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方法收集我院5例确诊为不典型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MRI图像特点。结果 5例不典型PRES患者有男性1例,女性4例,其相关病因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剖宫产术后高血压(3例)以及肾功能不全高血压(1例)。发病时患者的收缩压高值平均为188mm Hg,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患者恢复时间为2-14d。头颅MRI:病变主要发生于额叶(1例),脑干(3例),基底节区(1例),3例伴其他部位病灶,其中仅1例伴右侧顶枕叶病灶。T1WI病变区呈等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病变区呈高信号;大部分(4例)DWI病变区呈等或低信号,ADC呈高信号,小部分(1例)DWI病变区呈高信号,ADC呈等信号。患者于治疗后2-4周复查MRI,病变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不典型PRES临床表现亦不典型,但是结合MRI表现还是有其特征性,影像诊断医生应当提高对其认识,尤其是对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与MRI表现明显不符,需要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MRI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MRI平扫,4例患者同时行MRV扫描,3例患者行MR增强扫描,其中8例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复查。结果病灶主要累及双侧枕叶及顶叶皮层下白质,其次累及概率依次为额叶、颞叶、小脑半球、基底节区、胼胝体及丘脑。MRI表现在T1WI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像呈高信号,T2Flair像呈明显高信号,DWI像大多呈等或稍高信号,相对应ADC图大多呈高信号。行MR增强扫描的患者脑实质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的信号。其中8例患者经临床治疗9-12天后复查MRI,大多患者的图像显示病变范围缩小或完全消失。结论PRES的头颅MR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MRV及DWI像具有鉴别意义,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病因,有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PRES的认识.方法 6例PRES患者中4女2男,终末期肾病、肾移植、孕妇、系统性红斑狼疮、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高血压患者各1例.6例行MRI多序列成像及增强检查.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6例PRES有不同诱因,以突发头痛、子痫或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觉障碍为临床特点,及时正确治疗后症状1周左右消失,1例遗留视力模糊.CT及MRI显示6例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额叶及颞叶后部各2例,左侧小脑1例,皮质受累2例,增强无强化.随访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遗留小梗死灶.结论 PRES是一种临床一影像综合征,常常是良性及可逆的,快速降压、去除诱因及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病灶消失,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MRI特点的认识。方法:分析7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7例MRI病灶对称性分布于双侧顶枕叶,3例累及两侧额叶,1例累及右侧颞叶,3例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强化。结论:双侧顶枕叶对称性的血管源性水肿是PRES的典型MRI表现,FLAIR和T2WI是显示病灶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5.
寇红伟 《吉林医学》2013,34(6):1105
目的:讨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方法:综合分析20例确诊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患者均有头痛、视力模糊的表现,并且患者还伴有高血压,20例患者均做常规生化检查,血、尿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进行常规的核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扫描。结果:20例PRES患者的MRI显示病变部位均位于顶枕叶并双侧基本对称,病变主要是皮质区,尤其是白质部分。病变信号主要集中在双侧基本对称的白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白质及受累皮层均呈高信号,边界不清,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现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区,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以逆转,采用MRI、DWI等检查综合临床的典型特征分析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吴燕芳  林禾  高飞 《疑难病杂志》2012,11(9):699-70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方法分析SLE合并PRES患者3例并系统地回顾国内文献报道9例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 12例SLE合并PRES患者,发病前使用糖皮质激素10例,环磷酰胺3例,出现高血压11例,头痛10例,癫痫发作10例,意识障碍9例,视觉障碍8例,CT及磁共振成像(MR)显示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枕叶、顶叶、额叶、颞叶。降压和及时处理诱因症状可缓解。结论 PRES是一种临床一影像综合征,发病常与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突发高血压等相关,SLE合并PRES若能及时诊断、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病变可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谭莉平  黄迪开  陆建常 《广西医学》2012,34(8):1026-1028
目的 探讨孕产妇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MR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孕产妇PRES患者的CT、MRI及临床资料,分析PRES影像表现.结果 13例患者均行CT扫描,主要表现为以脑白质为主的多发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多呈左右对称分布,其中病灶位于顶枕叶8例,顶枕叶并基底节3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区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8例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扫描(其中3例行MRA检查),病灶位于顶枕叶3例,顶枕叶并基底节2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顶枕叶并小脑半球、脑干1例,主要表现为双侧大脑皮质下或白质区对称的异常信号,在T1WI上有的病灶显示为等信号,有的病灶显示为稍低信号,在FLAIR及T2WI上病灶均显示为高信号,在D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图表现为高信号,MRA表现正常.结论 PRES的CT及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上明显优于CT,根据DWI及ADC图的表现可预测预后情况,MRI扫描应该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对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表现、MRI表现及MRI诊断价值,提高对PRES的早期诊断正确性,帮助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PES的MRI图像及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剖宫产后36 d,突发头痛9 h入院,早期MRI示左侧顶、枕叶皮层及白质、左右小脑半球见斑点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示左右小脑半球病灶呈略高信号,给予改善循环、缓解头痛、营养神经、调控血压等对症治疗,症状基本消失,18 d后复查磁共振示,脑内病灶完全消失,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PRES多累及顶、枕叶及小脑半球,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较佳,MRI结合临床对诊断PRES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汪南田  任明山  胡仁平 《安徽医学》2014,(12):1696-1698
