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9县18个调查点的9156人进行了一次性粪检。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0%,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6.6%,同时感染2、3、4、5和6种寄生虫者分别占19.4%、3.4%、0.4%、0.06%和0.04%。本次共查见寄生虫15种,其中蠕虫6种,以蛔虫的感染率为最高(43.5%),原虫9种,以结肠内阿米巴感染率为最高(8.3%)。调查结果表明,本区人体寄生虫感染分布的特点是:以小于15岁的少年儿童感染率高;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民族感染率较高;地区分布有明显差异,有随地形、水系和海拔之不同表现为虫种和感染率不同。总的来看,寄生虫的感染水平从西北向东南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虫种的人群感染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查明了主要虫种的人群感染率和特点,我国人体感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和多数虫种感染率都显示了女性高于男性的性别分布特点。在年龄分布上是5—14岁儿童为多种寄生虫高发人群。我国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职业分布特点是许多职业都有其高感染虫种,如蛔虫感染是学生最高,钩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是半农半商的菜农最高,鞭虫感染率是渔民最高,贾第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带绦虫是牧民和半牧民最高。这次还查明了危害各民族的主要虫种。部分省、区还对主要虫种感染做了家庭聚集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望江县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安徽省望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望江246203瞿冬兰,陈季然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我们于1988年9—10月,对全县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6个抽样点实检3137t人,发现16个虫种,寄生虫总感染率65...  相似文献   

4.
广西人体寄生虫分布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7-1989年按不同地理位置,将广西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签的20个县、市100个点51883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查见人体寄生虫24种,其中线虫7种、吸虫2种、绦虫4种、原虫11种,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85.3%。感染人数最多的为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其感染率分别为66.0%、47.7%、37.8%和35.5%。据推算全区寄生虫感染者为3298.41万人,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者分别为2550.74万、1844.44万、1463.25万和614.71万人,上述病种应列为广西优先防治的病种。人群中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甚为普遍,感染2种和2种以上虫种的人数占感染者的68.5%,个人感染寄生虫最多的达8种。以5—14岁儿童的感染率最高,达89.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文化、卫生和经济水平较低的下等县感染率普遍高于上等县,提示儿童、妇女和贫困地区的人群,应列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全省抽查的5个县、市15个点的1-6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概况,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共调查1-6岁儿童1387人,查见寄生虫感染者1237例,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9.2%。共查见寄生虫23种,其中线虫10种、原虫8种、吸虫4种、绦虫1种。以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较高,依次为67.1%、58.7%、29.1%和33.4%。其次为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2%和2.6%。多虫感染者达74.2%,1人同时感染3种寄生虫以上者占感染人数37.1%,表明海南1-6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与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乌鲁木齐仅有的二所哈萨克族中小学在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共查出8种寄生虫,其中原虫4种,蠕虫3种及尘螨一种。人群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6.39%,蛲虫感染率0.80%。小学生与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6年11月至1991年7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我省抽样5个片区,5个市、县15个点7958人进行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94.7%,查见寄生虫30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9种,原虫8种。其中属省内首次查见的虫种有哈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贝氏等孢球虫、人芽囊原虫、美丽筒线虫、艾氏同杆线虫、肝毛细线虫、卫氏并殖吸虫、异形科吸虫、支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肝片形吸虫、巨片形吸虫和棘口科吸虫等15种。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鞭虫、蛔虫、钩虫和蛲虫,分别为66.7%、61.8%、60.9%、39.6%。汉、黎、苗和回各族居民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3.8%、94.6%、97.1%和98.4%。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多虫感染严重。蛔虫以中度、鞭虫和钩虫以轻度感染居多。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对吸虫的流行进行初步分析。通过调查基本模清全省不同方位、不同人群、不同虫种的感染率和主要线虫的感染程度,并对应重点防治的虫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东省31县、市120个点61517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查出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72.1%。多虫感染十分普遍,最多1人感染7种。感染1、2、3、4、5和6种寄生虫者分别占人数的48.3%、35.0%、13.4%、2.9...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1989–2014年江西省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1989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和2014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中提取江西省调查数据,对2次调查中江西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9年和2014年江西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79.59%和9.64%,25年间感染率下降了87.89%(χ2 = 30 870.5,P < 0.01);1989年和2014年江西省分别检出24种和20种人体肠道寄生虫,2次调查共检出26种人体肠道寄生虫。1989年调查,江西省感染率居前3位的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别是蛔虫(71.06%)、钩虫(17.61%)和蛲虫(17.59%);2014年调查,感染率居前3位的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别是蛲虫(13.73%)、钩虫(4.66%)和鞭虫(0.95%)。2次调查中,江西省女性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均显著高于男性(P均< 0.01);25年间,不同年龄组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82.50% ~ 95.31%。