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骶部入路手术治疗低位早期直肠癌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英键 《普外临床》1990,5(2):95-97
  相似文献   

2.
经骶尾途径直肠及骶前肿瘤切除手术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和评价经骶尾部入路的肛门直肠手术(Kraske手术)。方法 总结1995-2001年收治的31例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的直肠良恶性疾病病例,并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9例,恶性肿瘤22例。手术过程顺利,切口均1期愈合,无肛门失禁病例。肿瘤病人随访1-6年,无死亡。结论 Kraske手术是处理肛门直肠疾病的一种显露良好、创伤合理、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BS  Yan J  Zuo M  Liu 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5):382-384
目的 探讨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癌局部性切除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对距肛缘5~7cm隆起型和表面型、直径在1~3cm之间,基底部可推动的早期直肠癌134例,经骶行局部切除术。结果 47例粘膜内癌(M-Ca)无一例复发。87例粘膜下癌(SM-Ca)3例切缘阳性,8例有脉管浸润,5例属低分化腺癌,虽均又追加了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仍有1例局部复发和2例肝脏转移;另71例中2例局部复发,8例有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全组5年生存率为94%。结论 直肠癌经骶局部切除术,手术范围小,又避免造设人工肛门,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但只适宜于早期癌,而且术后若发现切缘阳性或有脉管浸润或癌分化程度低,必须追加根治术。  相似文献   

5.
骶部肿瘤手术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部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者多为脊索瘤及巨细胞瘤,继发者多为转移瘤。由于骶椎的解剖特点,出现症状时肿瘤病变已非早期,治疗颇为棘手。我们近年来收治了14例骶椎肿瘤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为17~61岁。职业为工人、农民及军人。有局部疼痛、骶部软组织肿块、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史。X线指示:骶骨呈溶骨改变,范围广泛,皮质变薄或消失,边缘不齐,无新生骨。本组14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9例为脊索瘤,3例为巨细胞瘤,2例为转移性腺癌。 2手术方法 2.1临床研究; …  相似文献   

