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张从正之寒凉攻邪论的补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其学术思想上承《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 ,私塾金元寒凉派代表刘河间 ;临床上擅用汗、吐、下三法 ,并将之扩充和发挥而作为攻邪治病的主要手段 ,成为金元攻邪派代表。张氏的邪为百病之源和以三法概括攻邪百法的治疗思想 ,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 ,张从正强调攻邪治病 ,如同刘河间倡导寒凉大法 ,皆针对当时滥用温补之弊 ,为纠其偏而设 ,并非以寒盖温 ,以攻统补。而且 ,寒凉攻邪论是以辨证论治之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是基于邪正交争之病机观而立论的 ,其中尚包含着丰富的补益思想 ,具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2.
"邪气"亦称为"虚邪",是《黄帝内经》病因学核心范畴。邪气亦称虚邪,两者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性质指向、发生背景、致病时机等认识。邪者斜,是指自然气候中非时令之气,具有致病性;虚邪的概念源自运气理论,是指中运不及、本位气虚引动其他时令的气候来至,又称为胜复之气。对邪气、虚邪进行深入解读,对正确阐释《黄帝内经》的病因学理论,以及充分发挥其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因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而蜚声医坛 ,被誉为“攻邪派”的代表。张子和虽专于攻邪 ,但并非拙于补益。从他所写的《推源补法利害非经说》和《补论》两篇文章来看 ,张子和论补别具一格 ,内涵亦较为广泛。1 以攻为补  这是针对邪实而设的。他说 :“大积大聚 ,大病大秘 ,大涸大坚 ,下药乃补药也。”下药乃补药 ,是因为“此药虽泄 ,无损于脏腑 ,乃所以安脏腑也。”腑以通为用 ,凡能使气血流通 ,即是补益脏腑 ,补在这里的含义 ,是在下而推陈的前提下 ,使机体达到致新的目的。如胃肠存在的痰饮、内积、宿食、热毒…  相似文献   

4.
明末名医吴有性,一生亲历多次温疫流行,他深入疫区为患者诊疗,并“静心穷理”,集“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著成《温疫论》。通观《温疫论》,不难看出,吴氏治疫擅用下法,将逐邪列为第一要义,认为“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有邪必逐,首创“逐邪勿拘结粪”之说。这一治疗观点是否与仲景《伤寒论》“下不厌迟”说相悖呢?其真正意义何在?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5.
对有关中风病机的“气虚血瘀”学说的形成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从《内经》至清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内经》首倡“体虚邪中”之论,为后世各种学说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气虚血瘀”学说的先导。宋、金、元、明的医家提出的各自独立的“气虚”与“血瘀”病机说,进一步深化了对中风病机的认识。清代学者继承发展了前人学理,提出并完善了对中风病机认识的新学说。即:气虚血瘀说。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前人著述和现代文献,参照临床实际,以感冒为切入点探究《伤寒论》传经的概念及其机制.重新定义《伤寒论》传经概念,传经客观存在,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得外感病时,若正邪斗争局限于体表,从一经受邪到全身体表受邪,仅是一个传经量变过程,症状较为局限,多以发热、恶寒、头痛为主,可以持续整个疾病过程,称为邪传在表,病在经络...  相似文献   

7.
《时病论》是一部介绍时令病的佳作,其"秋伤于湿"一章对"湿"的见解独特,对临床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病邪夹湿多难治,今笔者通过对雷丰《时病论》中对"湿"的阐述,使临床工作者对"湿"邪的认识与治疗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8.
攻下是重要的医疗法则之一。而下后调治为下法的延续治法,其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明·吴又可《温疫论》治温疫急症,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他善用下法,对下后调治之法亦深有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  相似文献   

9.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疫病"是感染杂气所致,首次提出杂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流行时间捉摸不定的外感病邪。强调杂气发病类型为"伏而后发",即杂气为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不同,吴又可提出杂气为"邪伏膜原,表里分传",即以膜原为中心,而后出表、入里。故治疗疫病既要扶助正气,亦要祛除邪气。祛除杂气以宣通疏利为本,用药上善用走而不守之大黄,而慎用守而不走之黄连等寒凉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治疗方案遵循了《温疫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之治则。  相似文献   

