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对PRP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评价.方法:抽取狗静脉血及骨髓,采用改进Appel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PRP;采用传代培养筛选法,获得足够数量稳定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酶动力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1)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24h开始贴壁,12d后细胞融汇成单层,细胞多呈成纤维梭形细胞形态,经诱导液传代培养后,细胞形态渐变为方形、多角形.(2)酶动力学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第三、六、九、十二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经过配对t检验,各组第六、九、十二天的ALP活性水平均较第三天明显升高,低浓度PRP组较高浓度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PRP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RP能有效的促使BMSC向前期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观察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Plasma ,PRP)对自体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 malCells ,BMSCs)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染色 ,酶动力学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探讨PRP对BMSCs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PRP组和矿化诱导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 ,对照组为阴性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PR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与矿化诱导组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细胞总蛋白含量PRP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略低于矿化诱导组 ,两实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别 (P>0 .0 5 )。结论 :PRP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并提高细胞总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珊瑚支架上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异位成骨的影响。方法:将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后滴加到珊瑚圆片上,形成珊瑚/MSCs/PRP复合物。以同样数量MSCs或PRP制备珊瑚/MSCs和珊瑚/PRP复合物。将3种复合物植入同一裸鼠的背部皮下。术后4周和8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分析评价其异位成骨情况。结果:植入后4周或8周,珊瑚/MSCs/PRP组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的软骨或骨质形成;珊瑚/MSCs组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也有软骨或骨质形成,并有纤维结缔组织长入;珊瑚/MSCs/PRP组形成的软骨或骨质的量明显多于珊瑚/MSCs组(P〈0.01);珊瑚/PRP组珊瑚周围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纤维组织,未见骨或软骨形成。结论:PRP促进了珊瑚支架上MSCs的异位成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对珊瑚支架上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cells,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和诱导的兔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滴加到珊瑚圆片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珊瑚/MSCs/PRP复合物,继续在体外培养。以珊瑚/MSCs复合物和珊瑚/PRP复合物作对照。8d和14d,通过MTT法检测MSCs增殖情况;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s在珊瑚支架上附着、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珊瑚/MSCs/PRP组的光密度值明显大于珊瑚/MSCs组(P〈0.05);珊瑚/MSCs/PRP组培养液中的ALP活性和OC含量明显大于珊瑚/MSCs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珊瑚/MSCs/PRP组,大量MSCs附着于珊瑚表面和孔洞壁,可见孔洞内有血小板和纤维网格样结构存在;珊瑚/MSCs组,珊瑚表面和孔洞壁有少量MSCs附着;珊瑚/PRP组,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的血小板和纤维网格样结构存在。结论:PRP促进了珊瑚支架上MSCs的增殖、成骨分化和粘附。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促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抽取新西兰兔全血制取PRP,按PRP与凝血酶9:1的比例加入20 U/ml4、0 U/ml、60 U/ml、80 U/ml、100 U/ml、500 U/ml和1000 U/ml的氯化钙凝血酶,制取复合生长因子。抽取兔自体骨髓,进行体外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消化,以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3孔一组,分别加入含前述生长因子的10?S的DMEM、10?S的DMEM和无血清DMEM,共9组,用MTT法检测OD值。结果:实验组PRP促BMSCs增殖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60 U/ml组促增殖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20 U/ml~60 U/ml促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高于80 U/ml组作用开始减弱,但80 U/ml~1000 U/ml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不同浓度凝血酶激活后的PRP均能促进BMSCs的增殖,60 U/ml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6.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狗骨髓基质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组织前体细胞在数量上的减少和功能上的衰退是老年性牙周病修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牙周组织工程是牙周组织再生最为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牙周组织工程中较理想的种子细胞,如何在短时间内在体外获得大量的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的关键任务之一。利用其所含自身复合生长因子,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用于牙周组织工程,促进种子细胞增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r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B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含1%PRP的DMEM条件培养基,对照组为不含PRP的DMEM培养基,在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细胞,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指数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测定、骨钙素(OCN)含量测定以及骨桥蛋白(OPN)mRNA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PRP作用7d后S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指数由22.89±1.24增至33.15±1.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LP染色呈阳性,且ALP活性、OCN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48倍。结论:PRP可促进rBMSCs的增殖并可提高rBMSCs的体外成骨潜能,使其向成骨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自体全血经过梯度离心、分离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血小板含量丰富。当血小板激活时,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相似文献
9.
