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肝标志物相关试验检测结果分析王凤玉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广泛,感染率甚高,为实现对乙肝早期发现,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情况,对1042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两对半的同时做了抗HBc—IgM和HBV—DNA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HepatitisB,HB)是由HBV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类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HBV不仅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且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HBV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1965年首次发现HBV的表面抗原(HBsAg).  相似文献   

3.
乙肝标志物(HBVM)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用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发现HBsAg及抗-HBc阳性血清而HBsAg呈阴性反应;用传统的反向间接血凝二步法(R-PHA)检测呈不同滴度的阳性反应,对此我们分析了1465份血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可达10%以上。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乙型肝炎的危害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 患了乙型肝炎后到底属于什么状态?需做“乙肝三系”来判断结果。“乙肝三系”包括;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②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临床快速、省时的需要,我科自2001年开展应用快速胶体金渗滤检测板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本文对580例血清标本用快速胶体金渗滤检测板与ELISA法检测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并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2种方法在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预后估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方法主要是RIA法和ELISA法。笔者于2000年间,用RIA法与ELISA法同时对1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晶  倪洪波  刘玉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18-161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以免疫过氧化物E技术为基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于观察,便于大规模检查[1].由于其自身方法学上的限制,检测结果易受其它血清物质变化及实验室因素的干扰.本文分析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干扰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BcAg与乙肝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肝脏受损情况。方法 HBcAg、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c-IgM采用ELISA ALT用IFCC推荐使用的速率法,以上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大三阳患者HBcAg阳性率达67.61%、HBcAg阳性患者抗HBc-IgM阳性率43%、ALT异常率35%。结论 HBcAg对乙肝的早期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汉川市新堰镇入托儿童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乙肝抗体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新堰镇区542名2~6岁入托儿童的乙肝三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两对半全阴者占72.3%,HBsAb阳性占25.4%,大三阳者占1.15%,小三阳者占1.15%.结论 HBsAb阳性与年龄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的检测,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为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乙肝标志物在免疫学检验上的混乱,我们利用室内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本室的检验质量,确保了报告结果的及时性,可靠性。现将有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乙肝标志物联合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对门诊疑似乙肝患者2 476例,分别行TRFIA检测其血清学标志物HBV(HBV-M)和行FQ-PcR方法检测其HBv.DNA含量,并对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2 476例受检者中,FQ-PcR检测其HBv-DNA阳性1 656份,总阳性率为66.9%,其中TRFIA法HBsAg、HBeAg、HBcAb均阳性861份,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816份,占94.8%;TRFIA法HBsAg、HBeAb、HBcAb均阳性1 023例,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674份,占65.9%;HBsAg、HBeAg均阳性27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26份,占96.3%;HBsAg、HBcAb均阳性148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117份,占79.1%;HBsAb、HBeAb均阳性55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2份,占3.64%;HBsAb、HBeAb、HBcAb均阳性123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11份,占8.94%;HBeAb阳性22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2份,占9.09%;HBeAb、HBcAb均阳性43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3份,占6.98%;HBcAb阳性37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2份,占5.41%;HBsAb阳性89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2份,占2.22%;均阴性48份,其中使用FQ-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阳性1份,占2.08%.结论 TRFIA法用来排查机体有无感染乙肝病毒,对于乙肝传染性强弱仅能做一个初步的估计指标,不能准确检测出血清HBV-DNA低滴度者,故靠TRFIA法诊断和判断病情是不够的;FQ-PCR法检查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复制指标,能够能为精确的判断出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染强弱情况,是对TRFIA法不足的补充.而FQ-PCR法在检测时也容易受到一些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的影响.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准确性,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和诊治.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人伟 《中国医刊》2001,36(4):49-5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为HBV外衣壳S蛋白 ,在无病毒复制的情况下S基因可通过mRNA逆转录酶复制生成 ,故不反映病毒增殖 ,是HBV感染和携带的标志 ,用于肝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研究和输血安全保证。急性肝炎可在转氨酶升高前或症状出现前 1~ 7周测出 ,发病 3周约半数阳性 ,高峰在感染后 2~ 3月 ,多数病人半年后清除 ,然后表面抗体升高。HBsAg阳性持续半年或一年以上为HBV慢性携带者 ,母婴传播可携带数十年 ,此期虽无明显症状但可有肝细胞损害 ,与免疫功能紊乱或合并HCV或HDV感染有关。其中部分病人将发…  相似文献   

13.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乙肝标志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血中可出现大量的乙肝病毒颗粒。目前主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乙肝标志物判断HBV感染患者,HBV抗原、抗体的血清学标志与临床关系较为复杂,必须对几项指标同时分析,方能有助于临床判断,但检测HBV-DNA是直接反应乙肝病毒存在、活动性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可靠指标。我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乙肝标  相似文献   

14.
东立 《河北医学》2013,19(5):791-792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共对5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乙肝血清的标志物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5例,B组25例,C组10例,并对上述患者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乙肝血清标志物抗-HBc、HBeAg及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100%,抗-HBc、抗-HBe及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76.6%,抗-HBe、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50.O%。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单纯的采用ELISA方法对五项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是难以对患者的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的强弱进行判断,容易导致某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漏诊的情况。而采用PCR方法进45-HBV—DNA定量检测,具有良好的乙型肝炎诊治效果,明显优于血清标志物检测,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运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乙肝标志物定性试验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最低检出限进行方法学评价,为实验室选用合格方法和试剂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中乙肝标志物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nosorbent assay,ELISA).对试剂的方法学性能评价为:批内精密度评价用40例(包括阴、阳性)乙肝标志物标本进行重复性检测;批间精密度评价用120例(包括阴、阳性)室内质控结果进行统计;并用阳性一致率和阴性一致率作为精密度评价指标.准确度评价用近3年165例室间质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控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的返馈数据进行统计,以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表示试验的准确度.试剂最低检出限的评估,将已知浓度的乙肝标志物作梯度稀释后进行检测,以能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检出限.结果:实验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其阴阳性符合率均≥95%;其一致性检验Kappa≥0.75.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6 IU/ml、20 MIU/ml、2 NCU/mI、3 NCU/ml、0.5 NCU/ml.结论:本实验室乙肝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最低检出限均符合检测性能要求,检测质量可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的HBV携带者。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即通常所说的“两对半”,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乙肝的有关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检测开展已很普遍,但检测HBV-DNA判断乙肝HBV在体内复制的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等)在基层医院开展就有一定的难度。最近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preS1蛋白”与不同类型HBsAg阳性血清进行了比较,以观察HBV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长武  谢礼琼  张明 《吉林医学》2010,31(18):2814-2814
目的:探讨TRFIA法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异同。结果:TRFIA法的抗-HBe检测结果与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单个HBV M检测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RFIA法和ELISA法两种检测方法在①④⑤,①⑤和②组合模式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IA方法对乙肝定量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HBsAg携带者168例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传染性及探讨HBsAg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我们对2003年至今的各类体俭人员中168例HBsAg携带者HBVm清学标志物进行相关性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批内、批间重复性.结果 ECLIA检测法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检测批间、批内重复性均显著优于ELISA法(P<0.05).结论 E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可作为乙肝治疗及病情发展的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