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盆周围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36例骨盆周围创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直接缝合或行植皮、皮瓣转移封闭创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间为(14.2±3.6)d,行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者14例、远处皮瓣转移修复者6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者16例,术后治疗(29.5±2.5)d后皮瓣成活良好,创面完全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促进骨盆周围创面的再生修复,为后期的创面封闭奠定良好的基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毁损性电击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这类创面早期、反复清创,VSD覆盖、引流的同时,促进肉芽生长;植皮与(肌)皮瓣相结合修复创面;早期截肢,多次截骨,VSD引流,创面清洁后封闭伤口。结果首次清创平均为伤后第7 d,最早为第3 d;17例截肢,有1例行3次截骨。11例单纯植皮,17例采用植皮加(肌)皮瓣消灭创面,5例单纯用(肌)皮瓣修复创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VSD结合植皮及(肌)皮瓣用于毁损性电击伤创面修复,使早期清创成为可能,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节约住院费用,并减轻医师的工作量。其修复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负压创面技术能有效去除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糖尿病足、压疮、烧伤等难治创面的治疗,为Ⅱ期植皮创造良好条件,并可提高皮瓣存活率。本文综述了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产生、发展,并重点回顾了其在皮肤移植中应用的原理、机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最初设计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VSD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对VSD技术在不同类型创面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总结,以期进一步拓宽VSD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107例软组织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创面常规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持续负压闭式引流术、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合理功能锻炼.88例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其中80例功能恢复良好,8例因复杂关节内骨折不同程度残留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1.1材料(1)医用泡沫材料:主要成分为Polyviny—lalcohol,属合成敷料,外观形同海绵,泡沫微孔直径0.2~1mm,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与抗张力强。(2)多侧孔引流管:为硬质硅塑引流管,管壁质硬、能抗高负压。强力吸引时,管腔可保持通畅,具有良好的透氧和透湿性,能防止水分和细菌侵入。(3)抗高负压引流装置:一般选用抗高负压引流瓶,负压在450-600mmHg,抗高负压引流瓶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7.
负压伤口疗法(NPWT)是将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后,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通过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及修复因子的生成,清除创面渗出物,减少组织细菌含量,减轻创面水肿等来促进创面更快更好地愈合,提高伤口的治愈率与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治疗的目的.NPWT包含负压封闭引流(VSD)和负压辅助闭合伤口(VAC)两个...  相似文献   

8.
负压封闭引流(VSD)因能够通过聚氨酯或聚乙烯醇敷料、半透膜、负压引流装置构筑的密闭空间及时充分引流,排出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控制创面感染,加速肉芽组织再生,促进创面愈合,被广泛应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且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等优点。本文主要针对VSD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VSD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27例压力性溃疡等38处慢性难愈性创面,先予以清创、再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部分联合植皮、皮瓣转移等修复方法,同时病因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创面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参考资料。方法选取收治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一致,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伤口的恢复效果以及创面伤口发生感染等情况。结果两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创面面积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此外,从创面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VSD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物理学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VSD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许秀萍  武晋晓  纪欣 《武警医学》2012,23(7):578-579,58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糖尿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压疮患者随机分为VSD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基础护理、清创术、创面换药等治疗,VSD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VSD术。结果 VSD组治愈率为7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6.7%,VSD组治愈天数为(15.8±7.1)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糖尿病并发的压疮效果更好,时间更短,并能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创面周围形成持续或间断负压的密闭空间,达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为最终的皮肤覆盖创造条件。笔者结合负压吸引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在骨与软组织创伤和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治疗电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134例电烧伤患者,分为VSD组和换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SD组创面清洁时间为5~10天,Ⅱ期手术皮片优成活率96.7%。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10~20天,皮片优成活率69.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VSD对电烧伤创面清洁作用和术后皮片成活率较传统换药效果好,为创面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植皮条件。  相似文献   

16.
真空封闭引流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真空封闭引流(VSD)是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真空封闭引流系统的组成及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创伤创面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VSD)是引流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其已在四肢外科广泛应用,但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有待拓展。本文结合笔者的使用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就VSD在腹部外科应用的适应证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概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清创后肢体枪伤感染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20头猪枪击致伤右后肢,6h内彻底清创,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和实验组(VSD治疗),每组10头。比较两组伤道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及延期缝合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的细菌计数在清创后24、48、72h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个肢体感染,实验组和对照组延期缝合时间分别为(4.1±0.7)d、(8.2±3.6)d,愈合时间分别为(15.1±1.5)d、(22.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分析时不包括3个感染肢体,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显示实验组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组织修复加快。结论 VSD可以预防清创后枪伤发生感染,促进枪伤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