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细胞-膜片及其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并评价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s/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后2周改用DMEM诱导培养液。用得到的细胞-膜片包裹珊瑚圆片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4周和8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其异位成骨情况。结果:细胞-膜片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操作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膜片由大量的纺锤样成骨细胞有规律地密集在一起而形成。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4周和8周,膜-支架复合体珊瑚支架的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的软骨或骨形成,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成骨;单纯珊瑚植入组,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未见软骨或骨形成。结论:用PRP和MSCs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简便,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形成的膜一支架复合体具有良好异位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全血经过离心分离而得到的血制品,含有全血中70%以上的血小板.现已知PRP是自体生长因子库.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这些生长因子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RP能促进骨修复。在国外,PRP已逐步应用于口腔种植、颌面重建外科、牙周外科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表面经喷砂和酸蚀及羟基磷灰石涂层的TA2纯钛种植体对富血小板血浆体外骨诱导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表面经喷砂和酸蚀(SLA)及羟基磷灰石(HA)涂层双重处理的TA2纯钛种植体(HA/SLA-TA2)为支架材料,探讨其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PRP分别作用于常规培养的BMSCs(对照组)和与HA/SLA-TA2联合培养的BMSCs(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HA/SLA-TA2表面的生长情况,并对两组细胞的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成骨细胞特点,其细胞增殖指数于联合培养第5天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骨钙素含量分别于联合培养第9、13天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A/SLA-TA2是种植体表面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支架材料,BMSCs与HA/SLA-TA2联合培养后,可增强PRP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富血小板血浆对犬骨髓间充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犬骨髓间充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0%、20%、30%)的PRP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加入体外培养的第3代MSCs中,对照组为无血清培养液,检测其对细胞ALP活性的影响;将第3代的MSCs在体外进行培养,实验组加入矿化液和PRP(10%或30%),对照组只加矿化液。4周后用茜素红及Von-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10%PRP和rhBMP-2能显著提高MSCs的ALP活性,其中10%PRP对体外矿化结节的形成,亦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PRP有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on the bone formation of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 in porous coral. MSCs in 50 μl of PRP were seeded into natural coral disks (diameter 8.0 mm; thickness 2.0 mm). The composites were clott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or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to nude mice. Coral scaffolds loading MSCs or PRP alone acted as control.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ctivity of the specimens cultured in vitro for 7 and 14 days was measured, and the level of ectopic bone 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4 and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samples from the coral/PRP/MSC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LP activity,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coral/MSC group or the coral/PRP group (p < 0.05). New bone and/or cartilage forma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specimens from both coral/PRP/MSC and coral/MSC groups in ectopic sites, and osteogenesis followed the pattern of endochondral bone formation.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es showed enhanced cartilage and/or bone formation in the coral/PRP/MSC group, 4 and 8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No bone or cartilage forma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coral/PRP group.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PRP could improve the ALP activity of MSCs on coral and increase ectopic bo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BMSC,经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和体外诱导分化鉴定后,分别采用MTT法检测PRP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化学法检测PRP对成骨诱导后rBMS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活性的影响;RealTime-PCR检测PRP对细胞成骨分化指标Col-3、OP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PRP对rBMSC在Bio-Oss上粘附的影响。结果:rBMSC传代后细胞生长状态相对稳定,呈梭形;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阳性率为88.2%,CD90阳性率为98%,CD34细胞阴性率为2.8%,CD45细胞计数阴性率为2.7%;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矿化结节;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形成。MTT检测,10%PRP组在培养1、3、5、7、9 d各时间点的OD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LP染色显示,无论是诱导培养7 d还是14 d,成骨诱导液+PRP组的ALP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纯成骨诱导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各组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点相比还发现,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诱导7 d时,ALP活性均较低;而在14 d,ALP的活性明显升高。RealTime-PCR检测显示,单纯10%PRP诱导培养7 d和14 d后细胞Col-3、OPN mRNA水平虽稍低于成骨诱导液组,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10%PRP联合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7 d和14 d的Col-3、OPN mRNA的表达量更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各组诱导培养14 d的Col-3、OPN mRNA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的7 d组(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RP明显促进rBMSC在Bio-Oss骨粉上的粘附与伸展。结论:PRP对rBMSC的增殖、成骨分化,以及在生物材料上的粘附能力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咆任牙骨质和骨片表面生长细胞表型发育的情况。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与牙骨质片和股骨片在体外共同培养,分别在第7d、第28d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骨钙素的含量。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牙骨质片和骨片表面生长良好,但细胞形态不同,两组上清液中均有骨钙素的生成,骨片组较牙骨质片组的含量高,第28d骨钙素分泌量高于7d。结论:结果表明生长于牙骨质片和骨片表面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矿化液培养条件下可向成骨样细胞转化,但细胞表现型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对骨髓基质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狗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RP对骨髓基质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PRP对培养48小时的骨髓基质细胞S期的DNA含量明显增高,并促使细胞内线粒体更丰富,粗面内质网增多。结论 PRP可通过刺激骨髓基质细胞的DNA合成,促进其分裂、增殖及细胞的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观察其原代及传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点,获得足够量的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相容性实验。方法:骨髓髓腔冲洗获得新西兰大白兔幼兔股骨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获得BMSCs,胰酶消化传代,用条件培养基培养传代细胞。逐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细胞进行HE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生长良好,原代细胞约2周汇成单层,传代后1周左右长满瓶底。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单核细胞,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长多边形,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结论: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强,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可作为骨缺损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的受试细胞。并且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