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羊膜移植及后板层角膜移植术等手术的临床应用,拓展了角膜移植在角膜病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体角膜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高危病例寻找一种安全显效的术式,方法:同侧自转性或植片取 对侧盲眼的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结果:17种自体移植中,16例获得增视和美容双重疗效,成功率达94.1%,对自体角膜移植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技巧,优点和不足作了简要讨论,结论:自体角膜移植术不存在移植排斥风险,只要设计合理,技巧娴熟,是移植排斥高风险病例寻求康复的切产可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1905年,Edward Zirm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虽然术后排斥反应使移植片混浊、手术失败,但从此激励了眼科界对角膜移植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且不断改进手术技巧、手术器械,使角膜移植成为治疗角膜盲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对新生血管化的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导致手术失败问题仍然一直困扰着眼科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巴西某大学附属医院行穿透角膜移植的效果。方法:在巴西盛保罗大学Ribeiraeo Preto医学院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146例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术后随访36月或直至移植失败。结果:随访期,49%的移植片失去透明性。除圆锥角膜和大疱性角膜病变(2者术后移植片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和73%),所治疗的各种角膜病术后移植片水肿的发生率大致相当。手术失败仅8%是由排斥引起。其他诸如年龄,多次手术和术前眼的状态等因素均不能解释移植的高失败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护理的依从性下降,这与老年组移植失败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圆锥角膜似乎对术后护理要求不高,但是大疱性角膜病变较其他角膜疾病对术后护理的需要更为迫切。结论:尽管角膜移植手术似乎颇为简单,但其对术后护理要求很高,否则会导致非常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盲目的有效手段,其有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两种方式。为提高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视力要预防和治疗术后排斥反应。我科1990年7月~2004年7月共对16例患者施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500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病种选择、手术要点、术后处理、术后主要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1~12年植片的总透明率,优良组、中间组及不良组植片透明率。对某些预后不良条件差的病例手术疗效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排斥反应的防治进行了讨论。提出适宜双眼角膜移植者采用同供体同时行双眼角膜移植术的优点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的治疗效果与体会.方法: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11例11眼.观察手术后的眼球保留、移植片透明性、术后视力等指标.结果:手术后观察3月-8年,11例11眼的眼球全部得到保留;8眼移植片透明(72.7%),3眼移植片部分透明(27.3%);9眼视力提高,7眼获得0.05以上的视力.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的有效方法:良好的麻醉,多种措施防止术中眼内容脱出,合理的手术设计和粘弹剂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可行性,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只实验兔(均右眼)采用联合经植片内皮面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结果:观察12周,实验眼的屈光状态改变值在预定的范围内;植片透明,病理组织学证明,植片,植床的交界面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炎症反应及排斥反应轻。结论:可以联合屈光手术及板层角膜移植术,有些问题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愿捐献模式下的角膜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自愿捐献模式下角膜移植在本院的开展情况。方法:56眼实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5眼实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手术联合其他手术20眼。结果:本组疾病分布情况与其他地方开展角膜移植的早期相类似,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最终移植成功率与其他作者的结果相似,总移植成功率达到80.2%,其中常规组(53眼)成功率90.6%,高危组(28眼)60.7%(P〈0.01)。脱残29眼,脱盲32眼,保住眼球20眼。继发青光眼3例,并发性白内障3例。角膜白斑(47/81)是角膜移植的主要适应证。结论:自愿捐献模式下本院的角膜移植水平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0.
对 7例角膜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显示 ,术后角膜移植片透明 3例 ,角膜移植片混浊 4例 ,术后矫正视力 0 .1~ 0 .5 3例 ,光感~ 0 .14例。认为 ,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角膜病变致盲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良好的术后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GF-β1对全层角膜移植术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活化的影响,来阐明TGF-β1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为治疗角膜移植排异反应提供理论证据。方法:采用CD4,CD8免疫荧光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时期外周血中CD4^ 、CD8^ 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TGF-β1组角膜移植术后7、14、28d CD4^ 活化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自体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角膜移植术后应用外源性TGF-β1治疗,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以及非特异性炎症介导的移植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对8l例患者(83眼)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记录所有手术眼角膜移植术前、后视力并观察角膜移植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8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P〈0.01)。随访期内83眼手术中79眼角膜植片透明。术后17眼出现移植排斥反应,8眼复发感染,4眼继发性青光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主要方法,其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3.
陈仕冰  韦汉兴 《广西医学》1998,20(2):217-219
本文对35例角膜移植术中,术后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总结,发现术中熟练的显微操作和不断完善的手术技巧,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决定因素,而限制角膜床移植新生血管的生长和小的植片及正常解剖位置移植是预防移植排斥和提高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并对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角膜移植片混浊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我院1991—2002年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各种角膜盲疾病118例136眼,术后透明成功率达81.62%,有25眼角膜移植片发生混浊,导致手术失败。笔者分析引起角膜移植片混浊发生的主要原因,以期对症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观察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角膜移植术后,移植角膜神经再生情况以及其形态的差异性。②方法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兔角膜行同种异体穿透性移植。通过氯化金浸染技术对两种方法保存角膜移植术后10~240d植片内神经再生形态进行形态学观察。③结果术后30d内,植片内神经溃变,同时宿主角膜实质神经出芽再生。120~180d,在边缘处再生的神经形成神经纤维“瘤”样结构,并可见髓鞘再生。术后240d,多数植片中央有再生的神经分布,但均失去了正常角膜神经分布形态。④结论在光镜下,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移植后对角膜神经再生形态无影响;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神经表现为显著地不完全性再生。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眼科常见病。局部或全身使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已成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共识,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其中,板层角膜移植术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因能显著减少角膜移植术后的角膜内皮功能衰竭、排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寻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疲排斥反应的31例,从角膜盲原因、植床新生血管程度、合并症、移植片直径、联合手术等5大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管化角膜、大植片移植、植床术前的活动性炎症、偏中心移植、多次移植、联合手术等应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疲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而移植片上皮反复脱落、眼压高、旧病复发、术眼再次手术、缝线松解与拆线等可能是诱导排斥反应发生的促发因素。结论 尽量减轻角膜血管化,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强调病人的及时复诊和治疗,术后坚持局部使用免疲抑制剂半年,排斥发生时及时足量地全身及局部使用激素和免疲抑制剂,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免疲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8.
“锚”固定术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锚”固定术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固定性内斜视病人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及“锚”固定术。评价术后斜视度、眼球运动及术后视力。结果:采用常规手术术后斜视矫正率为68.92%;“锚”固定术斜视矫正率为97.77%,术后眼球均能部分活动,术后视力较前不变或部分提高,术后牵拉实验阳性。结论:“常规手术”不能完全矫正固定性内斜视,“锚”固定术是固定性内斜视手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9年始行角膜移植手术四例获较满意结果。四例中,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术后疗效情况观察。通过临床观察这4例手术均获成功。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种手术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术前术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对角膜移植术护理的一些体会:一、术前护理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情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和它的特殊性,消除病人思想顾虑,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2.术前应练习病人术中避免咳嗽和打喷嚏,指导病人适应床上大小便,以免手术后由于过多的活动而…  相似文献   

20.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  赵敏  杨娟 《现代医学》2005,33(1):15-17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63例(163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有31例(31眼)发生了继发性青光眼,并对其病因、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1例青光眼患者中22例经药物治疗后眼压正常;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6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3例眼压仍高。结论 继发性青光眼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其青光眼的发生与术前植床情况、手术操作、术后治疗以及排斥反应等多因素有关。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是影响青光眼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