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2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563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95例。两组患者术前1 d分别服用泰嘉或波立维300 mg,阿司匹林300 mg作为负荷量,以后泰嘉或波立维75 mg.d-1及阿司匹林100 mg.d-1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泰嘉和波立维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9个月的MACE事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以及两药在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的安全性。结果: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临床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别给予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用药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波立维治疗,研究组给予泰嘉治疗。记录两组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及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在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抗凝治疗与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疗效相当,且有价格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能否通过增加氯吡格雷维持剂量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临床预后,从而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的ACS患者围手术期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诊断为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208例。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剂量组)PCI术前给予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术后给予75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至少1年;B组(双倍剂量组)PCI术前给予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术后给予150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30d,以后继续给予75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至少1年。1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测定各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及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用药4h、维持量氯吡格雷用药后7、14、30、90、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2临床随访:所有患者均在180d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维持剂量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2组患者维持量氯吡格雷用药后7d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0、90、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双倍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180d结果显示双倍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MACE事件发生率有所减少,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应用150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与常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相比,可进一步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但是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降低,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CS并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PCI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对症治疗,联合组50例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50例加用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在30d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及12个月内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后30d内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联合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显著强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CI术后死亡率,减少血管再闭塞事件,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3例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40例)和进品氯吡格雷组(43例)。2组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泰嘉)75mg每天1次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每天1次。随访6个月,比较2组间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结果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无显著差异;PCI术后6个月内,2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急性和亚急性的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表明两者药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以防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1])。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聚集上效果明显,目前广泛运用在PCI术后。临床上使用的硫酸氢氯吡格雷有国产和进口2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应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价格低,易于推广,其在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氯吡格雷抵抗患者120例,按所使用氯吡格雷剂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双倍剂量。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小板聚集率(PAR)、术后1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3、6个月试验组PA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7%、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出血事件,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分别有4例、3例出现牙龈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及临床缺血事件发生,且不会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7例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129例,进口氯吡格雷组128例。两治疗组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75mg/d。并于术前至少6h顿服氯吡格雷300mg,两组PCI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观察术后12个月内MACE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12个月内MACE及主要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长期疗效是安全、有效的,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韦晓静  李刚  张茗 《河北医药》2011,33(21):3253-3254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疗效及成本。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n=60)和波立维组(n=58)。2组均于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共服用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DES)。评价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12个月随访期内,2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成本4380元,波立维组成本7555.5元。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国产氯吡格雷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与进VI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进口组35例患者给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国产组35例患者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口组患者总有效率蛆29%;国产组为91.43%;进口组发生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事件6例次,发生率为17.14%;国产组发生7例次,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眭(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以达到进口氯吡格雷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申晓莉 《安徽医药》2017,21(10):1880-1882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血小板聚集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PCI治疗的10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接受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以及PC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PCI术后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检测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标.结果 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TIMI)分级和心肌灌注(TMPG)分级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校正TIMI帧计数(CTFC)以及无复流率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CI术后12h时,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钙蛋白T(cTnT)、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的含量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结论 急诊PCI围手术期应用替格瑞洛治疗STEMI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国产与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经济学成本.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9例.研究组予以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照组予以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药物经济学成本,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及GMP14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5%(5/29)与对照组24.14%(7/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药物经济学成本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采用国产及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经济学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以替格瑞洛替换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50例,将氯吡格雷(75 mg/d)替换为替格瑞洛(90 mg,2次/d),观察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替格瑞洛服用后7、30、90 d与服用前相比,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替格瑞洛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杨婷  陆哲远 《安徽医药》2017,21(10):1865-1867
目的 探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聚集率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6例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急诊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予以氯吡格雷600 mg以及阿司匹林300 mg顿服,后予以行PCI术,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高维持剂量组)38例和对照组(常规剂量组)38例,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150mg·d-1 ×7d,后改为75 mg·d-1,对照量组予以75 mg·d-1维持治疗,术前及术后7d分别测1次血小板聚集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7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hs-CRP较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hs-CRP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予以高维持剂量的氯吡格雷可更进一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以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变化情况。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57例,男45例,年龄(62.98±10.51)岁,体重指数(24.53±2.53)kg/m2;女12例,年龄(64.17±5.84)岁,体重指数(25.49±3.37)kg/m2。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将氯吡格雷75 mg,1次/d更换为替格瑞洛负荷量180 mg,次日开始90 mg,2次/d。随访30 d,应用替格瑞洛后7、15、30 d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服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与应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及服用降压、降糖药物,其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抵抗ACS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7.
黄瑾  李璐奕  祁炜罡  黄瑛  曾颖  唐帆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6):533-535,54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效果,评价其改善氯吡格雷抵抗作用的效果。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0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3种药物治疗方案:A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血府逐瘀胶囊;B组使用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C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西洛他唑,连续3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检测干预后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患者半年,观察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抑制率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对血小板抑制的有效率达40%,优于C组(33.33%),与B组相当(40.74%)。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不敏感的患者换用进口波立维对提高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佳;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对血小板抑制有协同作用。随访半年后发现,联合使用血府逐瘀胶囊的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强血小板抑制的效果,但并不增加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风险。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出血风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81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41例)和氯吡格雷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1、2、4、8、24h及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R)、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服药前PMAR水平相近(P>0.05)。A组患者服药期间的PMAR均低于B组(P<0.01),IPA及IPA≥5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B组(P<0.01)。B组服药后2h的IPA低于服药后8h(P<0.01),而A组两个时间段I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只有轻微出血事件。结论在ACS患者,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两药短期的安全性相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85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65例,泮托拉唑组63例,对照组57例。术后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奥美拉唑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20 mg/d,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40 mg/d,连用1周。一周静脉采血,用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三组的血小板阻抗变化。结果奥美拉唑组血小板阻抗变化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血小板阻抗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能会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泮托拉唑短期应用不会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波  郭靖涛  丁彦  周江  张树良 《中国医药》2012,7(9):1064-1065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同时给予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行PCI治疗后的24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n=192)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d,氯吡格雷联合奥美拉唑组(n=57)口服氯吡格雷片75 mg/d,奥美拉唑胶囊40 mg/d,2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首要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次要指标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栓塞.结果 在3年随访期内,氯吡格雷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17.2% (33/192),氯吡格雷联合奥美拉唑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26.3%( 15/57),2组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病死率、靶病变血运重建及靶血管再栓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PPI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MACE风险,PPI可能会减弱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聚的优势,仍需要前瞻性随机研究提供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