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预防后发障的作用。方法选择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术中行1期后囊环形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资料完整的110例(127只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种手术方法术后1年的视力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年后发障47.5%,术中行1期后囊环形切除术术后后发障6.1%,合并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后发障0.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1期后囊环形切除、或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白内障术式及晶体材料对后囊膜混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丙烯酸(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性IOL植入术对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方法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rysof折叠式IOL植入术的超声乳化组患者25例(33只眼)及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性I0L植人术组32例(40只眼)的术后囊膜混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超声乳化组和囊外摘除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分别为6.06%和82.5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乳化组以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最大限度清除残存晶状体上皮细胞等特点及IOL材料优良的组织相容性,使术后后囊膜混浊大大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小瞳孔下Nd:YAG激光人工晶体眼后囊膜切开的优点。方法对165例175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晶体后囊膜混浊的患者小瞳孔下、不必表面麻醉、不必放置任何角膜接触镜,行Nd:YAG后囊膜切开。结果全部病例获得成功。结论小瞳孔下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简捷、快速,并发症少,视力提高迅速。 相似文献
5.
对白内障手术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7例,术中同期(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18例,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7例,术后随访1-3年,结果,术后最佳视力达0.5以上38例,其中I期前房型人工晶体5例(占22.7%),后房型人工晶体15例(占83.3%),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例(占66.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95.5%(21/22),后房型人工晶体33.3%(6/18),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5%(5/17),认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尽量采用同期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若无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尽量采用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残留及脱落在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 ,并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 ,而导致晶状体后囊混浊[1] 。其发病率可达 2 0 %~ 5 0 % ,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或行激光后囊切开术。以致增加了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从手术技术的改进、人工晶体的设计、处理和药理学方面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1 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改进最初认为开罐式截囊可除去更多的晶状体上皮细胞 ,减少其增殖、移行 ,从而可使后囊混浊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的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分另4对186例19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181只眼视力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最佳视力,但仍有15例未达到该术后最佳视力。结论:Nd:YAG激光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白内障术后并发后发障患者应用 Nd:YAG激光进行后囊切开治疗 ,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眼底等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显著提高 ,t=7.5 6 9,P<0 .0 0 1。最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后表面损伤 (有 7例 ,占 31 .82 % ) ,采用 6点位不切开法 ,具有对眼压影响少、虹膜炎症轻的优点。结论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14例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后虏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在0.5以上者7例,0.2-0.5之间者7例。术后1年视力在0.5以上者5例;另2例因残留前囊上皮增生及后囊混浊,视力下降。后在他院行VAG激光手术,切开前、后囊膜,视力恢复到0.5;其余7只限视力低于0.5。结论对于因外伤造成的小范围后囊膜破裂。若能适当利用残留的部分前、后囊膜作为支撑,仍可在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不必缝合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术前与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66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33例植入眼力健公司的TecnisZA9003非球面人工晶体,33例植入眼力健公司的AR40e球面人工晶体,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BCVA)。术后3个月时采用KR-1W视觉质量分析仪观察两组患者3 mm及5 mm瞳孔在最佳矫正视力下的5、10、15、20、25、30 c/d 6种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两组患者在明光、暗光、炫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CS),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在3 mm瞳孔时两组患者各空间频率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mm瞳孔时,各空间频率Tecnis ZA9003组MTF均高于AR40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视及夜视视远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对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晶体术后有较好的视觉质量,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下降外,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后囊膜混浊是一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逐年提高,基于提高视力或眼底病诊治需要的白内障手术者较多,从而使得糖尿病对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更关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情况是否有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14例14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0.2-0.6,随访0.5-1年眼压稳定,视力无明显下降,术眼功能滤过泡末见明显疤痕化。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可提高视力,维持术前眼压。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保留的晶体后囊膜容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再度下降,是其主要并发症。为了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情况,现将我院近年来随访的78例99眼术后后囊混浊情况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8例99眼,其中男性28人,女性50人;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2岁;老年性白内障63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并发性白内障2例,青年发育性白内障3例;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前部玻璃体切割在预防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出现后发障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52只眼)的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加后囊膜撕开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观察6~24周。结果观察随访过程中,2例(3眼)发生轻度后发障,无须特殊处理,后发障的发生率低。结论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在预防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角膜地形图王建华,钱晓娃MeeSingChong张惠成,陈友慈我院于1992年8~9月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眼科研究中心(CRCERT)合作在国内首次用角膜地形仪(EyeSys,美国产)进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地形图类型的分... 相似文献
19.
wangwenying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4(24)
目的 对幼兔眼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囊袋和前房内用药,观察姜黄素对超声乳化摘除术动物模型术后晶状体后囊混浊有无抑制作用。方法 健康1月龄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分为3组,随机选取一眼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前囊环形撕除后,分别用平衡盐溶液(A 组),羟丙基-β-环糊精(90μg/ml,B 组),姜黄素- 羟丙基-β-环糊精(123μg/ml,C组)各0.6ml液体行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手术结束前从辅助切口向前房内注上述液体各0.4ml。术后连续观察角膜水肿程度,前房内反应,后囊膜混浊程度,术后2月散瞳照相记录。术后3天每组取6只兔,全眼球包埋进行HE染色及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术后7天、1月和2月分别对其余标本行HE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术后C组角膜水肿消退较快,与A组及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组前房渗出消退较A组快(P<0.05),C组与B组之间、A组与B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后囊膜出现混浊的时间A、B 、C 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月,C组后囊膜混浊程度较轻,与 A组、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术后3天各组赤道部见上皮细胞聚集。TUNEL染色A组、B组、C组均可见少量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术后1月A组、B 组、C 组均可见囊袋赤道部有不等量透明皮质出现和上皮细胞增殖,以A组和B组明显。术后2月,A 组和B 组可见大量皮质增生,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迁徙并在局部增殖集聚,于前囊下重新排列,C组亦可见类似皮质增生,但增生程度较A组或B组轻。
结论 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幼兔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术后后囊膜混浊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0月至1998年12月我们采用手法后囊切开治疗53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后发性白内障,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53例中男34例,女19例,63~78岁,平均72岁;老年性白内障43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