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吃代餐饼干,不节食、不运动就能减肥。"近年来,代餐产品层出不穷,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股"代餐热"。然而关于"代餐食品当饭吃,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案例也频被披露。社会上关于代餐食品的争议一直存在。代餐食品是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代餐食品有代餐饼干、代餐粉、代餐奶昔等。一些代餐食品打着"天然、营养、低热量、能量持久"的旗号,并宣称能够有效减肥,迎合了当下一些女性崇尚减肥变美的消费心理,一  相似文献   

2.
强力霉素为临床常用的四环类半合成抗菌素,由土霉素经氯代、脱水、氢化、转化、精制而得。氯代反应,文献报道国外系用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以三乙胺为碱化剂,氯代丁二酰亚胺作为氯代剂,收率仅50%。我厂结合国内原料的具体情况,对氯代反应的溶剂、氯代剂、碱化剂进行了选择对比。经摸索反应条件确定以甲醇代乙二醇二甲醚,甲醇-氨溶液代替三乙胺。并试用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作氯代剂,但因质量存在问题,后仍以氯代丁二酰亚胺为氯代剂。经控制氯代反应温度、pH等条件使收率从50%提高至90%。丁二酸货源较紧张,影响正常生产,因此我们于1976年又进行氯代剂的摸索。经大量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分别抽选470例(470份处方)接受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760例(760份处方)接受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558例(558份处方)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三代(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度(DDDs)与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与剂量,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8.51%,注射比例为61.49%;用药频度为5.66;费用为10.18万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28.95%,注射比例为71.05%;用药频度为16.37;费用为108.71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9.07%,注射比例为60.93%;用药频度为12.01;费用为83.96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费用远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558例患者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其中发生少尿患者2例(0.36%)、...  相似文献   

4.
药剂学界习惯把剂型划分为传统剂型(第一代)、常规剂型(第二代)、缓控释剂型(第三代)、靶向剂型(第四代)、时间脉冲释药剂型(第五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中药代煎代配送服务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结合文献,梳理医疗机构中药代煎代配送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背景、服务流程、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结果 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等推动了互联网技术与药学服务融合发展,与传统的中药房服务模式相比较,中药代煎代配送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落实医改...  相似文献   

6.
自1962年第一个头孢菌素应用以来,至今已有20多个头孢菌素在临床上使用。这20多个品种在化学结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相异之处。医药工作者常把这些抗生素按其抗菌活性划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第一代的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12年晋中市无偿献血者HIV检测有反应结果分析,证明血液筛查使用ELISA四代试剂的必要性。方法:用ELISA三代和四代试剂对血液进行两次筛查,对筛查"有反应"标本送晋中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用ELISA三代和PA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HIV抗体待复查"标本送山西省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初筛"有反应"标本40例;"HIV抗体待复查"标本8例;其中5例ELISA三代、四代试剂、PA均阳性,WB确认阳性,3例初筛ELISA四代阳性中心实验室复核ELISA三代或PA阳性,WB确认2例不确定(P17或P24带型),1例阴性。结论:ELISA四代试剂灵敏度高于三代试剂,作为血液筛查必不可少,目前ELISA三代、四代试剂配合使用模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06,4(1):72-72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又称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代血浆,为血容量补充药,有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作用,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及中毒性休克等。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注射液,又称低分子706代血浆、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代血浆,为血容量补充药,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资料显示:目前临床上存在706代血浆与低分子706代血浆名称混淆及混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已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了163个具有细胞毒、抗细菌、抗真菌等生物活性的卤代天然产物。本文综述了这些卤代化合物的微生物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海洋微生物是卤代天然产物的主要生产者(占49%),而真菌更能利用培养基中的卤离子合成卤代化合物(占61%);氯代化合物和含氮卤代化合物是活性卤代天然产物的主要类型,分别占92%和47%,印证了氮是一种主要的生命元素;微生物卤代天然产物主要表现为细胞毒和抗菌等抗生活性(占69%),表明微生物为了适应或抵御极端环境(高盐、寡营养)而产生的卤代化合物往往具有细胞毒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刘昌孝 《药学学报》2005,40(5):395-401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中药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它借助于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草药,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也为药代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中药特别是中药方剂十分复杂,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更为困难,中药药代动力学必将大大促进药代动力学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滴眼剂的人眼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对眼科药物的开发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滴眼剂的眼部药代动力学特征、眼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设计要点、泪液及房水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科对211例胃癌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各型食管襻式吻合,双腔空肠代胃术156例,双腔空肠间置代胃术、三腔空肠代胃、横结肠代胃等其它类型间置代置术54例,通过食物贮留时间,是否符合正常生理通道、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手术复杂程度四个方面对比,认为间置代置术是一种较佳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 drugs,QND)属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自1962年合成第1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以来,不断开发了新的喹诺酮药物。第2代QND如吡哌酸,目前第1、2代已基本不用,应用最多的是第3代和第4代QND(即氟喹诺酮类,Fluomquinolone drugs,FQND),第3代QND如诺氟沙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种第1代与3种第2代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ELISA进行了比较。它们分别是Ortho(C100-3)HCV ELISA试验系统第1代、Ortho HCV ELISA试验系统第2代、Abbott HCV EIA试验系统第2代和UBI HCV EIA。试验所用血清来源于4个方面:①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近年来我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结论: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可以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药代动力学建模的人工神经网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药代动力学领域主要用于血药浓度预测、药物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定量关系、体内体外相关关系研究,群体药物动力学数据分析、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统一模型研究等。本文就ANN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氘代药物上市后,由于氘代药物能降低代谢效率,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减少药物使用频率,提高依从性,并具有研究时间短、耗资少、创新性强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药物研究热点。长期以来,限制氘代药物发展的问题是检测方法。该文综述氘代药物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氘代药物检测方法并展望氘代药物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drugs ,QND)属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自196 2年合成第1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以来,不断开发了新的喹诺酮药物[1] 。第2代QND如吡哌酸,目前第1、2代已基本不用,应用最多的是第3代和第4代QND(即氟喹诺酮类,Fluo roquinolonedrugs ,FQND) ,第3代QND如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FL)、环丙沙星(Ciprofioxaxin ,CIP ,环丙氟哌酸CIPRO)、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 ,氟嗪酸TARIVID)、依诺沙星(Enoxacin ,氟啶酸)、培氟沙星(Perfloxacin ,PFL)等,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分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和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7726次头孢菌素类药物发放情况资料,分析药物应用方法及频度、药理等。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应用频率居于首位,明显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三代复方制剂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药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等方法进行治疗,且各药物药理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某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合理性;了解药物药理及其应用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指标,可以更好地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保障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喹诺酮为抗菌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它分为四代:第一代的萘啶酸、吡哌酸,由于抗菌谱窄,口服难吸收,不良反应多,临床已不常用。现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第三代新氟喹诺酮类(可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第四代(克林沙星、加替沙星)。因为此类药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