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病综合症属中医水肿的一种,以蛋白尿、浮肿反复出现为主症。它的病因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为水之上源,外邪伤肺,肺气不宣,气机雍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致水肿;脾阳不足,湿困中焦,水湿停滞;肾阳虚亏,不能化气行水,使水液泛滥横溢而肿。关于水肿的洽疗.笔者分肺脾肾施治,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蛋白尿属于中医“精气下泄”泄畴。病机关键是肾不藏精,脾不统摄,正气虚损和病邪阻滞都可影响脾肾的功能而形成蛋白尿,在病邪中风邪,湿热,瘀血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治肺,治肝、活血法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肾炎临床表现,涉及到的祖国医学病证有多方面,但从浮肿这一主要的特异性症状来看,与“水肿”病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此,从“水肿”病探讨肾炎的防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重要一环。祖国医学认为水肿的发病原理,主要是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水液的功能失调。病变主脏在肾,但与肺、脾有整体关系。因此,治疗肾炎水肿,不但要治肾,还要治肺和治脾。实践证明,肾炎从肺施治,不仅适用于急性肾炎的水肿证,凡具有肺经症状的,皆可从  相似文献   

4.
王瑞道主任医师治疗肾炎经验丰富,兹将其用药经验简介于下:1水肿重在调气水肿是急慢性肾炎的主要外在表现之一,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为其基本病机,治疗重在调理气机。肺气郁闭,则通调失职,水液内聚,发为水肿,治宜通宣肺气。肺气通调,水液代谢正常,则水肿能消...  相似文献   

5.
蛋白尿属于中医“精气下泄”范畴。病机关键是肾不藏精、脾不统摄 ,正气虚损和病邪阻滞都可影响脾肾的功能而形成蛋白尿 ,在病邪中风邪、湿热、瘀血最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治肺、治肝、治风、清利、活血法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6.
古容芳 《光明中医》1999,14(2):17-19
治疗肾炎不论久暂急慢,首先分清水肿的部位、深浅;掌握邪正虚实变化。然水肿形成,标有风寒、湿热、时毒的外因;饮食、劳倦、情郁、房劳的内伤;本关肺不布水、脾不制水、肾不行水、三焦膀胱气化不利,互相影响的结果,而脾肾阳虚又是水肿的根本因素。张景岳说:“凡水...  相似文献   

7.
韩子江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常见疾病,西医治疗无甚度策。我院韩子江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其应用自拟坤草茅根汤群治急性肾小球肾炎,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互.辨证施治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风水”范畴。韩老师认为,本病系因外邪侵袭,客于肺卫,致肺炎宣降,通调失职,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溢于肌肤而成。病之初起,风寒湿热等邪侵袭肺卫,继而外邪由表及里,影响脾肾,导致水湿停聚,精微不固;久病不愈则病邪人络,水瘀互结,正气亏虚,致使疾病缠绵难愈。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水肿之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  相似文献   

8.
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多由外邪侵袭,湿热不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两报,正虚邪实,脾肾俱虚,精关为之不固,精微物质下泄所致。笔者在继承先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30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肾脏病蛋白尿证治七法。王宣肺流风利水法此法适用于风邪袭肺推理闭塞,肺夫宣降,治节失司,气机升降失常,水道通调不畅,水精不能四市,则精微与浊物相混下流膀忧而发生蛋白尿。伴有眼睑及肢体水肿,小便不利,恶风发热,或咳嗽而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一般用越婢加术汤、浮萍桂芬汤、消风散等加减。常用药有…  相似文献   

9.
林瑜  高先楼  马鸿杰 《河南中医》2010,30(3):229-230
虽然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因不尽相同,然追其根源,均系腠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外邪入里,进一步影响到肺脾肾对水液通调、运化、气化功能的失调,使水湿之邪失去正常的出路,而蓄积体内发为水肿。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浮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属中医“风水(阳水)”范畴,其发病急、来势快,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邪袭肺卫或风热毒邪壅结咽喉和侵于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肌表而发病。急肾汤起到明显消除蛋白尿、血尿、降低血压、消除水肿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80例病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5~10岁44例,11~15岁24例,16~20岁6例,21岁以上6例。80例患者随机分…  相似文献   

