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湖区圩垸内外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鄱阳湖区圩垸内外植被和钉螺分布的关系。方法对余干县、南昌县和进贤县的4个洲垸型村庄及相邻洲滩的高、中、低3个高程地带、圩垸内的耕作带和非耕作带,以分层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植被种类、高度、盖度、频度,并同步调查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地带的植被优势群丛与钉螺分布的关系。结果圩垸内外植被差异明显,垸内植被种类多杂,分布无明显规律,未查见钉螺;垸外洲滩植被发达,覆盖面积大,呈不规则环带状或片状分布,群丛分布明显;钉螺主要分布在15~17m高程地带,与植被类型关系密切,植物优势群丛苔草或南荻盖度与钉螺密度成二次曲线关系。结论鄱阳湖区洲滩植被与钉螺分布受共同的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两者分布上密切关联性,圩垸建成后垸内钉螺逐渐消失,可能与这些生态因素变化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垸内钉螺面积分布现状及分布特点,提出防治对策,为进一步有效消灭垸内钉螺面积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1年湖南省血防工作统计年报表及2011年湖南省垸内钉螺面积核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洞庭湖区垸内有螺单元环境类型以沟渠为主,新发钉螺面积60.5hm2,复发钉螺面积546.1hm2,现有钉螺总面积2 754.6hm2,2011年达灭净标准垸内钉螺面积398.6hm2,占总面积的14.47%.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药物灭螺和沟渠硬化.结论 洞庭湖区垸内虽有新发、复发钉螺面积,但有螺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可以采取药物灭螺和沟渠硬化、精养鱼池等防治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减少垸内钉螺面积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调查2011年湖南省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现状及其特点, 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对湖南省垸外有人畜活动、 历史上有钉螺分布及可能有钉螺分布的环境普查; 收集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信息, 采用 GPS定位并建立空间数据库, 应用Google Earth平台绘制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电子示意图, 分析全省垸外血吸虫病 易感环境分布现状及特点。 结果 结果 2011年湖南省共有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洲滩787块, 长1 429.64 km, 面积62 017.17 hm2 , 活螺平均密度为0.37只/0.1 m2 , 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1 9只/0.1 m2 , 查出有感染性钉螺洲滩180块, 感染性钉螺 面积688.07 hm2 ; 湘、 资、 沅、 澧等16条有螺水系均有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 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植被主要为杂草, 其次 为芦苇和树。结论 结论 湖南省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广、 面积大、 环境复杂, 需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洲垸型渠道钉螺分布特点及形成易感地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陵县资市镇是洲垸型渠道地区的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2年居民感染率为29.5%。耕牛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66.7%。垸内渠道共有66条,面积30万m~2。其中有螺渠道占97.0%,有螺面积占99.3%;感染螺渠道占7.6%,面积占18.3%。主要分布在支、干渠内,分别占45.2%、39.8%。支、干渠是牲畜放牧,尤其是牛嬉水主要场地,经搜集野粪检查血吸虫卵和水体尾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牛粪是污染水体感染钉螺的主要因素。支、干渠不仅感染螺平均密度及钉螺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有感染螺分布的面积大,是洲垸型渠道中的易感地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湖南省2011~2016年开展的3次垸内钉螺普查,对全省垸内钉螺的流行类型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垸内钉螺面积提供科学对策。 方法  收集2011年、2014年和2016年湖南省垸内钉螺普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湖南省垸内钉螺面积与环境处数在2011~2014年下降明显,2014~2016年下降趋缓;2016年全省垸内无新发和复发钉螺面积,3次普查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全省现有垸内钉螺流行类型以湖沼型和山丘型为主。 结论  与2011年和2014年相比,2016年湖南省垸内钉螺面积继续呈下降趋势。全省应继续实施药物灭螺、沟渠硬化和国土平整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垸内钉螺面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位于湖北省四湖地区1976~1989年血吸虫病人群感染水平、患病状况以及螺情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人群感染率、湖区垸外钉螺面积和垸内沟渠型钉螺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新感染率、患病率、新发钉螺面积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病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发病率、有螺总面积及垸内钉螺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经等级相关分析发现患病率、新感染率与新发钉螺面积密切相关,而感染率则与沟渠型钉螺面积密切相关,提示控制和减少垸内沟渠型钉螺面积及新发钉螺面积是降低当地人群感染及患病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特点与规律。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4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监测。结果74个监测点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474、0.000 51只/0.1 m~2和0.107%。垸内型监测村、河道和防浪林的活螺密度分别为0.784、0.738和0.673只/0.1 m~2,河道的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3 36只/0.1 m~2。在9个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监测点中,有2个点查出了感染性钉螺。结论钉螺疫情比2006年下降,但垸内型监测村、河道和防浪林的活螺平均密度、河道的感染螺平均密度仍较高。应该加强重点地带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洞庭湖移民建镇地区1996年以来溃垸前、后钉螺情况。方法对4个溃垸的有螺地点进行纵向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查螺,5m×5m设框,钉螺鉴定死活后,解剖镜下判定感染螺。结果垸外每年查螺14万m2,活螺框出现率16.25%,钉螺感染率1997年低于1996年洪水后,2000,2003年螺情与1996年基本相近。垸内,每年查螺20万m2,调查880框,无感染螺。活螺密度比溃垸前低或查不到活螺。结论溃垸后垸内钉螺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散,有必要对螺情进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废弃堤垸的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趋势和疫情变化动态。方法 选择研究试点,纵向观察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趋势以及各项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在废垸内活动的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上升;集成垸内钉螺扩散速度较快,青山湖垸钉螺分布面积则有所减少;在废垸内放牧的家畜数量增加,血吸虫感染率高;感染性钉螺密度较高。废垸流动人群大部分来自当地,少部分来自外地;活动方式主要是捕鱼,其次是放牧、养殖。平退堤垸移民90%迁往流行区,少数迁往非流行区。结论 废垸正在演化成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平退废垸的钉螺扩散与环境改变有密切关系,一些生产开发措施可减缓钉螺扩散;应重视对迁往非流行区移民的查病和化疗,保护移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内钉螺控制策略与措施,为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资料,对1998-2017年君山区垸内钉螺指标变化与钉螺控制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君山区垸内钉螺面积由1998年的1 496.66 hm2减少至2017年的23.48 hm2,累计减少了98.43%;活螺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分别由2003年最高的20.61%和0.45只/0.1 m2下降为2017年的2.06%和0.03只/0.1 m2;感染性钉螺面积最高的为2001年,共发现了79.36 hm2,2007年以后则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1998-2017年,各级财政投入到君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经费共39 885.7万元,其中用于垸内药物灭螺8 177.09万元、垸内环境改造灭螺21 350.00万元。结论药物灭螺结合环境改造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控制并消灭垸内钉螺效果显著,但要加强对历史有螺区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