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脾脏在人体的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脾破裂处理除传统脾切除外还有许多保脾措施。我院自1995年以来 ,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破裂1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 ,男8例 ,女5例 ,年龄18~45岁。入院时均有影像学CT、B超检查明确诊断 ,单纯包膜或包膜下单发浅表裂伤9例 ,脾包膜下及包膜下广泛挫伤4例 (均为Buntain显像分型Ⅰ -Ⅲ型 ) ;腹腔小量出血8例 ,中量出血5例 ;均无其它脏器损伤 ;殴斗打击伤10例 ,交通事故伤2例 ,空中坠落伤1例 ;治疗过程中输血400~120…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8例,其中BuntainCT分级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其中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结果:44例顺利完成镜下止血手术,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8.4min。4例因术中出血过多或怀疑合并其它大血管损伤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出院时间:30例单纯脾破裂6~14d,有合并伤18例12~43d。结论:腹腔镜下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切实可行,适用于BuntainCT分级I~Ⅲ型脾脏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的选择(附4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保脾治疗的4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成功率79.3%(23/29),非手术治疗占同期脾外伤的20%。手术保脾治疗17例,其中单纯修补缝合3例,脾修补缝合加大网膜填塞3例,脾部分切除加大网膜填塞修补3例,全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8例。血管介入脾动脉栓塞治疗6例,均一次脾动脉栓塞成功。4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5例,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呈植物状态。结论 脾脏Ⅰ级损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Ⅱ级损伤以脾动脉栓塞或手术修补保脾为主,Ⅲ级以上的损伤只能手术保脾,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 对1984年2月~2003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118例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109例,其中脾修补术17例,脾部分切除术7例,脾切除脾片大网膜移植术5例,脾切除术80例;死亡7例。根据夏氏分级:Ⅰ级损伤29例,Ⅱ级损伤52例,Ⅲ级损伤28例,Ⅳ级损伤9例。结论 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对儿童强调保脾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作者近2年来进行自体脾片移植1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46岁,中位年龄33岁.车祸4例,坠落伤6例,腹部钝器伤2例.12例中, 9例合并其他损伤,包括肋骨骨折或血气胸4例,左肾损伤3例,头颅外伤2例,其他3例.皆不伴空腔脏器损伤及腹腔严重污染.脾脏破裂分级标准:根据2000年9月召开的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确定的分级标准: Ⅰ级: 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伤长度≤5.0 cm, 深度≤1.0 cm;Ⅱ级: 脾裂伤总长度>5.0 cm, 深度>1.0 cm, 但未累及脾门;或脾段血管受损;Ⅲ级: 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本组12例患者中, Ⅱ级3例, Ⅲ级6例, Ⅳ级3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损伤后行保脾治疗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脾损伤患者中26例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迟发性脾破裂大出血而手术切除全脾,余24例保守治疗成功。67例行不同形式的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有选择的保守治疗Ⅰ~Ⅱ级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Ⅰ、Ⅱ、Ⅲ级脾损伤采用不同的术式保留脾脏是安全可靠的,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脾外伤是小儿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脾外伤常用的脾实质修补术,脾缝合大网膜填塞术及脾包膜缝合止血术等均不能使严重伤牌得以保存,故多采用牌切除术治疗。由于脾切除术后,机体丧失了脾脏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术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暴发性感染,死亡率很高,故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对伤脾作保留性治疗。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可吸收脾网术治疗小儿严重脾外伤6例,均获满意疗效,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6例患儿年龄4~13岁,男性5例,女性1例;病因:摔伤4例,车祸2例,均为闭合性肿外伤;病理类型:星状粉碎性…  相似文献   

8.
延迟性脾破裂 (Delayedsplenicrupture)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 ,并发症和死亡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 ,因此 ,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28例 ,占同期脾损伤的11.7 % ,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21例 ,女性7例。年龄17~64岁 ,平均38岁。致伤原因 :坠落伤11例 ,击伤13例 ,车祸伤3例 ,机器轧伤1例。脾损伤类型 :脾包膜下血肿1例 ,脾包膜或实质小裂伤14例 ,包膜出血及脾周血肿13例。出血量 :200ml…  相似文献   

