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燕 《医学信息》2010,23(2):453-454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3—2009.3,手术证实的2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多无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有盆腔包块12例,绝经后阴道流血8例,阴道分泌物增多4例,慢性盆腔疼痛3例。17例(73%)术前误诊,23例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合并子宫肌瘤15例,子宫腺肌症6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不容忽视的疾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有漏诊、误诊。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左、右肩疼。2年前结肠镜检发现结肠肝曲部肿瘤,行结肠癌姑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半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术后行艾恒腹腔灌注加CF、5-FU静脉化疗8个周期。1年前复查发现肝右叶及盆腔转移灶。10年前曾因宫颈细胞非典型增生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腹部CT示:右下腹不规则钙化。锁骨CT示:右侧锁骨肩峰段骨破坏,  相似文献   

3.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例1:女,15岁,继发性闭经2年,发现盆腔包块半年。13岁初潮。体检:体胖,双乳房发育正常,外阴正常。无声粗、多毛。肛检:子宫正常,于其后上方可及一边界清,活动度欠佳,如孕7月大小,肿块质中偏硬。B超示:左附件处可探及囊性块,周界清,内见分隔,内液清。行内分泌检查:LH12IU/L,FSH28IU/L,T48nmol/L。剖腹探查,术中见:左卵巢囊肿上界达剑突下,后壁有小破口,草黄色腹水200ml,腹水细胞学检查阴性。行左附件切除术及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后行卡铂、平阳霉素、VP16213化疗6次(每月1次)。例2:女,25岁,月经紊乱3月,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14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人口统计学信息、诊断及治疗信息,并记录随访及生存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26-66岁), 其中13例患者为育龄期妇女,1例为绝经后。14例患者中FIGO分期Ib1期为5例,Ib2期3例,IIa2期1例,IIb期2例,IVb期3例。分期为Ib1—IIa2的9例患者及1例IIb期患者经先期化疗后,接受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1例IVb期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以顺铂为主的化疗。4例Ib1—IIa2期的患者于子宫根治性手术后接受辅助盆腔放疗,1例IIb期及1例IVb期患者接受了根治性盆腔放疗。14例患者随访时间3—51个月。 Ib1—IIa2期的9例患者中,7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分别于随诊10个月和9个月时发生肺转移。IIb期—IVb期的5例患者中,1例IIb期患者随访19个月时盆腔复发,另4例患者死亡,总生存期5—12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内分泌癌,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治疗应采用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学斌 《医学信息》2010,23(6):1723-1723
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笔者收治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2~71岁,平均(41.5+3.5)岁;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6例,肠修补术3例,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例,胃癌根治术3例,结肠癌根治术2例,胆石症胆囊切除术1例,子宫切除术1例;肠梗阻发生术后5~14d17例,15~28d4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9岁.体检时发现盆腔左侧肿块,无腹痛、腹胀、阴道出血等症状,无腹水,于2009年6月在外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卵巢,表面光滑,无盆腹腔播散灶.原病理诊断:颗粒细胞瘤.后因寻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会诊.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2008年3月10日因下腹坠胀3月,尿中带血20天入院.B超提示子宫及宫颈部实性非均质占位,考虑肿瘤,建议手术.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口见7 cm×8 cm大小肿物,触血(+),后位子宫,约孕3个月大,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于3月18日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先行阴道肿物切除术送检,冷冻切片初步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给予放疗.现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因前置胎盘导致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21例剖宫产术中因前置胎盘导致产后出血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局部创面缝合无效后采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治疗,观察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0例止血有效,1例失败改用全子宫切除术,有效率达95.2%。20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月经均恢复正常,B超复查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结论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止血有效、操作简单、迅速、能保留生育功能,对前置胎盘导致的子宫下段出血尤为适用,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性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采用保留子宫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肉瘤35岁以下未生育患者的病历及病理检查资料,搜集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生育情况、病情转归等信息,探讨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适用范围及安全性。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有6例,平均年龄26岁(20~34岁);6例均接受子宫肿瘤切除术。病理类型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有2例,2例病理检查均提示肉瘤病灶局限在子宫平滑肌瘤内未侵及切缘,其中1例术后自然受孕并足月分娩1健康婴儿;另1例术后28个月未生育,因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肉瘤病灶。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有4例,其中3例术后2~6个月复查B超,再次发现子宫肿物并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术后2个月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结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年轻未育患者,若肉瘤组织局限于子宫平滑肌瘤内且未侵及切缘,有可能通过保留子宫的手术治疗保留其生育能力;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采取子宫肿瘤切除术不易一次性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切除干净,难以达到生育目的 。  相似文献   

