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抢救物品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物品的应用和管理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此各个科室根据专科的特点备有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如抢救车、吸痰盘、吸氧盘、心肺复苏盘、气管插管盘、呼吸机、除颤仪等,其中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成功与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急救意识、对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对抢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只有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一个医院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现将抢救物品的两种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慧珠 《护理研究》2005,19(7):1292-1292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存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冈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天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但上锁造成的时问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郜小利于抢救。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慧珠 《护理研究》2005,19(14):1292-1292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天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们共抢救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8例,经积极抢救后全部成功.与隋小红[1]等2005年报告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3例患者全部死亡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现将两种抢救程序之间的不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玫玉  吴晶 《护理研究》2013,27(13):1281
抢救用物是抢救过程中必须使用的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等。通常在紧急情况下,因用物准备不及时或无法使用会导致抢救的延误或失败,为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埋下隐患。为此,我  相似文献   

6.
刘艳春  徐琳燕 《家庭护士》2009,7(16):1465-1467
[目的]探讨两种助理护士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对照组63名助理护士由物业公司管理,72名观察组助理护士由医院管理.抽取每组护理的500例病人,比较两组护理的住院病人基础护理落实情况,调查两组护理的病人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比较两组助理护士执业考试合格情况,比较两组助理护士的满意度及自我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科室基础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助理护士执业考试合格情况及助理护士的满意度和自我认知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规范管理助理护士的效果优于物业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面罩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抢救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及转归。方法因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65例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分别使用面罩球囊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成功率。结果 34例行面罩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8例,成功6例;31例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5例,成功6例,两种通气方式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面罩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在院前严重创伤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两种气管插管方式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回顾了过去 3年中采用经鼻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资料 ,对两种插管途径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表 1 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 (x±s)组别 例数插 管 前插 管 后pH PaO2(kPa)PaCO2(kPa) pH PaO2(kPa)PaCO2(kPa)经鼻插管 397 31±0 1 1 7 2 1± 1 1 2 7 85±1 887 39±0 0 6 1 3 62± 1 59#5 1 8±0 91 #经口插管 33 7 30±0 0 97 2 3± 1 2 4 7 71±1 797 39±0 0 8 1 4 1 8± 1 86#5 31±1 1 2 #P   >0 0 5 >0 0 5 >0 0 5 >0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新型医用无纺布单层、双层包装无菌物品的灭菌、阻菌效果及成本比较,根据物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合理选择适合灭菌和保存要求的包装材料.方法 分别用单、双层新型医用无纺布包装物品,分为两组,比较其灭菌、阻菌效果及成本构成.结果 两种无纺布用于包装医疗物品都能达到无菌效果.单层新型医用无纺布包装物品灭菌后,30 d内保持无菌状态.双层新型医用无纺布包装物品灭菌后,180 d内保持无菌状态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和含氯消毒剂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方法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技术,对两种消毒方法对床单位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产生臭氧浓度600 mg/m3的床单位臭氧消毒机作用60 min和臭氧衰减30 min,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达到98.31%。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泡腾片溶液擦拭消毒,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2.49%。结论臭氧床单位消毒机消毒物品表面的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擦拭法,消毒效果较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47-1247
我科2008年1月开始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timaⅡ型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Y型留置针)对新生儿进行抢救,较以前使用7#普通金属头皮针进行抢救效果更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和气管插管吸引在羊水粪染新生儿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出生羊水粪染需要气管吸引的新生儿93例的临床资料,将行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的52例作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吸引的4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复苏成功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窒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M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I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普通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优于气管插管吸引。  相似文献   

13.
急诊抢救物品的应急管理思维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和探讨了临床实践中对急诊抢救物品的恰当使用、应急管理和组合使用等,强调急诊医护人员对危重病抢救与抢救物品的关系应有深刻的思维和理解、有危机意识和管理方法、有预见性的完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解磷定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用的胆碱酯酶复活剂,临床常用5%葡萄糖液配制,现经实践分析比较,得出两种不同的配制方法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本院及本县医疗单位近5年(1993~1997年)该类患者的抢救治疗病例5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其中男21例,女36例。接触性中毒9例(均为男性),占15.8%;故意服用43例(男12例,占25%,女36例,占75%),占84.2%。  相似文献   

15.
<正>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严格查对制度,无菌物品的有效期标识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标识牌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敏  曹华  尹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1):1019-1020
目的研究高温灭菌和低温灭菌法对灭菌后无菌包有效期的影响。方法通过无菌培养方法,对两类灭菌方法灭菌后的保存不同时间的试验包内物品进行检测,以观察有效保存期。结果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后的无菌包于不同条件下保存300 d,通过10批次抽样检验,全部无菌生长。结论只要用相同的包装材料包装的灭菌包,在上述两种方法灭菌后可保存的有效期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两种硬质容器包装的物品灭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两种不锈钢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灭菌质量监测效果。方法对侧孔消毒盒和不带侧孔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经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观察灭菌效果。结果两种包装容器包装的物品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包裹内部温度变化、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均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生物指示剂培养结果全部阴性。结论针对内容物配置比较少的外科换药包采用两种消毒盒进行包装,对物品灭菌质量的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程吉才 《临床医学》2009,29(4):29-30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股静脉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5年至2008年73例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插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股静脉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术高,插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但导管相关感染率高。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两种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在急性呼衰抢救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能否快速、准确、安全便捷地建立人工气道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科室自 1999- 0 6起采用两种经鼻气管插管方法抢救急性呼衰患者 4 7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1999- 0 6~ 2 0 0 1- 0 5间我科共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2 0例 ,均采用直接经鼻气管插管术 ,其中颅脑外伤 12例 ,急性中毒 4例 ,其他病因 4例 ;18例患者呈昏迷状态 ,2例神志清醒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17~ 18岁 ,平均 38 74岁 ;自 2 0 0 1- 0 6我科自行研制出一种插管导丝并应…  相似文献   

20.
两种心肺复苏顺序抢救未被目击心搏骤停患者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两种心肺复苏 (CPR)顺序抢救未被目击心搏骤停 (院前发生 )患者的效果。方法 未被目击心搏骤停患者 6 2例随机分为 2组 ,A组 34例采用传统CPR进行复苏 ;B组 2 8例采用CAB顺序进行复苏。 2组均分别测定复苏前后SaO2 、PaO2 和PaCO2 ,并比较其CPR的成功率。结果 未被目击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前存在严重低氧血症。复苏后A组SaO2 、PaO2 明显升高 ,PaCO2 则明显降低 ,与复苏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B组复苏前后SaO2 、PaO2 和PaCO2 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A组复苏成功率高于B组 (P <0 0 0 1)。结论 对未被目击心搏骤停患者采用传统CPR顺序比CAB顺序效果更好 ,复苏成功率较高 ,可能与传统CPR能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从而有利于CPR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