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顾雅慧 《临床医学》2002,22(11):13-1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予维脑路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缺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流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1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眩晕症中常见原因之一 ,故选择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 1年来用前列腺素 E1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诉 ,全部符合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 [1] 。其中 ,男 2 4例 ,女 3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年龄(6 3 .1± 9.4 2 )岁 ,对照组 3 0例 ,年龄 4 2~ 77岁 ,平均年龄(6 8.8± 7.99)岁。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 E13 0 0 μg+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 0 0 ml静脉滴注 ,每天 1…  相似文献   

4.
眩晕的病因很多 ,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近几年来 ,我们对颈椎病性的眩晕进行了推拿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对其椎动脉 (VA)和基底动脉 (BA)进行颅多普对比性检查 ,结果也表明 :推拿对颈椎病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眩晕症患者 ,年龄 4 1~ 59岁 ,平均年龄50 .1± 3.3;女性 7例 ,男性 2 7例 ;病程半年~ 1 2年 ,平均 8年± 2 .5年。辅助检查确诊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症状主要为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恶心等。1 .2 治疗方法 在 34例眩晕症患者中 ,选择单纯的VA和BA的…  相似文献   

5.
刘家瑞 《中国康复》2010,25(2):105-105
2007年9月~2009年6月我科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58例,均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痉挛,行走扭曲,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眩晕;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4岁,平均43.6岁;病程5d~10年。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8.2岁;病程3d~1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的6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的眩晕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和脑部血液循环,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笛 《临床医学》2002,22(9):52-53
中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神经系统查体及CT、MRJ等检查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直接获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态信息,对研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独特的使用价值。我科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随机选择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和5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用二维TCD进行颅内动脉检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超声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山东省泰山疗养院(271000)刘秋成从1990年4月~1995年7月底,我们用超声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属暂时性脑缺血(TIA),共观察79例,临床表现均为:当头部转动至某一方位时,突然发生阵发性眩晕,伴肢体面部运...  相似文献   

9.
秦浩  胡彩霞 《临床医学》2001,21(9):44-4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我们通过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静脉点滴,以观察其对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23~75岁,平均52岁;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3例,梅尼埃病33例,前庭动脉炎14例。对照组75例,男35例,女54例;年龄28~70岁,平均48岁;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例,梅尼埃病25例,前庭神经炎12例。 1.2 临床表现:病人眩晕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治疗组20例急诊留现病人,男16例,女4例,年龄40~76岁,平均为59.05±9.40岁。对照组20例也为急诊留现病人,男15例,女5例,年龄40~75岁,平均5865土9.37岁。两组均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组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4例,栓塞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2例,TIAZ例。20例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5例。对照组中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7例,推基底动脉供协系统血栓形成1例,TIAZ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例。治疗组中合并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例,房颤2例,均无溃疡病…  相似文献   

11.
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均为2000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凡符合下述条件的病人入选:(1)眩晕多因头和(或)体位变动而诱发,有旋转感及视物晃动或不稳定感。(2)同时至少有一种椎基底动脉发作的其他症状,如眼震、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4)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缓慢、供血不足的表现。入选的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0岁,平均52.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8~69岁,平均51.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疏血通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倍他司汀治疗)与观察组(42例,采用倍他司汀+疏血通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脑血流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及右椎动脉的收缩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略高于对照组的2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60例给以针刺风池、天柱两穴,每天1次,共6次.对照组给以静脉应用尼莫地平等药物,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和TCD检查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治疗对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的总有效率为针刺1次后93%,6次后98%,并能显著增加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急性期给与第1次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药物治疗(P<0.05).结论 针刺风池、天柱两穴对急性期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0年3月~1991年9月,采用苯海拉明治疗眩晕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5~6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2~6年。临床病例均有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伴恶心、呕吐,皮肤苍白,出冷汗。诊断为美尼氏综合征1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治疗方法用苯海拉明1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2~7天。结果 8例用药1次,症状消失,4例连续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疑似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TCD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值,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阳性组(n=87)与阴性组(n =73).比较两组患者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不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38例(95%)有效,远高于对照组15例(3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动脉的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自 1 999年 5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将生脉注射液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 5 8例 ,随机分两组。生脉注射液合用利多卡因组 (治疗组 ) 2 8例 ,男 1 5例 ,女 1 3例 ,年龄 4 2~ 6 7岁 ,其中 8例有颈椎病 ,1 0例有高血压 ,6例有高血脂症。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组 (对照组 )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5~ 6 0岁 ,其中 5例有颈椎病 ,1 2例有高血压 ,8例有高血脂症。病例选择均符合诊断标准 :(1 )眩晕 ,仰颈、转颈诱发试验阳性 ;(2 )眩晕同…  相似文献   

18.
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应用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院病例诊断标准符合1989年WHO对短暂性VBI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除外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4~67岁,平均52.4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66岁,平均51.7岁.  相似文献   

19.
利多卡因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通常用曲克芦丁治疗 ,但部分患者使用曲克芦丁治疗疗效不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利多卡因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门诊收治眩晕患者68例 ,随机分两组。利多卡因合用川芎嗪组 (治疗组 ) 3 6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7例 ,年龄 ( 4 8± 10 )岁。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5例 ,梅尼埃病 8例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例。曲克芦丁组 (对照组 ) 3 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 4 6± 11)岁。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3例 ,梅尼埃病 6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天麻素胶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70例VBD合并PCIV患者按照随机硬币抛掷法分为对照组(n=34,眩晕宁颗粒)和观察组(n=36,天麻素胶囊联合眩晕宁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椎基底动脉迂曲分级情况、椎基底动脉管径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