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歇性外斜视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歇性外斜视临床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申长礼,米琳,范永太原市人民医院贾佩珩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一种斜视类型。其斜视角由于受融合机能的影响、经常发生改变,临床上较为常见,尤以儿童发病较高。目前关于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时机和...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71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非自主性辐辏功能强弱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71例随访平均2.8(1-10)a,眼位,正位57例(80%),外斜9例(13%),内斜5例(7%),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和非自主性辐辏功能强弱有关(P<0.05),非自主性辐辏功能较差或术前无融合功能者眼位的回退率高(P<0.05),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P<0.01),A-V征全部消失。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和非自主性辐辏功能强弱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美国眼科学会发布的眼科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眼科权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9月,内斜视和外斜视2017年版PPP正式发布。该版PPP采用最新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基于最可靠的临床试验结果或专家委员会对现有依据的集体判断和评估,对2012年版PPP进行了更新。本文从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对内斜视和外斜视2017年版PPP进行解读,并与2012年版PPP进行比较,希望帮助眼科临床医师深入领会2017年版PPP的更新要点,进一步促进我国斜视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人间歇性外斜视与儿童早期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处理原则以引起关注.方法总结46例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和外斜视特点,以及术后效果的评价.结果成人间歇性外斜视就诊原因是以复视、视疲劳、阅读困难为最多见症状,手术评价是以改善术前症状为依据.结论成人常以与视力有关的症状为主要主诉,外斜影响外观为第二位.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应保守,手术目的以改善消除术前症状,改善工作、学习的舒适视觉状态为主.手术成功就在于有意识的欠矫.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量表(CIXTQ)评估间歇性外斜视(IXT)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搜集2020-06/2021-06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住院的IXT患者及同等数量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的CIXTQ得分资料。即儿童量表(CIXTQ,用于儿童评估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分,家长代理量表(pp-CIXTQ,用于家长评估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分和家长量表(p-CIXTQ,用于家长评估自身的生活质量)得分。分析:(1)IXT儿童与正常儿童CIXTQ,pp-CIXTQ及p-CIXTQ得分的差异;(2)IXT儿童CIXTQ与pp-CIXTQ评分之间的关系;(3)IXT患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156例IXT儿童和15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IXT组儿童的CIXTQ得分低于对照组(t=-12.915,P<0.001)。IXT组CIXTQ与pp-CIXTQ得分比较无差异(t=-0.718,P=0.473)。单条目分析发现,IXT组儿童更关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和自己的视力,而父母则更关心孩子是否需要手术,斜视是否会对孩子眼睛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斜视是否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

结论:CIXTQ能较好地区分IXT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生活质量,能准确预测IXT对患儿的影响,有助于制定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 10 6例记录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情况及术后 6周到 1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正位率 1周为 84.91%、6周为 76.42 %、1年为 75 47%。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与年龄有关 ,年龄越小恢复率越高 ,5~ 8岁组为 10 0 % ,9~ 14岁为 67.3 % ,>14岁组为 17.5 %。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越早越好 ,年龄越小双眼视觉恢复越好。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外斜视治疗对策设计研究及随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斜视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对不同斜视度数的9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斜视角大小和双眼视功能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设计治疗对策。结果A组35例。其中16人斜视角增大伴有不同程度视功能丢失趋势(45.71%),需融合功能训练。8人(22.86%),需手术治疗。B组16例,训练前、后远近斜视角、辐辏性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1例,手术前有、无融合功能与术后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融合功能训练后有、无融合功能与术后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正确判断间歇性外斜视的双眼视功能状况是设计治疗对策的基础。②小度数患者加强随访观察及非手术治疗,部分病例可暂时控制病情。③术后融合功能的建立和巩固可预防眼位回退及提高功能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96例随访6月-3年,正位77例(80.21%), 外斜18例(18.75%),内斜1例(1.04%),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机能有关(p<0.05)。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及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6-12期间收治入院的13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年龄分3组:3~7岁58例(A组),8~12岁41例(B组),>12岁40例(C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术后3d,1、3、6mo手术正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不同时间点A组正位率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B组术后3d,1mo正位率显著高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各组立体视功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A组恢复立体视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C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各组斜视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各组斜视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A组斜视度数≤30所占比例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术后三组BCVA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A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术后3mo与术后6mo组内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随访三组眼位回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于B组和C组,B组较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尽早根据斜视分型选择适当术式,促进术后眼位及视功能恢复,继而提高视力,避免眼位回退。  相似文献   


10.
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最佳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将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分为3组:Ⅰ组年龄2~5岁,Ⅱ组年龄6~18岁,Ⅲ组年龄19~45岁,观察不同年龄组术前眼位设计、手术前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Ⅰ组术后眼位满意率73.7%,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者84.2%;Ⅱ组术后眼位满意率89.2%,获双眼单视者78.4%;Ⅲ组眼位满意率75.0%,有双眼单视者50.0%。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设计应根据病人年龄、眼位、融合状态及视疲劳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提高术后正位率及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8例(79.07%),轻度欠矫或过矫14例(16.28%),明显欠矫或过矫4例(4.6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手术后进行了同视机训练,对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早期手术及术后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近视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角膜接触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角膜接触镜材料的改进为安全配戴创造了条件,但仍有一些配戴方式和护理方法会带来感染性角膜炎的隐患。近年来角膜接触镜最重要的拓展应用之一是青少年近视控制。本文结合眼科临床指南(PPP)与最新文献汇总一些常见误区,并推荐可有效延缓近视加深的角膜接触镜种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取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例恒定性外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恒定化)及8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常规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计算每例标本每100倍视野下肌纤维的含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5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  相似文献   

14.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术后部分患者斜视回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一天眼位、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与远期眼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斜视回退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例随访平均25.34个月(12~50个月).眼位:正位90例(75%),外斜29例(24.17%),内斜1例(0.83%);术后远期眼位只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关,而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均无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眼位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明显相关性,术后一天过矫和术前有双眼同时视功能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眼位.  相似文献   

15.
张馨心  冯雪亮  阎丽 《国际眼科纵览》2014,38(2):143-144,I0001-I0003
间歇性外斜视在我国发病率高,病因不明.本文着重从间歇性外斜视控制力的评估及立体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神经可塑性原理和知觉训练为切入点,依据背流、腹流通路的相关原理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和生活质量,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达到功能治愈.  相似文献   

16.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起病较早,发病年龄通常为6月龄~ 4岁。与其他类型的斜视不同,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可维持正常眼位和双眼视功能,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干预时机及治疗方式对临床医师是个挑战,同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效果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旨在对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介绍,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行双眼外直肌后徙(A组)和单眼一退一截(B组)手术治疗的49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A组26例,B组23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者戴镜注视6m和33cm调节性视标的第一眼位斜视度,根据看远斜视度手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3.8±9.4)月,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8Δ为正位.结果 A组眼位正位率为53.8%,B组眼位正位率为82.6%,A、B两组眼位正位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 P=0.032),B组眼位正位率高于A组.结论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应首选单眼一退一截手术.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屈光参差的特点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屈光参差的特点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4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筛查出合并有屈光参差的28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近视性、远视性、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和混合性屈光参差.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Titmus立体视功能.结果 (1)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24.80%,以近视性和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1.31%和8.09%. (2)屈光参差类型和屈光参差度对视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和远视散光性屈光参差对视力的影响较大,屈光参差度越大对视力的影响越大. (3)屈光参差度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立体视锐度损害程度与屈光参差度相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较多合并近视性和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度与视力、立体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斜视度、手术年龄及术前融合功能有无关系.方法 对11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和双眼视觉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应根据融合功能及双服单视功能的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以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和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