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血清钙(Ca)、骨钙素(OC)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于新生儿娩出断脐后采集脐静脉血5 ml分别检测血铅、血清钙、血清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将新生儿以血铅值50μg/L、100μg/L为界分为低铅组(<50μg/L)、相对高铅组(50~99μg/L)和高铅组(≥100μg/L),研究脐血铅对新生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其血清骨钙素、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与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高铅组与低铅组比较,血清骨钙素水平、血清钙几何均数水平显著降低;高铅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相对高铅组及低铅组。结论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干扰了新生儿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骨代谢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初次诊断为PNS的45例患儿作为PNS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钙、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25-羟基维生素D[25(OH)D];采用超声检测骨密度(BMD)。结果 PNS组患儿的BALP、CTx和25-(OH)D均高于对照组,BGP、TRACP、血Ca和骨密度水平(Z-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清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PNS患儿存在异常骨代谢,表现为钙质流失、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儿药物治疗前后骨代谢情况及与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对35例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分别测定血骨钙素(BGP)、TNF-α、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等指标,同时以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白血病患儿血BGP水平、DPD排泄率较对照组增高;治疗缓解后DPD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前血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化疗缓解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TNF-α、BGP、DPD间呈正相关。结论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存在骨质吸收及溶解,化疗后出现骨形成障碍,有骨质吸收现象。TNF-α有助于患者病情变化观察及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的骨代谢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 (DEXA)测量了 1998~2 0 0 3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4 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和 30例健康儿童的腰椎 2~ 4 (L 2~ 4 )和右侧桡骨中远端 1/ 3处的骨密度 (BMD) ,并同时检测其血清骨生化代谢指标 :骨碱性磷酸酶 (BAKP)、骨钙素 (OS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ICTP)、甲状旁腺素 (PTH)、和 2 5 (OH)D。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的BMD测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其成骨细胞活性指标 (BAKP、OSC)和破骨细胞功能指标 (ICTP)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甲状旁腺素、2 5 (OH)D水平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之间 ,以及它们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 ,成骨细胞活性增高。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无维生素D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足月儿的骨代谢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0~12月收住本院新生儿科的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检测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骨钙素(OC)、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β-CTx)、血清钙(Ca2+)、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并对骨代谢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2例足月新生儿日龄(9.7±7.7)天,血清OC、β-CTx、Ca2+、25(OH)D3及PTH检测浓度分别为(54.6±23.2)ng/ml、(0.93±0.38)ng/ml、(2.2±0.3)mmol/L、(38.8±20.1)ng/ml和(90.1±47.2)pg/ml.血清OC水平与β-CTx呈负相关,与25(OH)D3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25(OH)D3呈负相关;血清Ca2+水平与25(OH)D3 和PTH呈正相关.结论 足月儿骨代谢活跃,此阶段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减少,生后应注意补充VitD和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以降低代谢性骨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性早熟儿童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及与其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真性性早熟儿童及正常对照组 14例进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T3 、T4、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骨钙素 (BGP)等水平测定 ,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对观察组各指标进行两两指标相关分析。结果 TSH、T3 水平性早熟组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tT3=1.896 ,tTSH=0 .0 71 P均 >0 .0 5 ) ;T4水平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t=- 1.0 73 P >0 .0 5 )。T3 与IGF 1呈负相关 (r=- 0 .4 71 P <0 .0 5 ) ;TSH与IGFBP3呈正相关 (r =0 .4 5 8 P <0 .0 5 ) ;TSH与BGP呈负相关 (r =- 0 .4 91 P <0 .0 1) ;TSH、T3 、T4分别与FSH、LH、E2 值无相关关系 (P均 >0 .0 5 )。结论 性腺轴与甲状腺轴相对独立 ;甲状腺轴的促生长作用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调节IGF 1、IGFBP3分泌 ,甲状腺轴参与BGP的调节 ,促进骨骼生长  相似文献   

7.
2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骨密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的骨代谢改变已被许多学者证实。研究指出,肾病综合征极期由于尿中丢失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25-OHD_3的复合物,引起血清1,25(OH)_2D_3浓度的下降及钙代谢异常,从而导致代谢性骨病的发生。为了及时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骨代谢变化,我们采用国产骨密度测定仪对20例肾病  相似文献   

8.