10.
分析《伤寒论》条文,证明机体从疾病恢复最根本的机制是自身的抗邪力量,即自我疗能。作者从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中的自我疗能,即①自我疗能的内在根据是机体的整体联系;②自我疗能的外在表现反映了机体排邪途径;③强化机体自我疗能机制是治疗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逆传心包”这一杰出的创见。后世诸贤,对其解释,见仁见智,所论不一,余不揣浅,略陈己见以就正。一、各家之言章虚谷说:“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逆传心包也。”王梦英说:“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温热论新编》说:“可见‘逆传’者,是捐肺、气、卫分的病直入心、血、营分的一种情况。”三版教材《温病学》说:“逆传心包病在  相似文献   

12.
王孟英(公元1808—1866年)为清代遭光同治年间著名医家。所著《温热经纬》、《随息居霍乱论》、《王氏医案》等,为后世推崇。最近,我们学习了王氏《潜斋医学丛书》(以下引文均见此书)中有关针灸章节,深受启迪,爰抒所得分述如下。对刺络疗法的肯定王孟英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充分肯定刺络疗法对“霍乱痧胀”的治疗作用。他说:“干霍乱,因毒邪入于营分,周身隧络为之壅塞”,“失治即死,唯有砭去恶血,取效最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其中的汗法是其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旨。其用法有度,灵活严谨。 汗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功能,通过人体的(?)(?)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在太阳病的过程中,由于感邪有轻重,病程有久暂,体质有强弱,阴阳气血有盛衰,治疗有当否,除太阳本证之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表郁轻证外,还会出现各种合并证或兼证,所以汗法除单用外,多与他法合用,体现出随证变法、证  相似文献   

14.
下利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证,《伤寒论》关于下利的条文84条,《金匮要略》关于下利条文42条(含复方条文)。条文分布于伤寒"六经病""霍乱病""呕吐哕下利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及"妇人产后病"等。《伤寒论》六经病均有下利,当辨证论治:太阳下利多为表邪内迫,阳明下利为热结旁流,少阳下利为胆热内迫,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三阴下利多正衰邪盛,病情较重,尤以少阴,厥阴严重,下利证在病入少阴厥阴之后由于人体阳气受到损伤,阴寒之邪滞留不去,正不胜邪,往往病情趋于危重之候,《金匮要略》之下利有明显的虚实寒热之别,通过条文解读仲景病位、病性、病势辨治思路,对指导临床辨证和选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吴氏治疗温疫病透达膜原、攻下疫邪、滋养阴液的三个重要治则。认为《温疫论》该书为我国第一部温热病专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该书不但在理论上敢于否定前人独创新说,在治法上也是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16.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吸取《黄帝内经》的祛邪思路及当时的医疗经验,采用汗、吐、下法使邪从上窍、下窍、汗孔而出,并用清法治无可汗可下之证,攻邪时注意顾护正气和津液,过用或误用攻邪则及时救弊。《伤寒论》使祛邪理论渐趋完善,并将其贯穿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临床合理使用祛邪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毒一词 ,在中医药理论中 ,人们所熟悉的总是与清热相提并论 ,称为“清热解毒”。究其原因 ,是因为药物的清热解毒功效 ,是针对热毒而言 ,所谓毒者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将热与毒合而视之 ,这是因为热毒之邪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致病毒邪 ,其治疗多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与其他邪气一样 ,笔者认为毒邪除热毒之外 ,也有阴毒、寒毒、湿毒等不同 ,因此 ,在用药上也就应有诸如辛温解毒、甘温解毒、温阳解毒等治疗方法 ,由于此类药药性均属温性或热性 ,又可统称为散寒解毒。本文就上法粗略作一探讨 ,以供同仁参考。1 病因病机散寒解毒 ,…  相似文献   

19.
《儒门事亲》治疗老年病思想及方法探析苏慧敏张建文原合英(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州450000;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儒门事亲》老年病学/分析《儒门事亲》是金元时期我国四大医学家之一张子和的代表作。世人皆知他主张攻邪,以擅长汗、吐、下...  相似文献   

20.
临证点滴     
中风的辨证经常在临床上所诊治的中风病,往往被现代医学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面神经麻痹等,认为这是较难治的风、痨、臌、膈四大病之一。从《金匮要略》提出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