9.
脾脏有重要的滤血、毁血和免疫功能,脾切除术后会导致这些功能的受损和缺失。因此,保脾性手术已成为脾外伤治疗的主要趋势。我们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月,应用脾动脉结扎加修补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9例,术后脾功能及结构正常,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9例中,男30例,女9例,年龄16~56岁,平均345岁。均为钝性伤。入院时休克15例,抗休克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脾外伤分级按美国创伤学会分级标准[1]:Ⅰ级8例(包膜下血肿<10%或包膜撕裂<1cm);Ⅱ级:17例(包膜下血肿10%~50%,或实质内血肿<5cm,撕裂脾实质1~3cm);Ⅲ级:14例(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保脾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的保脾治疗体会。结果:本组92例,非手术治疗10例,9例成功,1例中转手术。粘合,凝固止血5例,其中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缝合修补术15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2例,脾动脉结扎和缝合修补术14例,部分脾切除术8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6例,脾切除术32例。本组死亡3例。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时,治疗恰当可取得最佳疗效,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超声对210例脾脏外伤进行诊断研究。并将其声像图特征分为Ⅳ型:Ⅰ:脾包膜下血肿。呈无回声暗区型;Ⅱ:真性脾破裂。呈混合型(强回声与低回声或无回声与强回声等);Ⅲ:中央型破裂。呈强回声光团或无回声区型;Ⅳ;脾蒂撕裂伤型。脾内回声均匀,脾周呈无回声暗区或血肿回声。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同时,对脾外伤保守治疗以及修补术后的声像图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B超应作为脾脏外伤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对2003年~2008年间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除2例脾破裂患者因合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死亡外,其余4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移植术,术中尽量保留器官及其功能,不能保脾的患者需行脾片移植术,以保证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儿童),因此适当的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脾损伤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年来420例胃癌根治术中出现14例医源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中,分别发生脾损伤8例、4例、2例。脾损伤按Pachter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例。经电凝加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大网膜缝合、明胶海绵压迫止血3例,缝合修补术9例,全脾切除2例。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导致的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与术式相关,通过提高认识、改进操作、妥善处理,这种损伤是可以预防或降到最低限度的。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8年至今共收治迟发性脾破裂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11~5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3例,车祸伤9例,压砸伤8例,被他人拳脚击伤6例;从外伤到脾包膜破裂出血时间3~19 d。1.2临床表现均有左上腹或左胸腹部闭合性外伤史;伤后出现左上腹隐痛或胀痛,无放射痛;在脾包膜破裂时出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发生休克现象,血压正常或降低,呈贫血貌,左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左上腹饱满)、反跳痛和局部肌张力增高,移浊(+),肠鸣音正常或弱,脾区叩痛。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Hb 8~11 g/L,呈贫血貌。B超检查提示:脾脏增大,包膜下液性暗区(均发生在伤后72 h后)。X片检查:早期有9例患者合并左胸9~11肋骨折,而腹部X片早期未发现异常,72 h后复查腹部X片有11例均有左膈肌抬高的表现。腹腔穿刺检查:伤后早期全为阴性,当包膜破裂出血后多为阳性。2结果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腹腔内有血液和陈旧性血凝块,脾实质陈旧性损伤,脾包膜破裂。手术切除脾脏,经治疗后于术后8~15 d出院。3讨论3.1详细询问病史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于有左上腹或左胸腹部外伤史的患者,当出现左上...  相似文献   

15.
脾破裂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最为多见,近年来,脾破裂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70%,脾脏在人体的免疫功能中所起的作用已为大家共识。脾破裂的治疗已由传统的脾切除术发展到各种保脾手术,如脾缝合,脾修补术,脾动脉栓塞,结扎术,网罩或捆扎术,部分脾切除术等。本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保守治疗脾破裂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 ,对外伤脾应尽可能施行保脾手术已达成共识。近年来 ,对一些重度外伤脾破裂患者 ,我们采用结扎脾蒂的不规则脾大部切除术 ,达到原位保脾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0~ 49岁 ,均为钝性外力所致的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 2~ 8小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12例 ,伴不同程度休克者 15例 ,腹腔内积血 15 0 0~ 5 0 0 0ml。平均输血 175 0ml。按Gall和Scheele[1] 分级均为Ⅲ~Ⅳ级脾破裂。具体指征 :①脾蒂血管主干损伤或脾门血肿…  相似文献   

17.
自 1995年 4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本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12 4例 ,其中 37例行脾修补术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32 (6~ 5 2 )岁 ,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 8(3~ 18)h。均为闭合性损伤 ,按schackfkrd(1981) [1] 分级 :Ⅰ级 14例 ,Ⅱ级 2 3例。合并出血性休克 32例 ,左肋骨骨折 2 4例 ,未合并肝脏、胰及空腔脏器损伤。1.2 手术方法 在连硬外或全麻下 ,经左上腹腹直肌切口或直切口中点向左侧加一横切口 ,入腹后清除腹腔内大部分积血 ,经过滤后准备行自身回输。探查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重度脾破裂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Ⅱ~Ⅲ级破裂行脾动脉结扎加脾修补,对IV级破裂行自体脾组织移植,结果Ⅱ~Ⅲ级破裂两例,均保留脾脏,Ⅳ级做3例行自体脾移植。结论脾动脉结扎加修补对Ⅲ级以下脾破裂可保留脾脏及其功能,IV级破裂行自体脾移植可保留脾功能。  相似文献   

19.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破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伟芬 《护理与康复》2003,2(6):358-359
1995年3月~2001年9月,本院对8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脾动脉栓塞术(SAE),并积极预防和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82例为外伤急诊病人,均为闭合性损伤,Gall-Scheele分级为Ⅰ~Ⅲ级脾破裂(术前CT分级);年龄10~49岁,平均为29.5岁;入院时间为伤后1~72h,经B超、CT、脾动脉造影、腹腔穿  相似文献   

20.
作者自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共对12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2例,7~10岁5例,11~14岁5例,平均9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0~72 h不等,平均10 h。单纯脾破裂5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7例。其中头面部挫伤3例,肝破裂1列,肾挫伤1例,左上肢骨折1例,肋骨骨折1例。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3例,重物压榨伤2例,撞击伤1例,挤压伤1例。本组患者均有腹部或左季肋部外伤史,均有左上腹或上腹部疼痛及压痛,其中4例表现为全腹压痛及反跳痛,5例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的表现,以面色苍白、脉速及烦躁为突出表现,经补液治疗(其中5例输血200~400 mL)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组均经B超检查其中10例同时行CT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及腹腔灌洗9例。诊断脾实质内出血3例,脾包膜下血肿4例,脾包膜破裂2例,脾边缘浅表伤3例。脾损伤程度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脾脏学组2000年9月天津会议制定的“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1]:Ⅰ级10例,Ⅱ级2例。治疗: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避免血压偏高或波动;绝对卧床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