性早熟女童骨代谢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骨代谢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其中A1组16例,年龄6.0~7.9岁;A2组19例,年龄8.0~9.0岁)及2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年龄6.0~7.9岁)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1(IGF_1)和桡骨远端1/3处骨超声强度(SOS)值进行检测,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PP及PT女童桡骨远端SOS、SDS值均明显升高。A1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OC)、骨碱性磷酸酶(B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IGF_1有升高趋势;A2组骨钙素(OC)、BAP、ICTP、IGF_1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T组女童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OC、BAP明显升高,ICTP、IGF_1差异无显著性;与A1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CPP女童IGF_1水平与LH峰值、LH/FSH比值、骨龄间呈正相关(r=0.38~0.54,P均<0.05);CPP女童骨代谢指标BAP与骨龄、IGF_1值间呈正相关(r=0.35、0.35,P均<0.05)。结论性早熟女童在发育早期即有明显骨代谢改变,骨密度增高、骨形成和骨吸收增加,以骨形成增加为主;血清OC、BAP、ICTP和IGF_1水平与性发育关系密切,其变化是性早熟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14岁健康儿童青少年骨代谢标记物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接受入学体检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共273名,对其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按照骨代谢标记物数值进行年龄段划分,并计算骨代谢标记物数值的第5、10、25、50、75、90、95百分位。结果骨形成标记物和骨吸收标记物在不同性别中变化趋势一致,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水平较低,在青春前期开始增高,青春期达到峰值,并在青春期后快速降低。男性和女性的骨形成标记物: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P=0.404)及血清骨钙素(OC)(P=0.7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标记物:血清β-Ⅰ型胶原分解代谢产物C端交联肽(β-CT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5~14岁健康儿童不同性别骨形成标记物血清P1NP、O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骨吸收标记物血清β-CT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参考值的年龄分布特点,女性骨代谢指标增高的趋势较男性提前1~2岁,峰值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患儿骨保护素改变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骨保护素的影响,探讨骨保护素在NS骨代谢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NS患儿44例,其中NS初发患儿24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减量过程中复发患儿20例,其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为28327±5879 mg/m2;2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骨保护素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骨钙素N-MID)含量。结果:初发NS组血清骨保护素、骨钙素N-MID含量分别为 211±55 ng/L、46±14 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0±57 ng/L、73±9 ng/mL)(P<0.05)。NS复发组血清骨保护素、骨钙素N-MID含量均较NS初发组及对照组低,分别为176±42 ng/L、29±10 ng/mL(P<0.05)。结论:NS患儿本身即存在骨代谢异常,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进一步加重骨代谢改变,提示NS患儿骨保护素改变受疾病本身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双重影响,骨保护素有望成为预测NS患儿骨代谢改变的新型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佝偻病骨代谢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代谢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β胶原分解片断(β-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测定在新生儿佝偻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佝偻病新生儿(病例组)和3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每例儿童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CTx,ELISA法测定BALP和BGP水平,并对这三项测定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测定其血清钙、磷和AKP水平,并进行左手腕关节X线摄片。结果病例组血清β-CTx、BALP和BGP水平分别为(1.58&#177;0.49)μg/L、(291.5&#177;78.4)U/L和(15.2&#177;5.9)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6&#177;0.38)μg/L、(137.1&#177;64.7)U/L和(10.1&#177;4.3)μg/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a〈0.001)。病例组血清β-CTx、BALP和BGP水平异常者分别为28例(93.3%)、26例(86.7%)和24例(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6.7%)、2例(6.7%)和3例(10.0%)](Pa〈0.001)。血清β-CTx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BALP和BGP,但无统计学意义,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血清BALP和BGP(χ^2=9.7124,11.2913,16.9212,18.3671Pa〈0.01)。