11.
风与肾病论     
从外风伤肾、内风扰肾、肾病治风等方面论述了风与肾病发病观与治疗特点.认为风邪贯穿于急慢性肾风的始末.外风伤肾,肺先受邪,肺肾同病;内风扰肾,外风由表及里潜伏肾中,成为肾风;肾深居下焦,唯风易至,潜存于内,伏机待发;风邪内侵,干扰肾水与相火,形成肾中之风;风邪痹阻肾络,气滞血瘀,病情顽固;肾中风邪内扰,气化不健,封藏失职,故水肿、蛋白尿、血尿难以消除.肾病治风,风药祛风的同时,尚有除湿、化浊、利水、解毒、活血等多种功能,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无疑是完全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刘渡舟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北京中医》2003,22(2):10-12
介绍了刘渡舟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的临床经验:(1)水肿一燮理阴阳,祛邪寓于扶正。(2)蛋白尿一调理脾肾,补益寓于祛邪。(3)血尿一着眼湿热,临证须分虚实。(4)氮质血证一疏利三焦,溃败邪毒为要。在对主要症状进行辨证时,并须结合辨病以遣方用药,始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叶景华辨治肾病蛋白尿的经验。认为肾病蛋白尿的发病以脾肾虚损为本,外感风、湿、热等六淫之邪为标;从治风、治湿、治瘀的角度,灵活运用宣肺、补脾、调肾法。  相似文献   

14.
韩宴斌 《河南中医》2004,24(7):40-40
风水于现代病多指急性肾小球肾炎而言。是指一组病因不同、发病不一,甲族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通过免疫机制引起的肾小球炎症性改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少年,但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常因外感风寒或风热闭阻于肺,肺失清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风水相搏或疮毒内侵,损脾攻肾,水湿内停溢于肌肤,发生水肿,且脾肾两虚,固摄失职,出现蛋白尿;肾络受损,血溢脉外,发生血尿。笔者近年来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诊治风水1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病位涉及肺、脾、肾、心、肝诸脏。本文基于肺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关系,探讨从肺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行性、常用治法及方药,为临床从肺辨证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彭建中教授治疗水肿的经验:水肿的治疗需基于"肺、脾、肾"三脏,不忘气血,重视温阳。治肺强调提壶揭盖、益金生津、清金逐邪、伐木荣金,治脾重视运脾化湿、调中治水,治肾着重利水消肿、培元行水。同时,不忘行气利水、活血利水,另外,常用三淡汤温振阳气、利水消肿,临床上少用峻下逐水之品,重视患者的日常调护,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武福岗教授治疗泌尿系疾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军 《国医论坛》1999,14(4):11-12
山东省中医院肾病专家组武福岗教授,业医3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笔者曾有幸诗论并为其调方,深感其治疗泌尿系疾病用药别具特色,疗效卓著,现举验案2则以示其治。lff性肾炎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辨证立法颇多。武老认为本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引发,既得之,又极易复感六淫之邪导致病情反复加剧。若失治误治,日久不愈,易出现持续蛋白尿、血尿而渐呈阴血亏耗证候。武老治疗此类病,实证立法总不离清解利咽,淡沙利湿,清热解毒,以祛邪安正;对体虚及久病不愈者,则佐以益气养阴、滋肾固涩之法…  相似文献   

18.
刘洪陆 《陕西中医》2000,21(4):171-171
<正> 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过低、高血脂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以下简称肾综),笔者以中医辨治分为三型,略谈体会如下。 1 风水泛滥型 此型多见于肾综的初起阶段,以起病急,面肢浮肿显著为主要特点。伴有发热、咽痛、咳嗽、身楚、苔薄白腻,脉浮紧或浮滑。多因外感风邪侵袭表卫,肺失宣降,既不能敷布水津,又影响水道通调。上病及下,肺肾同病,水邪泛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慢性肾小球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近年来我们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调整免疫功能疗法治疗,同时加强辨证施护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1 扶正祛邪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脾肾本虚,水邪留而不去,故在医疗及护理中强调调整脾肾,祛除病邪,利水消肿,以提高机体抵抗力。11 饮食调理 ①慢性肾炎伴明显水肿患者多属阴盛阳虚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水肿,腹胀,纳呆,胸闷,少数可有胸水、腹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黑龙江中医药》1997,(3):54-56,F00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亦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认为DN一旦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即是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医在这方面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近5年治疗近况资料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素体阴亏,均可使消渴病发生,消渴为病,缠绵经久,致使肺脾肾三脏俱损,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水邪潴留,泛监肌肤,而发水肿,而肺脾肾三脏之中,关键在肾。 高氏等认为:本病初期阴虚为本,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