占0.19%;7例患者于术后30min~5d发生,2例患者在PCI术中发生;9例患者行心包穿刺引流治疗,8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只有1例患者症状未得以缓解,且活动性出血现象,最终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治疗。但均得到了良好的疗效,且无1例死亡。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病情严重而危急,尽早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患者死亡率,心包穿刺及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8例患者在心脏直视术后8~15天发生迟发性心脏压塞,经床旁心脏B超检查证实,即行心包开窗引流,均获痊愈。本文对引起迟发性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及急救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深静脉留置管行心包穿刺引流可行性、安全性、疗效.方法 对30例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或先兆的患者采取经深静脉留置管行心包穿刺引流临床心包压塞.结果 全部成功,一例出现胸膜反应症状.隔天再次穿刺成功;另外两例术中有早博.术后抽液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 本方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治疗心脏压塞患者.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总结8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年龄9~85岁,于介入性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脏压塞3例,在术后延迟出现亚急性心脏压塞5例。其中行起搏器植入术2例,临时心脏起搏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右心室造影1例。均行心包穿刺及留置引流导管治疗,抢救成功7例,死亡1例。提示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应加强防范意识,改进操作技巧;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早期识别和急诊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发生的3例心脏压塞病例,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下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处理.结果 3例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帮助下及时明确诊断并急诊处理,抢救成功2例,死亡1例.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对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指导心包穿刺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接收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及救治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后成功救治,平均引流量为(452.7±120.5)ml,1例患者心包穿刺后仍然无法控制出血量,转为外科开胸心脏修补术治疗,术后救治成功.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可引发心脏压塞的发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以至引起心包腔内压力增加可造成心包压塞,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对此处理,过去临床多采取①用针头穿刺;②经剑突下心包切开;③部分或广泛的外科心包切除。心包穿刺的益处在于迅速缓解心包压塞,但其主要危险是①戳破心脏、动脉、肺;②对继发于撕裂、心脏刺伤,左室壁或主动脉瘤裂缝致的急性心包出血,肿瘤侵入心包等,在心包放液后迅速复发;③心包穿刺在心脏压塞被缓解后的一个可能很少发生但又很重要的并发症是突然发生心室扩张和急性肺水肿。因此,经查阅资料,1999年始我们将导管与心包穿刺相结合即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术应用于临床,目前已为65例心包积液患者引流,效果良好,无一例失败或出现并发症.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评价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1334例接受介入治疗和心脏病患者中,5例患者因心脏穿孔引起急性心脏压塞(3例术中出现,2例术后出现),4例症状明显者接受心包穿刺引流,1例症状较轻者住院观察。结果4例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者症状很快缓解,所有病人3周后做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心包积液。结论及时发现及处理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急性心脏压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床边超声检查对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护价值。②方法把床边超声检查应用于50例心脏直视手术监护。③结果应用床边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急性心包压塞,准确掌握二次开胸止血时机,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开胸手术;通过连续监测心包积液情况及时发现延迟性心包积液;帮助判断发生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原因;确定胸腔积液的量及最佳穿刺部位,引导穿刺抽液治疗。④结论床边超声检查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某些并发症的诊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心跳骤停死亡。1980年8月~1998年7月我们共行CPB心内直视手术1404例,其中21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5~48岁。包括瓣膜病8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4例,房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均在CPB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CPB转机时间38~13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1~131min。术后至再次开胸术时间35~46h,其中24h以内者12例,两次手术间心包纵隔引流液为100~2270ml,其中1000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并发心脏压塞的病例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笔者医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112例,分析其发生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抢救效果。结果 112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心脏压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压塞发生率为5.35%。6例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在术中,1例发生在术后2h。6例患者心脏压塞的首发表现主要为低血压、恶心、胸痛、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本研究中6例患者经紧急处理后,其血流动力学能保持稳定,经心脏超声检查心包内未再有心包积液渗出。结论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需要早认识、早发现,心包穿刺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量心包积液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心脏压塞,甚至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心包穿刺放液是唯一有效的抢救措难,但传统心包穿刺需反复多次操作,且并发症多,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对超声诊断为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27例患者.采取床边经皮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可控性持续引流放液,并根据病情需要经导管注入药物至心包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并发冠脉穿孔致心包压塞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PCI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穿孔致急性心包压塞3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总结相应的急救护理配合要点。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良好的护理配合,3例患者病情由危急转为平稳。无一例死亡。确保了患者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保证PCI顺利完成。结论冠脉穿孔致急性心包压塞是PCI术中严重的并发症,认真做好PCI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病情,早期识别心包压塞征兆,迅速有效处理,紧急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引流,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心包切开异位缝合引流法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心包积液是指经药物治疗或反复心包穿刺均不能缓解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属心脏急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我院1989~1999年采用心包切开异位缝合引流法治疗心包积液12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15~72岁;病史最短7天,最长6年;均有心包填塞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心包腔内15~35cm液性暗区;胸正位片:心影扩大,呈烧瓶状;术前有48例次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减压,但在短时间内再次出现填塞症状。12 方法 剑突部位常规消毒,局部用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剑突下缘横切口5cm,游离…  相似文献   

18.
微创心内直视手术1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右胸外侧小切口、第四肋间入胸行二尖瓣替换,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冠状动脉瘘矫治等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重大并发症。术后胸腔引流液平均120ml,99 例未输异体库血及血浆。术后平均住院10 .4d ,105 例随访5 ~26 个月,无并发症及远期死亡,均恢复正常学习及生活。结论 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施行的微创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创伤轻、失血少、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对31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行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男20例,女11例;年龄18—80岁;结核性心包积液18例,癌性心包积液9例,心衰所致心包积液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肾功能不全1例。其中28例有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咯血等心包填塞症状。手术前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前心包液深11~38mm,后心包10—33mm;采用剑突与左肋缘交界处穿刺20例,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穿刺途径7例,心包裸区彩色多普勒定位穿刺4例。其中有4例在床旁B超引导下行穿刺。  相似文献   

20.
心包积液属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引起心包压塞。短期内积液量迅速增加或大量积液是心包压塞的主要原因。心包穿刺或心外科手术排出心包积液,解除心脏压塞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资料显示其危险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而外科心包开窗引流则有创伤大、易感染、费用高等明显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