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科手术缝合是手术中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将已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等进行对合.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上常使用吻合器,但吻合器易发生故障,缝合不全可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且人体复杂的解剖结构,不允许每个手术部位都可以使用吻合器,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1-2].因此,临床手术过程中最常用的仍是传统手工缝合.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将部分传统手工缝合加以改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右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颈部吻合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5例胸中上段食管癌采用右径三切口+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闭合器切除部分小弯侧胃制成管型胃,经裂口、食管床上提至颈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 间断全层加固吻合口。结果:术后吻合口瘘1例(1.8%),吻合口狭窄2例(3.6%),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癌残留。结论:管状吻合器颈部胃食管吻合简便易行,降低了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东莞市石碣人民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采用单纯修补术(90例)和胃大部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平均随访4年4个月.获得随访的138例患者中,接受穿孔修补术83例,效果优良67例,效果优良率为80.7%。胃大部切除手术55例,效果优良44例,效果优良率80.0%。结论 在术后辅以正规内科治疗的情况下,穿孔修补术与大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别,排除梗阻、出血、疑有恶变等情况后,穿孔修补术可作为治疗溃疡穿孔的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吻合器在中下段食道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管状吻合器在食道癌重建手术应用中的操作技术、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7例食道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代替手工吻合。结果 各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结论 管状吻合器在食道癌重建手术应用中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掌握、吻合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军  鲁令传 《解剖与临床》2003,8(3):155-156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例,术后6个月复发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伤口感染。39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习惯改变。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采用双吻合器是安全可靠、省时、实用的。  相似文献   

7.
1964年以来作胃大部切除术200余例(其中175例)采用迷走神经封闭,男161例;女14例,大多数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部分用气管内麻醉和中药曼陀罗麻醉;78%的病人是择期手术,2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食道癌重建手术应用中的操作技术、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对7例食道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代替手工吻合.结果各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结论管状吻合器在食道癌重建手术应用中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掌握、吻合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道切除后,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121例消化道肿瘤切除后,采用吻合口一层缝合法行消化道重建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出血及吻合口漏,术后随访1—12个月,未发现吻合狭窄。结论:消化道肿瘤切除后,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操作简便省时,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胃肠道吻合重建。  相似文献   

10.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亦称胃瘫综合征(PGS),在术后时有发生,它是一种由胃动力减弱引起的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为了更好的提高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外科治疗胃部疾病中,胃大部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其切除的范围是胃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远侧。本文收集了206例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部疾病的病例进行临床解剖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常用术式,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偏食、厌食、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的原因之一[1].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的38例倾倒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6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常用方法,由于术后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反流或改道流经残胃,引起碱性反流性胃炎,有文献报道毕氏Ⅱ胃空肠吻合术后64%病例有明显的反流,其中97%有明显的吻合口炎、80%有残胃炎,严重地影响了术后病人的身体健康。经多年临床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虽疗效较为满意,但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的碱性反流性胃炎亦较为常见。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内65例碱性反流性胃炎患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是指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端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排空性功能延迟障碍。它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了,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胃引流量多,持续时间长,进食后上腹部膨隆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我院临床教学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患者58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76例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法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实验组给予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定力恢复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麻醉后(T1 ~T5时段)的BI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水平与麻醉前(T0时段)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T1 ~T5时段的心率指标水平较对照组稳定(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胃切除手术中采用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W arth in-Starry银染及尿素呼气试验检测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检出率为27.42%,与年龄、性别以及术后时间无关;B illroth 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40.07%)明显高于B illroth I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17.37%),而伴有胆汁返流的残胃Hp感染阳性率(7.98%)明显低于不伴胆汁返流的残胃阳性率(33.53%)。同时,因溃疡、穿孔、出血行手术的残胃Hp检出率(47.88%)高于因胃癌手术的检出率(22.66%);不同病理学残胃中,残胃溃疡和残胃癌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Hp感染率。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残胃癌,应及早进行Hp治疗,可减轻残胃病变,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