目的分析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SIH)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SIH患者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均有典型体位性头痛和低颅压,脑脊液压力为0~60 mm H2O,平均(38.22±24.85)mm H2O。头颅MRI表现为脑组织下垂(41.18%)、硬膜下积液(11.76%)及硬脑膜强化(33.33%);其中1例(占5.88%)合并有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患者经卧床休息、补液、使用地塞米松等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低颅压及头颅MRI特点有助于SIH的早期诊断;SIH可能是导致CVST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善之  倪耀辉 《海南医学》2007,18(8):70-71,82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HSE患者以发热、头痛、精神症状为主,大多数患者有脑脊液、脑电图(EEG)头颅MRI的异常表现.结论 HSE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同时结合脑脊液病毒学、EEG、头颅MRI检查综合判断.脑脊液、EEG、头颅MRI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结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CT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PRES在产后3-28 d出现,发生于两侧额顶叶及两侧枕叶1例,左侧额顶叶1例,双侧顶叶后部2例,CT表现为脑白质区低密度改变为主,2例病灶邻近矢状窦旁出血及病灶内散在出血,随访病灶范围、数目减少、消失;2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汤群锋  吴力源  薛玉喜  陈静雯  薛晶  陈宏伟 《重庆医学》2012,41(18):1836-1837,1840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PRES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影像表现及疾病转归等方面的特点。结果病变主要分布在双侧顶枕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区,以白质受累为主,可累及胼胝体、脑干、小脑及额颞叶等。扩散加权成像(DWI)PRES常为等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表现为高信号。PRES一般是可逆的,部分可合并脑梗死或出血。结论 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及随访有助于对PRES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11-11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MRI平扫及DWI检查,其中2例患者行MR增强检查。结果 MR及CT显示双侧顶枕叶9例、基底节区3例、额颞叶2例、小脑2例、丘脑1例、胼胝体1例及脑干1例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或低密度影,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内。MR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2例增强后病变未见强化,12例患者高b值DWI均呈等信号,相应ADC图呈高信号。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复查MRI,病灶逐渐缩小、消失,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DWI能明确PRES早期病变为血管源性水肿,DWI并结合常规MR对PRE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患者治疗后影像学评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病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基础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随访了解预后.结果 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相关的常见疾病有各种肾病肾功能不全、妊娠及产后子痫、结缔组织病、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抽搐、视力下降、精神意识改变等.影像学具有多灶性、对称性、后部为主分布的特点,累及枕、顶、额的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病灶.一般预后较好,少数较差.结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并不相同,病变并不都可逆,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症(PRES)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RES的MRI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文献复习。结果 MRI显示PRES以顶枕叶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部分累及皮层,颞叶后部、额叶也可同时受累。结论 PRES的MRI表现具有鲜明的特征性,结合病史和MRI特征可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的MRI表现与其发病时血压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关系,进一步研究PRE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PRES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资料,评价患者脑水肿部位及程度,并分析脑水肿程度与发病时血压水平、血清LDH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RI显示多数病灶位于顶、枕叶脑实质内,T1WI 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DWI呈低或稍高信号,ADC呈高或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不同血压组之间脑水肿累及部位、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脑水肿程度评分与患者发病时SBP、DBP、MAP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LDH水平与脑水肿程度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42,P=0.028)。结论: PRES的典型MRI表现为双侧顶枕叶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但也有多种不典型表现;MRI表现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5例接受CT检查,8例接受MRI检查,18例同时接受CT和MRI检查。结果 PRES累及双侧顶枕叶(27例)、基底节区(6例)、额叶(7例)、小脑半球(1例),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脑白质内,7例患者皮质亦受累。CT呈稍低密度影;MRI扫描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以FLAIR序列显示皮质病变为佳。DWI显示大部分病灶呈等或略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略高信号。随访所有患者病灶范围变小、数目逐渐减少。结论 PRES好发于顶枕叶白质,但也可见于基底节、额叶及脑皮质,MRI FLAIR及T2WI序列显示病灶较佳。CT、MRI头部扫描及定期复查对PRES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5例子痫患者影像资料。其中20例有治疗后复查的影像资料,15例有治疗过程中的MRI检查资料。结果 26例CT表现为顶和(或)枕叶片状低密度,且具有可逆性;15例MR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另7例合并脑出血。结论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较具有特征性,但需要与其他脑内片状水肿影像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