6.
经骶尾途径手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骶尾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后在直视下完成肠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保肛手术.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共施行此类手术9例,其中直肠癌4例.直肠绒毛状腺瘤3例.直肠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至3年,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而改行Miles手,1例术后骶前感染而保守治愈.1例直肠癌术后15个月肿瘤盆腔复发而行乙状结肠造痿术.2例病人术后诉坐位时会阴部疼痛,所有病例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无肛门失禁.结论:该手术作为良性直肠中下段病变的首选手术,对于恶性病变.该手术与开腹手术相结合,是彻底切除肿瘤和低位吻合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病人,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3.7)岁。肿瘤距肛缘4~8 cm,直径1.5~3.5 cm。25例病人行肿瘤局部切除,肠壁间断缝合,7例病人行直肠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16例,绒毛状腺瘤恶变5例,管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恶变1例,腺癌3例。9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3例直肠腺癌病人术后予以放、化疗。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行结肠造瘘转流手术后治愈,无排便失禁;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瘤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和评价经骶尾部入路的肛门直肠手术 ( Kraske手术 )。方法 :对 Kraske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共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平均年龄 ( 6 2 .3± 13.8)岁。良性病变 8例 ,恶性肿瘤 14例。手术过程顺利 ,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肛门禁病例。肿瘤患者随访 1~ 5年 ,无死亡病例。结论 :Kraske手术是处理肛门直肠疾病的一种显露良好、创伤合理、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经骶局部切除直肠肿瘤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局部切除直肠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经骶尾部切口对28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12例术后均治愈。恶性肿瘤16例,术后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68.7%,术后吻合口瘘为17.8%。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早期直肠癌经骶尾部行局部切除术治疗可获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02年问,应用经骶尾人路手术治疗的24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判断。结果:直肠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癌变7例,直肠类癌3例,经5个月~6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骶尾入路手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等优点,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骶麻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骶麻用于肛门直肠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两个阶段肛门直肠手术分别采用常规骶麻方法2 %利多卡因 1 5 2 0mL ,和小剂量骶麻 2 %利多卡因 5 1 0mL。观察麻醉中和术后恢复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小剂量组一过性神经症状 (TNS)发生率为 4 9% ,较常规剂量组 1 6 7%明显降低 (P <0 0 5 )。术后卧床时间小剂量组为 2h ,常规剂量组为 4 6h。尿潴留发生率小剂量组为 7 3% ,常规剂量组为 1 4 4 % (P <0 0 5 )。而术后疼痛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剂量骶麻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安全、有效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经骶尾部入路治疗直肠下段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骶尾部入路治疗直肠下段肿瘤15冽,其中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4例,都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认为此入路具有简捷方便、手术创伤小、肿瘤定位准确、手术显露好、操作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经腹或经肛门手术有困难的直肠下段肿瘤。对手术方法、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经骶尾部经肛门括约肌直肠手术4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经肛门括约肌的直肠手术(Mason手术)在直肠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术式为49例直肠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发生伤口感染2例,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直肠瘘和肛门失禁。结论 Mason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浅而显露好及创伤小等优点,适用于可行局部切除治疗的直肠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正>直肠中下段疾病,倘若采用经腹部途径的切除术,不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且病变位于狭窄的盆腔深部而使手术十分困难。经骶部途径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更有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15.
经骶部直肠局部切除治疗直肠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骶部直肠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以本术式对 6例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治疗 ,其中 2例接受术后放疗。结果 并发术后直肠内出血 1例。无感染、肠瘘及肛门失禁。术后随访 14~35个月 ,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 本术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肛门功能等优点。适用于可行经骶部直肠局部切除治疗的直肠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在肛门直肠部手术中,应用丙泊酚一氯胺酮静脉麻醉(PKLA),取代传统的骶管阻滞或局部麻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骶前肿瘤发病率低,Mayo Clinic报道平均每40 000例住院病人中仅有1例骶前肿瘤病人,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肿瘤位置深在,传统手术创伤较大,视野显露困难,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步应用于骶前肿瘤的手术治疗[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例骶前肿瘤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及腹腔镜技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侵犯骶尾骨和盆腔组织器官是直肠切除的两大难题。作者采用部分骶骨切除治疗侵犯骶尾部直肠癌3例,平均手术时间7h。平均出血量1500ml,术后恢复顺利。作者认为:此术式适应于骶2平面以下可完全切除的直肠癌;无远处转移和不易清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中操作应注意结扎两侧髂内动脉、骨钳咬除骶骨,适度多保留骶骨能减少出血和其它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骶经肛管途径切除中下段直肠肿瘤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开展经骶经肛管途径行直肠中下段肿瘤局部切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2例腺癌、2例绒毛状腺瘤恶变、1例类癌及 2例绒毛状腺瘤患者 ,采取经骶经肛管途径手术入路 ,行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局部切除。结果 治愈 6例 ,并发直肠粪漏 1例 ,局部肿瘤复发再行Miles手术 1例。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 本方法微创且能保证直肠肿瘤的局部有效切除 ,保持肛门括约肌功能 ,对中下段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病变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骶前肿瘤手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骶前肿瘤患者27例,21例初发,6例为复发。均行肛指检查、CT和(/或)MRI作出诊断。肿瘤直径平均6.3(2.4~10.3)cm。单纯经腹手术2例,单纯经骶手术20例,经腹经骶联合手术5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21例。病理类型:皮样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1例恶变),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感染形成脓肿3例,皮脂腺囊肿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4个月。3例经骶手术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1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感染形成的脓肿复发,经加强局部引流后愈合。结论骶前肿瘤诊断并不困难,CT等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大多数肿瘤都可以采用经骶入路切除,手术后引流通畅是保障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