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锐明 《右江医学》2004,32(5):446-447
目的 观察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43例重症肝病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通过观察实验主要项目前后的变化 ,判断分析ALSS治疗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 (APTT)、凝血酶原凝固时间 (TT)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P <0 .0 1) ,纤维蛋白原 (FIB)无显著改善 (P >0 .0 5 ) ,肝功能和胆红素明显下降 (P <0 .0 1) ,胆固醇和白蛋白明显上升 (P <0 .0 1) ,总蛋白、甘油三酯和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ALSS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是治疗重症肝病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周芸  钱敏  王宏 《右江医学》2006,34(4):380-381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数量及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0例重症肝病患者ALSS治疗前后即刻进行血浆VWF、血小板数量及聚集功能测定。结果ALSS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VW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量及聚集功能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ALSS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及聚集功能,但临床上须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凝血、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5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检测PT、APTT、TT、Fib采用凝固法,AT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D—D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肝功能检测采用速率法;分别应用ACL2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相配套的试剂和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凝血指标PT、APTT、TT在ALSS治疗后缩短,Fib治疗后增加,D-二聚体减少,AT活性增加;ALT、AST和TBIL分别降低,ALB和CHE增加。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抗凝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检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凝血因子V、Ⅷ活性.结果 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后,PT、PTA、INR凝血因子V、Ⅷ活性明显改善,aPTT、Fbg、D二聚体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部分凝血功得到改善,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凝血、抗凝、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PT、APTT、TT、Fib检测采用凝固法,AT-Ⅲ、PLG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D-D检测采用免疫浊法,ALT和AST检测采用速率法;分别应用STA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相配套的试剂和Olympu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凝血指标PT、APTT、TT在ALSS治疗后分别缩短了(11.8±13.0)s、(65.5±57.5)s、(20.7±62.7)s(P均<0.01);Fib治疗后增加了(1.03±0.60)g/L(P<0.01);D-二聚体和PLG分别减少了(1.09±2.2)μg/ml、(28.8±21.7)μg/ml(P均<0.01);AT-Ⅲ活性增加了(29.6±42.5)%(P<0.01);ALT和AST分别降低了(49.4±58.7)U和(51.6±72.8)U(P均<0.01)。结论:ALSS能够改善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给予71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E)治疗17例,共37例次,血浆灌流(PP)治疗16例,共34例次.治疗前后检测胆红素、转氨酶、血氨、白蛋白、凝血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经ALSS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腹胀、乏力减轻,精神明显好转,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45.45%.同时对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进行疗效比较发现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有效清除高胆红素血症、降低转氨酶,血浆置换在降低血氨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血浆灌流.结论 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方法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35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相关凝血指标的检测,了解重症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使用德国SIGMA公司AMAX-200型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检测35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35例经人工肝治疗后的各项凝血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处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FIB)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对重症肝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重症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统计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115次共23人次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18人次(7.41%),血压一过性下降10人次(4.11%),血管路部分凝血6人次(2.47%),下肢抽搐8人次(3.29%),无过敏性休克病例发生,无发热、畏寒、寒战、出血病例发生,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不影响治疗,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量型肝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但发生率很低,采取相应措施后可避免,从而提高重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好转率,ALSS治疗是很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救治妊娠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妊娠重症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LSS治疗的13例为治疗组,无ALSS治疗的1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和分娩出血量、产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产前TBIL、ALB、PTA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后TBIL、ALB、PTA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组分娩出血量、产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ALSS抢救妊娠重症肝炎有效,且能较好地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轻、中度肝炎与肝坏死、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含量 ,探讨其在不同程度肝病中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PT、APTT、TT和Fg用血凝仪自动检测 ,D -二聚体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 :在一般肝病 (轻中度肝炎 )中 ,除PT外 ,APTT、TT、Fg和D -二聚体四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在重症肝病 (肝坏死、肝硬化 )组中 ,检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凝血指标的检测对轻中度肝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但可预计重症肝病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动态观察以上凝血指标 ,可判断病情的预后及发展方向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人工肝脏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 84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普通肝素组 ( standard heparin.SH )患者共进行了 30次治疗 ,血浆分离器 III级凝血 8次 ,IV级凝血 3次 ,其余为 I- II级凝血 ;6 1例低分子肝素组 ( low m 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 WH )患者共进行了 71次治疗 ,血浆分离器的凝血情况均为 I- II级凝血。两组均无严重出血情况发生。L MWH组在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及黄疸消退方面优于 SH组 ( p<0 .0 5)。结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结果 ,能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 ,同时不易加重出血 ,较适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30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在PE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血浆抗凝血酶原III(antithrombinⅢ,ATⅢ)、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及肝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后PT、APTT、TT、PTA,AT-III及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亦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0%,其中早期为93.75%、中期为80%、晚期为25%。结论 PE可显著改善早期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及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continuealbuminpurificationsystem,CAPS)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adsorbentrecirculatingsystem,MARS)治疗原理,利用床边血滤机和血透机对13例重型肝炎患者行CAPS治疗45例次,探讨护理操作方法并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CAPS治疗重型肝炎操作方法相对MARS简单可行,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治疗后各项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好转。结论CAPS是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方法,操作方法相对MARS简单可行,但应总结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索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在综合疗法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结果: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重型肝炎好转率为72%(31/43),显著高于对照组(46.8%,22/47)(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可显著提高重症肝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剑鸿  刘晓楣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94-189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8月~2006年10月急诊ICU收治的接受CBP治疗的32例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接受不同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血清酶学、氧合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BP治疗后,除血小板轻度减低外,患者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血清酶学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缩短,生命体征明显改善。结论CBP对于急性重症中毒的救治具有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毒症状、肝肾功能、血清酶学及凝血指标,稳定机体的内环境,从而利于改善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综合疗法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结果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治疗组重型肝炎好转率为 72 % (31/4 3) ,显著高于对照组 (46 .8% ,2 2 /4 7) (P <0 .0 5 )。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可显著提高重症肝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80例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结果:各临床分期肝癌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之间,4项凝血指标相差显著(P<0.01)。随肝癌患者病情加重,PT、APTT、TT呈递增趋势,Fib呈递减趋势。结论:肝癌患者的凝血指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可以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117次,比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早期重型肝炎24例存活22例(91.67%),中期重型肝炎17例中存活12例(70.59%),晚期重型肝炎10例存活3例(30%)。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差,宜早期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Viral hepatitis type B is common in China ,and is the most contagious disease that threatens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 especially severechronic hepatitis (SCH) and posthepatitic cirrhosis(PHC) . Because of lacking effective outstandingtherapy ,the fatality of SCH and PHC is al wayshigher .Currently ,comprehensive treat ment (CT)of these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s the most populartherapeutic modality .Inthis study ,the nutritionalstatu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nutri-tio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