结论 江西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土源性线虫仍然是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虫种。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我们于1988年10月在冠县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检查5个村2515人,受检率94.27%,感染寄生虫者1825人,总感染率为72.56%(5~14岁感染率最高达93.47%)。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1194人,占80.95%;同时感染2、3和4种虫者分别占17.42%、1.56%和0.07%。肠道蠕虫查见5种,其感染率蛔虫为46.96%、十二指肠钩虫0.12%、美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卫生部下达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通知,以我国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流行规律为调查目标,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开展调查。于1988年至1990年3年内,共调查13个地(市)、35个县(区)所辖161个调查点(村),计85417人。共查见寄生虫感染者48081例,其总感染率为62.9%。查见线虫6种、吸虫2种、绦虫2种、原虫9种,共计19种肠道寄生虫。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猪带绦虫、华支睾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属于分布广泛、感染率高、危害较大的虫种。有关这些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规律,为我省制定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牧业区人体寄生虫分布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1991年间对青海省牧业区10个调查点的483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1%,共查见人体寄生虫13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2.8%、鞭虫0.7%、溶组织内阿米巴0.5%、结肠内阿米巴7.6%、哈氏内阿米巴0.3%、微小内蜒阿米巴4.6%、布氏嗜碘阿米巴0.7%、贾第虫7.1%、结肠小袋纤毛虫0.02%、人芽囊原虫2.2%、牛带绦虫1.2%;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5%(216/1397);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3.0%。蛔虫感染者中99.8%为轻、中度感染者。多虫感染占18.2%。结果提示,青海省牧业区蛔虫、蛲虫分布较广,感染水平亦属本区最高,尤以集体生活的少年儿童感染为重。但同我国其它部分地区相比,尚属低感染程度,这同高原大陆性气候相关密切。而流行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乃属绦虫类疾病中的包虫病,这是我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家庭聚集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省的川西高原、盆周山、丘陵、平原等4种地形9个县18468人的肠道寄生虫调查中共查见寄生虫19种,其中线虫7种、原虫8种、绦虫和吸虫各2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0.6%。4种地形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1—5种以上寄生虫的累积阳性率随上述4种地形依次升高,形成明显的梯度差。 应用G统计和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对2743个粪检资料完整的家庭中蛔虫、鞭虫、钩虫、贾第虫、人酵母菌及结肠内阿米巴6种寄生虫阳性人数的分布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上述6种肠道寄生虫的分布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提示:可能由于每个家庭内生产、生活等共同因素作用,这几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均具有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988年5月至1990年10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对本区13个县30个调查点进行人群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检率为71.7%(10315/14379)。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6%(5325/10315),共查见寄生虫24种,其中包括原虫10种、线虫9种和绦虫5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8.1%、结肠内阿米巴13.3%、哈氏内阿米巴1.5%、微小内蜒阿米巴3.3%、布氏嗜碘阿米巴8.5%、贾第虫8.2%、人毛滴虫0.02%、结肠小袋纤毛虫0.01%、人芽囊原虫0.3%、肉孢子虫12.6%、蛔虫6.0%、鞭虫2.3%、钩虫0.3%、粪类圆线虫0.01%、毛圆线虫0.04%、蛲虫11.5%、小杆属线虫0.03%、旋毛虫26.8%、带绦虫8.5%、缩小膜壳绦虫0.1%、微小膜壳绦虫1.5%、棘球蚴34.9%和裂头蚴21.4%。其中,小杆属线虫和毛圆线虫、哈氏内阿米巴,人毛滴虫、人芽囊原虫为我区首次报道。作者认为寄生虫感染率的高低与当地地理类型、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7年至1991年全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结合历年来文献报道,确定湖北省存有人体寄生虫(医学昆虫除外)49种:线虫16种,吸虫11种,绦虫5种,原虫17种。其中肾膨结线虫、艾氏同杆线虫、美丽筒线虫、小杆线虫、铁线虫;肝片形吸虫、抱茎棘隙吸虫、异形异形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猫后睾吸虫、缩小膜壳绦虫、曼氏裂头蚴以及迈氏唇鞭毛虫13种属少见或罕见寄生虫。感染虫种以鄂东南丘陵地带和江汉平原为最多,达37种和33种,东北及西北地区的为最少,分别为25种和26种。而感染率则以江汉平原为最高(64.6%)、东北低山丘陵为最低(27.8%)。常见寄生虫遍及全省各地,少见寄生虫则为散在感染点片状分布,结果提示,本省寄生虫防治重点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优先防治虫种为血吸虫、疟疾、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流行态势,制定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策略。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选择安阳市郊区和郸城县6个调查点。 结果 1990年调查安阳市郊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36.23%,发现12种肠道寄生虫,多虫感染者142例,蛔虫感染者平均EPG 1794.69;2002年调查人群感染率为4.11%,未发现多虫感染者,EPG为548.88;1990年郸城县人群感染率77.87%,2002年降为27.26%,人群查出的肠道寄生虫也由12种减为10种,多虫感染者由816例降为53例,人群蛔虫EPG由2 515.49降为1 124.90。 结论 河南省人群寄生虫感染率或度呈总体下降趋势,这与经济的发展、人群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卫生意识的培养、环境条件的改善及防治措施的实施密不可分,但不同地区下降幅度不同,低年龄组仍是受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宝鸡地区四县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宝鸡市首次全面调查9210人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共查见线虫4种,绦虫3种,原虫7种。人群的寄生虫感染率为59.3%。14岁以下少年儿童感染率为71.6%,一人同时感染两种以上寄生虫者1258人,混合感染率为13.7%。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其感染率为51.6%。阐明了本地区人体寄生虫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与不同地区虫种之间的感染关系,提出了主要的感染虫种及易感人群,对全面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我省30个县(市)120个调查点。受检率为95.6%(63794/66750),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76.7%(48933/63794)。蛔虫感染率为67.7%;钩虫感染率为22.9%。共查见寄生虫26种,其中省内首次报告6种:艾氏同杆线虫、东方毛圆线虫、棘口科吸虫、微小内蜒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和迈氏唇鞭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