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 关于春温的病因问题关于春温的病因,教材提出了“春季温热病邪”的概念,并与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并列为四时温病的致病主因,认为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外因是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素亏,正气不足”。据此则春温应属新感温病,而不是伏邪温病了。然而教材在总论部分,多次提到春温为伏邪温病,在有关章节中论述春温的发病时又以“冬伤于寒”、  相似文献   

2.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1]。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复归临床应用的历程。现就温病病因学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本章叙述内容有两方面:①温病的病因;②温病的发病。其中重点内容一是各类温邪的致病特点,二是温病的发病类型。一、温病的病因温病的致病原因是外感温邪。这类病邪除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外,还包括“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而疠气、温毒实质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柳宝诒医案》、《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医论医话》的系统学习研究,发掘出柳宝诒治温特色:善用“疏”邪之法治疗外感温热病;善用“透”邪之法治疗湿热类温病;运用“托”邪的方法治疗春温病。其对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不仅对前人的治疗经验兼收井蓄,而且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治疗特色,值得后人学习、仿效。  相似文献   

5.
沈宇清 《国医论坛》1998,13(4):21-22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热病救明犹易,通阳最难,效明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亲还,则有不同也。”此论是在论证湿邪为病及其治疗时述及的,因而对温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及闻发,然多有歧义,如“热病救阴”与“杂证养阴”有何不同,“通阳不在温”是否即不能温等。现笔者仅据个人学习本篇的体会试论述如下。1温病伤阴的特点湿病种类虽多,但就其病性而论,不外乎温热病与温热病两类.其病机与致病因素、机体反应等有关。温热病系感受温热病邪“纯熟不兼湿”见温热病证者,…  相似文献   

6.
温病是由温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由于“无邪不有毒,无毒不发病”,故换言之,温病是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温热毒邪的涵义是: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具有温热属性的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温热时毒,温热毒邪大体包括风热时毒、暑热时毒、湿热时毒、燥热时毒、温热时毒等等。虽然温热毒邪是近  相似文献   

7.
温病的治法,主要有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固脱等。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应用这些治疗原则达到驱除病邪、调整气机、辅助正气,使病人恢复健康呢?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病因审病因,即是在治疗之前弄清引起温病发生的病邪性质,针对病邪性质,确立治疗原则,以驱邪外出。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温邪,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戾气、温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既体现温病的特点,又各具特色。首先,有一定的季节性。风热病邪多发生在春季及应寒反暖的冬季(初冬),其致病初起  相似文献   

8.
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致之多种急性外感热病之总称。其特点为:1.以温热病邪为主致病;2.发热为其共有症状,初起即见热象;3.发病急,传变快,(?)伤(?),(?)厥;4.其中某些病种具传染性、流行性;5.各病种各具不同季节性。温病包括风温、春温、署温、湿温、伏署、秋燥、冬温、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中对下法的应用是极为重视的。本文从理论原则上予以论述,使温病下法在应用上扫除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提高疗效,有益于医学的探讨。温病是在一定的季节,由一定的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性病的总称。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和湿温之分。温病发展转变一般经过卫→气→营→血四个不同病理阶段。在气分阶段温热病邪与正气急骤相争,邪气里盛但正气未衰,因此  相似文献   

10.
2.温病的概念是什么?温病有哪些特点?试以风温为例加以说明。答: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温病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病因是外感温热病邢温病的病因与外感风寒不同,与内伤杂病也有很大区别,其基本界限就在于致病原因是外感温热病邪。此为一种阳邪,易化燥化火损伤人体阴液。(2)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口鼻皮毛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甚至造成流行。各种温病的发生又  相似文献   

11.
通下法为祖国医学的“八法”之一,在温病中应用颇为广泛。温病乃感受温热之邪,其性属阳,易化燥化火伤及阴津,在温热病的过程中,如邪不从外解,必然里结阳明。故温病里结阳明过程中应用通下法不失为祛邪热以求存阴的上法,亦是中止温热病邪深入营血的关键。临床多用于以下情?..  相似文献   

12.
<正> 温热顾阴的涵义温热顾阴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大法。温热病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致病因素迥然不同。温热顾阴,与伤寒顾阳相对而言。喻嘉言说:“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缘真阴为热邪久耗,无以制亢阳,而燎原不熄也。以故病温之人,邪退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总当回护阴之根底……兹特提出手眼,以印证先人之法则”。以后叶天士更具体的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朱武曹说:“伤寒必当救阳,温病必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本章内容:温病病因学说的内容及其实际意义;温热病邪致病特点;温病发病因素;温病发病类型及特点。现将重点问题归纳如下: 一、温病病因学说的内容及意义温病病因学说内容——温病的致病原因是外感温热病邪(简称温邪)。所谓温邪,是指外邪中属于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如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病邪。它具有性质属热,从外感受,致病迅速等特点。温病病因学说实际意义——温病病因学  相似文献   

14.
宋福印 《河北中医》1992,14(2):45-45
《温病条辨》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对于上述病证吴氏曾多用温热之品治之,而世人考究者甚少,今笔者摭拾其大概,略而论之。因地制宜吴氏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注曰:“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据此我们测知,吴氏所列桂枝汤是专为好发于冬春季节的温病而设,因该季节风寒之气当令,虽患温病亦每多  相似文献   

15.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语出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这一论断值得进一步商榷。首先,这一论断不能概括所有温病的始发部位。根据病邪性质之不同,温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属温热类,伏暑、湿温等属湿热类。湿热类温病由于兼挟湿邪,常易郁遏气机,困扰脾胃,多以脾胃为  相似文献   

16.
张飞龙  马健  卢萍  徐珍珍 《光明中医》2010,25(10):1789-1790
温为阳邪,最易化火伤阴,故治疗温热病以清热养阴为其大法,但临床温热方药运用于温热病者亦屡见不鲜,尤其湿温类温病的治疗,清热药只有结合芳香温化之品,则湿开热化,邪有去路方能向愈。本文简要论述温热药物在湿温类温病治疗中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温病是指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温病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性分为瘟疫和温病,前人有"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的说法。例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临床特征来看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属于中医温病的"瘟疫"范畴,但究其致病性质,仍不出风暑湿燥等病邪的范围。温病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根据发病类型不同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相似文献   

18.
从邪正盛衰探析《温病条辨》祛邪与补阴的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儒森 《国医论坛》2004,19(2):19-19
吴鞠通是清代的温热大师,其代表作《温病条辨》堪称治温之经典,其中指出“温病最善伤阴,故立法以救阴为主”,把救阴作为温病的重要治则。然而温病的发生发展贯穿着正邪相争,邪可伤正,正盛可祛邪,正虚则病进,妄补又可恋邪,用药不当又可伤正,如何顾护阴液以扶养正气,关系到疾病的转归与  相似文献   

19.
就温病营血证与络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络脉是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主要途径,络脉病变是温病营血证的病理基础,“通”络的治则贯穿于温病营血证的治疗中,营血证即是温病后期极期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脏腑阴终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物质基础是络脉及络脉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湿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为透邪,二为扶正。温热药物治疗温病时,应在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