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补验案     
一、李××,女,42岁,船民。1980年9月11日初诊。患者初因“受寒”而致头昏痛,寐欠安,当地中医误诊为虚证,处方以贵重药滋补之,不料越服药越头昏,渐至连续十余夜失眠,心悸不宁。自认患了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腹痛1号敷脐治疗小儿食积型腹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湄菲 《中医杂志》1998,39(7):420-420
食积型腹痛主要表现为饭前或饭后腹痛,以脐周为主,痛时拒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夜卧不安,矢气酸臭等。我们以腹痛1号外敷神阙穴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符合小儿肠痉挛诊断标准。食积型腹痛诊断依据《实用中医儿科学》(1995年9月第1版)。腹痛发作频率>2次/周,病程持续≥1个月。除外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肠套叠、肠道蛔虫病、肠梗阻等疾病。  相似文献   

3.
王某,男,3岁。1991年9月9日入院。反复浮肿、尿少1年,腹痛8天,经门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入院后眼睑,双下肢浮肿,尿少,日约尿500mL。伴腹痛,痛以脐周为甚,夜甚。痛时喜温、喜按,翻滚,出汗,甚则面色苍白,持续时间不逾10分钟即解,日日皆作。时有呕吐,非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干如球状。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尿常规:蛋白( );血浆  相似文献   

4.
少女卵巢囊肿治验1则龙岩地区第二医院(364000)钟启良,兰启防余某某,女,19岁,1993年2月9日就诊。患者诉少腹及腰痛2年。症见少腹闷痛,痛有定处,腹胀腰痛,月经延期,量少色暗,挟有血块,经行腹痛、倦怠乏力、烦躁不安、夜寐多梦、食欲减退、二便...  相似文献   

5.
一、产后腹痛与儿枕痛有别产后腹痛泛指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证者,儿枕痛系由胞宫内有瘀血宿留而致的腹痛,两者是含义广、狭不同的两个概念。产后腹痛有血虚胞脉失养者,亦有血虚寒凝阻滞胞脉者……。而儿枕痛系据其形而取名,  相似文献   

6.
小儿积滞是儿科常见证,推拿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兹将60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就诊次数,最短6次,最长20次。年龄最小八个月,最大十岁。二、诊断指征:(一)有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的不良习惯史。 (二)不思饮食,体态消瘦,腹部胀满或腹痛拒按,夜睡不安,伴有低热,大便臭秽,腹痛欲泄,泄后痛减者为实症。  相似文献   

7.
痛经     
月經行時腹痛,經行前或經行后腹痛,中医都叫做痛經。这些經行疼痛,在中医学說上是有分別的,因此,它的治法各不相同。茲將古人的認識和治法,結合本人臨床的經驗,与同道們共同討論, 一經前腹痛經期將來時先有腹痛:朱丹溪說:「經將行腹痛,屬之气滞」,又說:「經將來腹中陣痛,乍作乍止者,血熱气实」,前-种是持續性痛,后一种是間歇性痛,这兩种痛的治法,前一种用四物湯加玄胡索、丹皮、黄苓,后-种用  相似文献   

8.
本院小儿科从1962年1月起在原有中西医結合治疗蛔虫性腸梗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事各种蛔虫症的中医分型論治,以及西医西葯的結合規律的初步临床探討。八个月来經中西医結合治疗者計有五十五例,效果尚称满意。一、蛔虫症的分型根据本市几名老中医的冶蚘經驗,再結合中医原有的辨証論治精神,作如下的分型。 (一)普通虫病型:本型的特征以陣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痛无定处,痛止症亦消,痛时有拒按。平时有嗜异食的习惯,夜唾則齘齿,时吐涎沫,唇面蒼  相似文献   

9.
本组46例,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0岁。初孕28例,流产一次13例,流产二次5例。主证:①腹痛腰酸痛;②阴道出血;③下坠感,其中腹痛腰酸痛18例,阴道出血16例,又有阴道出血和腹痛腰酸痛7例,腹痛,腰酸痛,阴道出血和下坠感,三者都有5例。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吕某,男,42岁。初诊日期:2018年11月12日。患者排便欠成形3年余,伴腹痛、腹胀,情志不畅时加重,时有肛门坠胀不适。刻诊:便前腹痛明显,便后痛减,大便稀溏,日行3次,腹胀肠鸣,肛门时有坠胀不适;偶有耳鸣,夜寐欠安,情绪变化时易汗出,胃纳欠佳;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诊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湿热蕴蒸,脾虚肝旺;治法:清肠化湿,柔肝健脾;方予红藤败酱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处方:红藤30 g,败酱草30 g,白芍药30  相似文献   

