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过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膝降血管的起始、走行位置、分支和分布。膝降动脉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方11.5±1.6cm处起于股动脉,外经2.3±0.4mm。膝降动脉关节支或直接发自股动脉的关节支是股骨内侧髁前内侧面3cm×6cm区域的主要供血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膝降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用以移位修复股骨中下段骨不连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股骨外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修复股骨中、下段提供一新的骨膜( 骨)供区。方法 在40 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骨外侧髁和股骨下段前面的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 膝外上动脉起自月国动脉,经外侧髁上方穿股二头肌腱与股外侧肌间隔至骨面发骨膜支分布于外侧髁的外侧面并参与股骨前面骨膜血管网。股动脉直接骨膜支约在股骨中下1/3 交界处,发自股动脉,斜向外下行分布于股骨下段前面。结论 以膝外上动脉为蒂的股骨外髁骨膜( 骨) 瓣移位可修复股骨髁上部;以股动脉直接骨膜支为蒂可修复股骨中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折不愈合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以膝降血管为蒂股骨内侧髁薄层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连13 例.结果 经术后3个月(平均7个月)以上的随访,骨不连患者全部愈合,并获得满意效果,未见并发症.结论 应用膝降血管为蒂股骨内侧髁薄层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膝降血管为蒂的肌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股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疗法。方法:应用膝降血管关节支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予以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效果满意。结论:本骨膜(骨)瓣移位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膝降血管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为股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疗法。方法:应用膝降血管关节支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予以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效果满意。结论:本骨膜(骨)瓣移位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修复股骨中,下段提供一新的骨膜供区。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骨外侧髁和股骨下段前面的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膝外上动脉起自Gou动脉,经外侧髁上方穿股二头肌腱与股外侧肌间隔至骨面发骨膜支分布于外侧髁的外侧面并参与股骨前面骨膜血管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察了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 在 84.3 3 %的情况下隐动脉起源于膝降动脉 ,膝降动脉发出关节支后主干延续为隐动脉。隐动脉终末支在小腿内侧胫骨粗降水平与膝下内侧动脉皮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支有恒定的吻合。结论 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可以修复小腿中上段骨与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旋肱前血管内、外侧降支、肱血管肌间隙支,桡侧副血管和骨间返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临床施术36例,效果满意。上述5种骨膜瓣移位术均各有其适用范围。结论:旋肱前血管外侧降支肱骨上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近端;旋肱前血管内侧降支肱骨中段骨膜瓣是修复肱骨上段的理想供区,肱血管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血管肱骨下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血管尺骨上段骨膜瓣逆转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中、上段骨膜瓣修复股骨髁上骨不连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 于7例股骨倒打髓内钉及2例解剖钢板螺钉、2例DCS内固定的股骨髁上骨折手术后并发骨不连病例,保留原内固定采用同侧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中上段内侧骨膜瓣移位包绕修复骨不连部.其中3例同时携带部分胫骨嵌入骨缺损部. 结果 11例骨不连2~4个月骨性愈合,平均3个月,术后膝关节伸0°-屈120°~ 135°. 结论 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骨膜瓣解剖恒定,血运可靠,切取方便,成骨效果好,是修复股骨髁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且由于不必重新内固定故治疗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0.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髋前入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经髋前入路选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膜)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股骨骨膜瓣及旋髂骨(膜)瓣不同组合治疗不同病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8例(351侧),术后随访1~13年。结果 根据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X线评价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四种不同的骨(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股骨内侧髁下关节面缺损。方法:用37侧成人下肢标本,经解剖、厚切片和铸型研究髌骨的血管。观测30块髌骨和股骨内侧髁下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1)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吻合成髌周动脉环,再由该环发支进入髌骨;(2)于髌骨内下方参与形成髌周动脉环的膝降血管关节支的髌下支蒂长、径粗、走行位置恒定;(3)髌骨和股骨内侧髁都有宽广的关节面。结论:带血管蒂髌骨可移位至股骨内侧髁,修复下关节面缺损,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 2 4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 6年。其中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 1 5例 ;带血管蒂腓骨转移 2例 ;带血管髂骨瓣 3例 ;带血管股骨内髁骨瓣移植 1例 ;带血管腓骨骨膜移植 4例 ;带血管胫骨骨膜瓣转移 1例。结果  2 4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 ,未出现感染、髓内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 ,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交锁髓内钉联合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及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24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年。其中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15例;带血管蒂腓骨转移2例;带血管髂骨瓣3例;带血管股骨内髁骨瓣移植1例;带血管腓骨骨膜移植4例;带血管胫骨骨膜瓣转移1例。结果 24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未出现感染、髓内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管的骨瓣、骨膜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股骨内侧髁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股内侧皮神经走行与分布;膝降动脉穿支与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股内侧皮神经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与股骨内侧髁的连线;膝降动脉(髌下支)穿支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约4 cm,在股内侧肌、大收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所围成的三角形凹陷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股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网)密切吻合,在大腿内侧形成顺沿股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 根据膝降动脉穿支与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吻合关系,可形成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最佳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我们采用带缝匠肌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中上段骨不连,采用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下段骨不连,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骨膜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结果临床应用15例,经6个月-3年2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带肌蒂、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下肢骨不连,疗效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不连和肱骨难愈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中、下段骨不连及难愈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以来,通过对肱动脉肌间隙支、桡侧副动脉和骨间返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经临床施术51例,效果满意。结论肱动脉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动脉肱骨下段骨膜瓣适合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动脉尺骨上段骨膜瓣逆向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为股骨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方法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上外侧动脉的吻合以及膝上外侧动脉的分支分布进行了解剖观察,并设计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股骨外侧髁骨(膜)瓣。临床应用该骨(膜)瓣转位修复股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13例。结果 随访14~30周,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3~20周,效果良好。结论 该骨(膜)瓣血管剖位置恒定,手术简便,转位灵活,  相似文献   

18.
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带血供胫骨下段外侧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表明,胫前动脉踝上支是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供的主要血管,于踝间连线上方(3.1±0.8)cm始于胫前动脉,紧贴骨面前行至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沿胫骨前缘上行,达踝间连线上(6.3±1.3)cm处与胫前动脉肌骨膜支吻合;降支下行与内踝前动脉吻合。踝上支长(2.2±0.7)cm,外径(1.1±0.2)mm,伴行静脉两条。以踝上支或踝上支与肌骨膜支的吻合关系,可在胫骨下段外侧设计8cm~10cm×4cm~5cm骨膜瓣,为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骨)瓣供区。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的骨移植或骨膜移植,保存了骨的活力,骨愈合迅速,抗感染力强,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们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将膝降血管蒂股骨下段骨膜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肛骨内侧髁上关节在缺损,采用经动脉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37侧,经解剖,厚切片或铸型研究髌骨的血管。观察30块髌骨和胫骨内侧髁上关面的形态和面积。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有髌骨周围吻合成髌动脉环,再由该环发支进入髌骨,膝下内动脉和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在髌骨内下方合并与参与形成髌周动脉环。髌骨的关节面与胫骨内侧髁上关节形态大小相似,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用带血管蒂髌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