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胸腹部创伤用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在急性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9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胸腹部创伤者72例;90例疑似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为急性胸腹部创伤者70例。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98.6%、94.7%。结论:急性胸腹部创伤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还可为医生的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均采用X射线及多层螺旋CT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率对比,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肝脏损伤类型中的准确率均为100%,其准确率显著高于X射线检查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射线检查诊断准确率,因此,多层螺旋CT检查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DR与螺旋CT应用于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中,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DR与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DR诊断符合率66.0%,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DR和螺旋CT均是诊断胸腹部创伤的有效手段,但两者相比,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更为直观地反映胸腹部创伤情况,建议作为首选检查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60例,在未口服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及CT扫描结果,观察多层螺旋CT平扫对胸腹部创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敏感性为94.4%(51/54),特异性为83.3%(5/6),空腔脏器损伤的敏感性为76%(19/25),特异性为80%(28/3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对肾上腺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空腔脏器和系膜血管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严重胸腹部多脏器操作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本文对我院328例胸外伤中的35例严重胸腹部多脏器损伤的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71例胸腹部出现创伤的急诊病患资料,分对照组(行DR诊断)和研究组(行螺旋CT诊断),分析2组胸腹部在病变部位的成像质量与诊断检出率。结果:诊断后研究组Ⅰ级图像为95.77%(68/71)比对照组Ⅰ级图像的70.42%(50/7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检出率是为100%(71/71)比对照组81.69%(58/7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应用在胸腹部出现创伤的急诊病患中相对于DR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时采取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条件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不同剂量条件下的诊断情况,包括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与CT辐射。结果: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质量优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剂量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辐射方面,低剂量的CT剂量指数(30.84±5.35)mGy与剂量长度乘积(62.61±15.61)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的(44.61±5.61)mGy与(125.43±17.61)mGy·cm(P <0.05)。结论:临床以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采取低剂量参数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与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低剂量下对患者形成的辐射更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数字X射线摄影(DR)、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临朐县海浮山医院收治的15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DR、多层螺旋CT、超声,分析三者对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的价值。以临床综合诊断或术后随访为金标准。结果:多层螺旋CT组、超声组成像质量高于DR组(P<0.05),多层螺旋CT组、超声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组、超声组与DR组相比较,在肋骨骨折、隐匿性骨折、肺组织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检出情况均高于DR组(P<0.05);而多层螺旋CT组与超声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胸腹部创伤进行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及超声均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并能极大提高对各类胸腹部创伤的检出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运用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7月—2021年7月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5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对纳入的所有患者分别采取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最终手术诊断结果对比显示,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32-93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X射线检查方法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后诊断作为"金标准",除肺挫伤、胰腺损伤外,CT各创伤类型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观察,CT检查成像图像质量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还可给临床合理分型做指导,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诊手术结果为参照,对DR与螺旋CT诊断效果、成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急诊手术结果证实,12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中气胸31例、肋骨骨折27例、血胸22例、隐匿性骨折17例、肋软骨骨折14例、肺组织损伤9例,DR与螺旋CT在气胸检出率、肋骨骨折检出率、血胸检出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匿性骨折检出率、肋软骨骨折检出率、肺组织损伤检出率低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成像质量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螺旋CT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DR,可作为优选影像学诊断手段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78例作为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明确类型及影像学特征。结果:78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经CT检查可明确皮下气肿23.08%,肋骨骨折44.87%,肩胛骨骨折23.08%,锁骨骨折15.39%,肺挫伤22.21%,胸腔积液20.51%,气胸15.39%,肺不伤20.51%,纵膈气肿6.41%,纵膈血肿6.41%。合并伤经CT检查可明确肝脏损伤19.23%,脾脏损伤24.36%,肾脏损伤17.95%,胰腺损伤10.26%,腹腔积血25.64%,肠系膜撕裂伤5.13%,膈肌损伤8.97%。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确具体病因及影像学特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胸腹部严重创伤后伴高血糖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勇琼  龙佩云 《家庭护士》2008,6(7):581-582
[目的]探讨胸腹部严重创伤病人出现高血糖的护理。[方法]总结26例胸腹部严重创伤病人伤后出现高血糖的护理措施。[结果]26例病人中23例痊愈出院,3例由于伤势严重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最后死亡。[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提高抢救成功率中的重要性,认真观察病情对抢救病人生命、防治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胸腹部创伤病人外周血中自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检测77例胸腹部损伤病人外周血中IL-12的水平,3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严重胸腹部创伤病人(ISS评分≥16分)外周血IL-12水平组比轻度创伤(ISS〈16分)明显增高(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人,IL-12的水平较非SIRS和MODS的病人显著增高(P〈0.05)。结论胸腹创伤后外周血中IL-12的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平行。其检测对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创伤后并发SIRS和MODS有重要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CT诊断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资料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研究组行螺旋CT诊断,对照组行DR诊断,对两组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DR诊断对胸腹部外伤的胸腔积液无法准确显示,且对于肝脏损伤的显示多为低密度影,无法区分存在的血肿,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发现更小的病灶和病变,对隐匿性骨折和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组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6.77%,对照组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4.1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胸腹部创伤效果良好,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 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将其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每组41例,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和X射线诊断,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诊断方案的病理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诊断效果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诊断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与病理符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数据组间均显著,(P<0.05)。结论:相比其他诊断方法而言,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诊断总体效果良好,值得为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均为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两组分别采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两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像质量优良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能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奠定良好基础,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胸腹部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342例疑似胸腹部创伤急危重症患者,先进行急诊床旁超声诊断,再行螺旋CT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床旁快速超声对胸腹部创伤急危重症患者早期诊断情况。结果 在诊断时间上,床旁超声显著短于CT诊断(P<0.05),床旁超声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1.67%、85.71%、97.86%、59.02%、90.34%,与CT诊断(分别为95.00%、90.48%、98.62%、71.7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CT诊断,床旁超声诊断速度更快,且诊断率与CT一样处于较高水平,在危重症患者诊治中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在胸腹部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200例急诊收治胸腹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彩超检查与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检查时间明显短常规彩超检查(P<0.05)。结论: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具有检测速度快且准确率高的优势,在急救检查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从而尽早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20.
胸腹部损伤,常规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和胸腹部X线摄片,CT对头、胸和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早已被肯定,但对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价值尚不甚明了。作者对12例病人CT和CXR检查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作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2例病人,男9例,女3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