11.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的疼痛而言。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不隧,气机逆乱,气滞血瘀,络道不畅所致。可见于胰腺炎,阑尾炎,急、慢性肠炎,肠寄生虫,消化道肿瘤等病。一、辨证要点腹痛一证,不外虚、实、寒、热、气滞、血瘀诸端。一般而论,实痛拒按,虚痛喜按,饱则痛为实,饥则痛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二、治则方穴 (一) 寒邪内阻主证:腹痛急暴,得热痛减,遇寒则甚,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舌苔白润,脉沉紧。  相似文献   

12.
妊娠腹痛是妇科常见的疼痛性疾病,本病发生在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临证治疗上绝不可见痛止痛,必须针对致痛的病因来治疗,病因祛除,则腹痛可止。本文意在阐述恩师求因治本,采用治病与安胎并举的治疗大法对妊娠腹痛一病的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3.
我祖国于一九五二年春,得腹痛病,症状是:腹部发生阵发性的疼痛,初由微痛逐渐转向大痛,在大痛时,就要呕吐、泄泻数次,吐泻停止后,腹痛也慢慢好掉,这样发作一次,前后要三天左右,是周期性的,每隔二十几天就要发作一次,几年来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4.
黄××,女,52岁。1988年5月16日诊。患隐疹腹痛为时五载,若感受风寒或劳逸失当,则宿恙易发。刻诊:形凛微热,皮肤散在红色(疒咅)癗,状似豆瓣,刺痒,腹痛时作,尤以夜暮为重,夜间痛多寐少,烦躁不宁,起卧不安,口渴,时欲饮水,溲红,便干,面色灰滞少华泽,舌红少苔,脉浮弦。证乃外有风寒,  相似文献   

15.
腹痛为妇科常见病证。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妇人腹痛分妊娠腹痛、产后腹痛、妇人杂病腹痛三类,涉及十五条条文。以腹痛性质分,有虚寒、瘀血、气滞、燥结、水血互结等差异;从腹痛特点分,有疞痛、坚痛、胀痛、刺痛、满痛之不同;从腹痛部位分,有腹中、少腹、脐下之区分;从治疗方法分,有温补、逐瘀、行气、攻下、逐水之不等,内容十分丰富,为后世对妇科腹痛证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痛经治验     
王××女22岁住兴南五队。 65年8月25日往诊,主诉17岁月经初潮,18岁因心情不畅,经期感寒而腹痛,此后每当经期小腹部即痛已4年。本年8月24日月经来潮,腹痛,服鎮痛片未效。25日上午腹痛加重,经注射安痛定、口服正痛片均无效,故要求往诊治疗。诊查小腹痛如针刺,体动更痛,拒按。但着热痛減,经色暗挟血块。口不  相似文献   

17.
慢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泻前往往伴有腹部疼痛,临床上一痛即泻者,就联想到使用痛泻要方。实际上一痛即泻,存在着泻后腹痛减轻或消失(或便前腹部不适,泻后则舒)和泻后腹痛不减轻两种情况。作者复习了古今文献,发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全书凡五见,其中三条分别言及“腹中急痛”、“腹痛”、“妇人腹中痛”,可见本方治疗腹痛在仲景原意中举足轻重。后世医家宗仲景之法,将本方广范用于胃脘痛、腹痛、痛经等多种痛证,本文就其本方疗腹痛机理、  相似文献   

19.
章浩军  刘启华 《新中医》2018,50(3):186-189
正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腹痛之症在《伤寒论》可见"腹中痛""绕脐痛""少腹满、按之痛""腹满痛""时腹自痛"等16条条文中描述,其在太阳篇有4条、阳明篇3条、太阴篇2条、少阴篇4条、厥阴篇3条。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腹痛相关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仲景论腹痛证治规律,并结合自身三十余年临证实践,将腹痛证简化分为阳明热结证、三阴寒结  相似文献   

20.
诊余随笔     
一、芍药甘草汤治腹痛《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是一首柔肝缓急,治疗腹痛、手足拘挛疼痛的有名方剂,诚如《医学心悟》所云:“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有人认为该方是主治虚痛,如小建中汤重用芍药,治疗“虚劳里急……腹中痛……”;亦有人认为是治实痛,如《本经》称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名医别录》谓芍药能“通血脉、散瘀血”。实则张长沙用斯方治腹痛,虚实皆可,惟配伍不同耳。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芍、甘配饴糖、黄芪,是治虚痛者也;桂枝加大黄汤则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散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