结论血清BALP和BGP水平测定是准确反映骨代谢转换的生化标志物,也是诊断新生儿佝偻病特异而敏感的指标;血清β-CTx水平测定是诊断新生儿佝偻病、反映骨吸收活动特异性很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的骨谷氨酸蛋白(boneγ-carboxyglutamic acid-containing prote-in,BGP又称osteocalcin,OC)是分子量为5,800,有3个γ-羧基谷氨酸残基的蛋白,在成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清OC值已成为骨代谢或成骨细胞活性的指标。作者测定了缓解期慢性肾功不全及投给类固醇的肾病患儿的血清及尿中OC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孕妇铁蛋白、骨钙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孕妇钙,铁代谢情况。方法 随机检测不同孕期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铁蛋白(EF)、骨钙素(BGP)。结果 妊娠20-40周,SF、EF值逐渐降低;BGP水平高于正常组,但其值随时间渐降低。结论 从孕中期起,随孕期的增加孕妇铁营养状况逐渐变差。采用预防性补铁措施十分迫切,BGP可作为反映孕期钙代谢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生长和骨代谢的生化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骨细胞分泌的骨钙素是特异的骨蛋白,血清骨钙素水平为骨转换和骨形成的特殊标志。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亦代表骨的形成。吡哆酚(Pyd)和脱氧吡哆酚(DPD)是主要存在于软骨和骨骼中的交联氨基酸。尿Pyd、DPD浓度直接与骨吸收量有关。尿羟脯氨酸浓度可代表骨吸收水平,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尿Pyd、DPD。各种骨代谢的生化标志不能作为病因诊断,只是用于预测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导致骨质疏松。该研究通过检测成骨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生化指标: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和总碱性磷酸酶(AKP),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n=30),未治NS患儿(n=30)和激素治疗后NS患儿(每日泼尼松2mg/kg治疗4 ~8周,n=30)血清PICP、BGP及AKP水平。结果 未治NS患儿血清PICP165 ±56μg/L,BGP15 ±9ng/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5 ±81μg/L, 19 ±12ng/L(均P<0. 05),而血清总AKP198 ±71U/L与正常对照组202 ±46U/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激素治疗后NS患儿血清PICP85 ±56μg/L、BGP8±5ng/L、AKP104 ±59 U/L均明显低于未治NS患儿(P<0. 01)。结论 NS患儿本身存在骨合成障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进一步抑制NS患儿的成骨细胞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应用Vit D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血清骨钙蛋白(BGP)、总碱性磷酸酶(AKP)、钙(Ca2+)和磷(P3+)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用泼尼松2 mg/(kg·d),治疗3周.对照组单纯应用乳酸钙0.5 g/d, 治疗组用乳酸钙0.5 g/d,并予每日口服Vit D 800 U.测定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PICP、血清BGP、AKP、Ca2+和P3+水平.结果 治疗3周后,对照组血清PICP、BGP、AKP、 Ca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a<0.05),血清P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治疗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急性ITP患儿成骨细胞的合成,联合应用维生素D后可改善糖皮质激素对成骨细胞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导致骨质疏松。该研究通过检测成骨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生化指标: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和总碱性磷酸酶(AKP),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n=30),未治NS患儿(n=30)和激素治疗后NS患儿(每日泼尼松2mg/kg治疗4 ~8周,n=30)血清PICP、BGP及AKP水平。结果 未治NS患儿血清PICP165 ±56μg/L,BGP15 ±9ng/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5 ±81μg/L, 19 ±12ng/L(均P<0. 05),而血清总AKP198 ±71U/L与正常对照组202 ±46U/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激素治疗后NS患儿血清PICP85 ±56μg/L、BGP8±5ng/L、AKP104 ±59 U/L均明显低于未治NS患儿(P<0. 01)。结论 NS患儿本身存在骨合成障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进一步抑制NS患儿的成骨细胞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约占新生儿的四千分之一,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为甲状腺素代谢产物之一,其血清含量系研究甲状腺激素代谢和甲状腺功能的一个指标。据报道新生儿脐血血清rT_3及T_3/rT_3比值测定对新生儿甲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骨合成分子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 (NS)征患儿骨合成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以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骨钙蛋白 (BGP)及碱性磷酸酶 (AKP)为参数 ,对单纯性NS患儿泼尼松治疗前及治疗 3~4周后骨合成状况进行探讨。结果 泼尼松治疗后PICP、BGP、AKP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水平 [PICP(P <0 .0 1)、BGP(P <0 .0 1)、AKP(P <0 .0 1) ]。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完全抑制NS患儿的骨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追踪观察了78例不同病情、病期及病程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离子钙、25-羟胆骨化醇、肾源性环磷酸腺苷、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及骨钙素变化。结果提示:(1)NS患儿存在钙、维生素D、甲状旁腺功能及骨代谢紊乱,尤以激素耐药持续不缓解及肾功能不全者显著;(2)大剂量强的松应用是促成NS患儿骨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