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玉露  丁坤  孙春启  关欣 《淮海医药》2009,27(3):193-195
目的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房、室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所测定的LVEF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OTS组起搏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RVA组和RVOT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RVOT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2.
丁坤  王和平 《淮海医药》2004,22(6):454-455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6例患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 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丁坤  王和平 《首都医药》2005,12(1):25-26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安装埋藏式DDD起搏器患者分为流出道起搏组和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结果比较两组QRS波宽度(P〈0.05),术后3-6个月,患者的LVEF、LVEDD及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LA、LVEF、LVEDD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前者的QRS宽度明显窄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VOT)与右心室心尖部(RVA)分别起搏对即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健康犬11只,先后分别将电极送至RVA和RVOT,以高于自身心率20/min起搏20min,分别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嵌压(PCWP)及心排血量(CO),反复3次取其均值。结果显示,RVOT起搏时心功能明显优于RVA起搏,CO升高0.25L/min(P<0.05),PCWP降低2.03mmHg(P<0.01),mPAP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起搏与传统的RVA起搏相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入选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0例)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52例),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和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间隔部起搏组患者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陆铭  蔡振荣 《河北医药》2012,34(1):36-37
目的 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按照心室累积起搏比( Cum% VP)分为2组,A组Cum% VP< 50%(40例),B组Cum% VP≥50%(46例),通过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行运动耐量及脑钠肽(BNP)水平检测,术前及术后24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 术后24个月,2组LAD增大、BNP升高(P<0.05或<0.01)、术后B组LVEF降低(P<0.01),6 min步行距离降低(P<0.05).与A组术后比较,LAD显著增大,LVEF降低,B组BNP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6 min步行距离少于A组(P<0.05).结论 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情况下,随着Cum% 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大,血浆BNP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即分成2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心尖部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数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植入即刻起搏阈值比被动电极组要偏高,无显著差异.主动电极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异.随访1个月,两组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明显差异.结论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管,于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然后在右侧股静脉放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房室结交界区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放电消融房室结,在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进行右室流出道VVI(R)起搏器植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在半年的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LVEF从手术前(0.32±0.03)增加到(0.67±0.04),前后比较P<0.01;半年后平均LVIDd从手术前(62.5±3.1)mm到(57.5±2.9)mm,(P<0.01);且无1例起搏电极脱位,随访起搏阈电位,阻抗在正常范围。结论: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房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经股静脉球囊飘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对8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经股静脉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其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X线胸片和测量导管深度,判定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分析起搏失败的原因。结果经股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起搏点主要为右心室心尖部和流出道,导管深度分别为(57.2±3.2)cm和(54.3±3.1)cm,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感知不良的发生率较心尖部高(P<0.05),两组间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起搏心电图图形和导管深度指导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即刻成功率高达98.8%。结论经股静脉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 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6例住院患者,9例植入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DDDR),1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或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或VVIR).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的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均明显增加(P<0.05).感知、起搏阈值、心室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6~30个月,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RVA起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以其电极容易固定和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被公认为是传统而经典的起搏部位。近年来,随着生理性起搏研究的深入,RVA起搏弊端显示出来,RVA改变了心脏正常的激动传导顺序,造成左右心室收缩失同步,长期的RVA对心脏结构及功能均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超声心动图、脑钠肽(BNP)等,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OVT)间隔部起搏与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总结2种不同部位起搏的优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蒋先文 《云南医药》2015,(2):202-203
由于右心室电极植于右室心尖部到位容易,固定简单,脱位率低,因此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选用被动固定电极电极一直被认为是最适合及经典的起搏部位及电极。随着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人们逐步认识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室收缩功能失调、心力衰竭,增加房颤发生率及死亡风险。其依据是,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非生理性心室激动:从心尖到基底部,从右室到左室。这样导致心室激动时间延长,QRS波群增宽,心室激动收缩不同步,血流动力学恶化。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心动过缓患者分为RVOTS起搏观察组(38例)和RVA起搏对照组(30例),起搏植入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比较心室收缩同步性.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起搏植入后观察组QRS波宽度为0.14±0.04 s,对照组QRS波宽度为0.17±0.03 s,较植入前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QRS波宽度比对照组窄(P<0.01).随访6个月后2组LVEDD及LVESD均无显著变化;第6月时LVEF对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Tei指数在术后随访的第1月、第3月、第6月时对照组均较观察组高(P<0.01);对照组Tei指数第6个月与第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VOTS起搏对维持心室收缩同步性及保护心室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部位起搏即刻体液因子的改变来说明起搏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40例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分成4组,选择不同的起搏部位,1组:右心房起搏(AAI组):心房电极放置在高位右房;2组:右室心尖起搏(RVP组);3组: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P组);4组:双室起搏(BVP组),起博20分钟测定心钠素(ANP)、内皮素(ET)、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II(AII)水平。结果不同部位起搏20min后只有右室心尖起搏后ANP水平升高,其他三个起搏部位对ANP、ET、ALD、AII水平均无影响 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最差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8.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入道起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功能恶化,故临床医师在不断寻找更合理的右室起搏部位。目前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及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较多,关于右室流人道起搏的研究罕见,本研究对24例患者采用右室流人道起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心脏功能、QRS波的影响。方法将39例年龄>80岁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一组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形态、宽度、及随访12个月心功能(EF值)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无显着差异,12个月时随访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0.37±4.13,术后61.49±3.57,无显着变化;心尖起搏术前60.37±4.13,术后54.71±4.62,差别明显。结论对于超高龄老年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对心功能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在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RT)的疗效中有无不同,将心衰病人50例分为两组,其中RVA组28例,RVS组22例(于左前斜45°行右室间隔部定位)。两组治疗前的基础状况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1周内在心脏超声指导下优化AV间期和VV间期。随访6个月,评估心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及病死率。结果表明:①病死率:RVA组死亡2例(7%);RVS组死亡2例(9.1%)。②两组自身对照术后的NYHA心功能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P<0.05~0.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6个月随访,CRT患者RVS起搏对心衰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与RVA起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