10.
杜琼  杨瑞 《医学信息》2009,22(9):1900-1901
目的 探讨绝绝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D)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8年收治的3例绝经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49-56岁,部分性葡萄胎1例,侵蚀性葡萄胎1例,绒癌1例,2例末次妊娠为流产,1例为葡萄胎,绝经年限1-3年,主诉均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1周到1月不等.3例行血?-HCG检查并发现异常,3例均接受化疗,并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3例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后随访6年,无瘤生存至今,1例完全缓解后随访24个月无瘤生存,1例部分缓解后随访至今,健在.结论 绝经后GTD少见,但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仍应想到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可能.而一旦诊断为GTD,应及早化疗,手术切除全子宫双附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 (MDR)、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π)、拓扑异构酶 (TopoⅡ )的表达与肿瘤耐药有关[1] 。因此 ,我们对 111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进行MDR、GSTπ、TopoⅡ水平的测定 ,结合化疗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 1997年至 1999年 111例初治原发上皮性卵巢癌标本。所有病例均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 ,对晚期患者同时行最大可能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均接受 6个疗程CAP联合化疗。随访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X线胸片、血CA12 5测定。2 免疫组织化学 :采用…  相似文献   

12.
伴有大细胞成分的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9岁,因发现盆腔巨大包块并腹水入院.术前实验室检查:血钙2.76 mmol/L(正常高限值为2.74 mmol/L).入院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及部分盆腔淋巴结、骶前淋巴结、下腔静脉前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71岁,体检时发现卵巢肿块1周,拟诊卵巢肿瘤入院。妇科双合诊检查示:子宫萎缩,左附件可及9cm×8cm×7cm肿块,质硬,活动,右侧附件未及包块。B超:子宫前位,萎缩,宫腔底部可见0.5cm×0.4cm×0.6cm不均质强回声块,左附件部位可见7.5cm×4.4cm×7.1cm不均质低回声块,边界欠清,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盆腔内见中量液体。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术中见子宫已萎缩,左卵巢呈实性,约7cm×6cm×7cm,呈分叶状,色淡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卵巢明显萎缩。探查其余盆腔脏器无异常。行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部分大网膜切除术。2病理检查眼观:左卵巢…  相似文献   

14.
最近遇见一例罕见的复发性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病例,作者对其血清作了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史摘要患者:张××,女,51岁。二年前因患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在某院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曾作化疗。四月前B超发现盆腔肿块,后CT示肝多发性实性占位病变,于1992年9月13日收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入院时直肠指检扪及盆腔右侧一拳头大肿块,质硬,固定,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术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对8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双侧盆髂淋巴结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0min,平均出血量200ml;2例子宫颈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0min,平均出血量350ml.术中无一例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8天.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术中、术后要求有良好的医护配合.  相似文献   

17.
陶桂娥  苏卫华 《医学信息》2010,23(3):701-70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诊为子宫纵隔的患者,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官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宫腔镜手术时间平均(22.36±45.71)分钟,术中出血(15.06±37.38)ml,无子宫穿孔、水中毒、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53例患者中20例已成功足月分娩,1例孕33周胎膜早破,3例发生妊娠中晚期流产;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对28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照射剂量为45~50Gy,腔内治疗剂量为45~60Gy/5~6周,放疗结束后2~3周给予手术,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21例,次广泛切除术5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盆腔淋巴结清除4例。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未发现癌残留者24例,有癌残留者4例,各组淋巴结均未查到癌转移及癌残留灶,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66.7%。  相似文献   

19.
谷丽娟  蒌秀兰 《医学信息》2005,18(9):1158-116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式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0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术式为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卵巢肿瘤手术采用剔除术、卵巢切除术及患侧附件切除术;子宫手术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CISH术、LAVH及LTH术。结果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手术的62.9%,手术成功率99.28%,发生并发症4例(7.12%)。结论适应证掌握得当,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患者女性,47岁,继发性渐进性痛经7年、经量增多2年余入院.查体:左侧附件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6.5 cm肿物,边界清,活动欠佳,右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我院B超示子宫大小为9.2 cm ×8.6 cm ×8.5 cm,官腔线左移,子宫体后壁肌层内见一大小为5.0 cm ×4.5 cm ×4.5 cm低回声,周围见假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子宫左侧见一大小为6.0cm×3.7 cm×3.5 cm的囊实性包块,境界清楚,内见细小、均匀的点状回声.门诊以“子宫腺肌症、盆腔包块”收入院,拟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子宫次全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腹膜后见多个不规则肿瘤,切除其中一个送快速冷冻检查:腹膜后恶性肿瘤.遂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