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儿热性惊厥 (Fc)的病因复杂 ,近年来电解质在Fc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1] 。作者对 1996年 1月至2 0 0 0年 12月 ,收住入院的 10 4例Fc患儿作了血电解质的测定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4例患儿 (Fc组 ) ,其中男 6 3例 ,女 4 1例。年龄 6个月~ 6岁 ,其中 6个月~ 2岁 71例 ,~ 6岁 33例 ,平均 2 .8岁。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36例 ,支气管炎 2 6例 ,支气管肺炎 18例 ,肠道感染 16例 ,流行性腮腺炎 5例 ,幼儿急诊 3例。既往有惊厥史 16例 ,Fc家族史 15例 ,癫痫家族史 8例。体温 38.8~ 39.5℃ 2 5例 ,>39.5…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严重地危害着新生儿的健康 ,可造成新生儿致残和死亡。而伴有惊厥的HIE又是其的中严重病例。本文对 4 0例伴有惊厥的HIE病例进行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1992年~ 1998年我院儿科共收治HIE 72例 ,出现惊厥 4 0例 ( 57% )。男 2 6例 ,女 14例 ;足月产儿 32例 ,过期产儿 5例 ,早产儿 3例 ;顺产 2 7例 ,剖宫产 9例 ,胎吸或产钳助产 4例。出生体重 <250 0 g 4例 ,2 50 0~ 4 0 0 0g 31例 ,>4 0 0 0 g 5例。惊厥发生时间 <2 4h 16例 ,2 4~ 4 8h 11例 ,4 8~ 72h 10例 ,>72h 3例 ,时间分布在数分钟至…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儿科自1976年到1979年三年中用回流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菌痢53例,收到良好效果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小儿,年龄在8个月至10岁之间,男31例,女22例,其中普通型42例(包括合并脱水、酸中毒或并存营养不良、肺炎、先心病等27例),中毒型11例。除4例体温正常者外,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而以39.1℃—41.8℃为最多,共31例。每日脓血便10次以下者31例,10—20次15例,20次以上7例。中毒型11例均有惊厥、意识障碍或感染性休克,部分高热病例有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4.
小儿热惊厥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为预防惊厥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例热性惊厥复发病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治疗的66例首发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在体温>38.5℃及发热24小时发病率最高,但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低温惊厥及发热短时间内惊厥趋势,对照组<3岁居多,以单纯型病例为主,脑电图异常率低。而观察组无明显年龄界限,复杂型病例多,脑电图异常高。结论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时,不分年龄均应积极控制体温,具有惊厥高危因素的患儿同时进行预防性治疗,重视家长的配合,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患儿20例。对所有病例资料的病史、家族遗传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复发情况及发育情况。临床诊断标准:婴幼儿既往身体健康,无严重疾病史;所有患儿在患轻度胃肠炎时仅有轻度脱水,无热惊厥及严重酸中毒、电解质  相似文献   

7.
<正>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其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极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热惊厥患儿  相似文献   

8.
<正>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其中高热惊厥(以下简称热惊)约占3~5%。现将我科1975年1月~1983年5月住院的热惊28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病例选择符合下述条件:初次发热伴惊厥及接种后之热惊。全部病  相似文献   

9.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之一,低钙血症是小儿时期无热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1995年1月~2001年6月我院儿科以“低钙惊厥”收住院的36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小儿低钙惊厥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一、资料和方法低钙惊厥的诊断标准:婴幼儿突发无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总血钙<1.75~1.88mmol/L,血离子钙<0.9~1.0mmol/L,且排除了低血糖症、低镁血症及婴儿痉挛症。病例选择:自1995年1月~2001年6月以“低钙惊厥”收住院的资料完整且符合低钙惊厥诊断标准的36例。方法:根据患儿年龄将其分为四组<1m,1m~1岁。1~3岁,>3岁,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方法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最终诊断以出院诊断为准。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婴幼儿期有过一次以上发热性惊厥者约占全部小儿的4%~5%。据报道发热性惊厥小儿血清钠浓度有所降低。为了进一步阐明二者的关系,本文收集了两年来我科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30份病例作以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30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符合全国制订的“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标准。其中男18例,女12例;5月至1岁4例,1~3岁20例,3~6岁6例;冬春季发病24例,夏秋季6例。30例患儿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轻型胃肠炎伴惊厥(CwG)临床特点及随访预后。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3月我科确诊的32例轻型胃肠炎伴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和出院后≥1年的随访。结果 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29个月,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伴或不伴轻度脱水,伴无热惊厥。惊厥多发于病程1~5d,其中23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0min。其中7例一次病程中发作2次,发作间期EEG正常,脑影像学、血生化、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随访32例,随访≥1年,2例出现复发,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3个月、4.5个月。32例本次惊厥发作前均无热性惊厥史,1例发作后随访到7个月时出现1次热性惊厥发作。全部病例无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婴幼儿轻型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易于控制,预后良好,不必进行抗癫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致残的常见原因。HIE常并发惊厥,反复的惊厥又加重脑损害。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1996年1月开始应用利多卡因止痉,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8例符合1989年济南全国儿科会议HIE临床诊断和分度,男19例,女9例;日龄1/2小时~5天,平均3±1.2天;重度窒息21例,中度窒息7例。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13.
小儿烧伤合并惊厥症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84—1993年收治小儿烧伤病例中,34例在住院期间发生惊厥。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我院从1984年—1993年共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479例,其中34例在住院期间发作过1次以上的惊厥。发病率7.1%,年龄2月—7周岁,男22例,女12例,烧伤面积4—68%,均为Ⅱ°-Ⅲ°烧伤。发生惊厥的原因:低血钠15例,发热8例,败血症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小儿高热惊厥的脑电图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8年5月~2019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197例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发生惊厥后7d内观察脑电图(EEG)表现,记录相关脑电图改变特征,全部入选病例以EEG是否异常(异常包括广泛性慢波和发作性异常)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对照分析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年龄、体温、性别)、惊厥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热因、FC分型、既往发作情况及家族史等,对影响小儿高热惊厥脑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97例中正常范围脑电图为58.88%(116/197),异常脑电图检出率为41.12%(81/197);81例异常脑电图中57例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占70.37%,24例表现为发作性异常,占29.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EEG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在发病年龄、体温、惊厥发作次数、FC分型、家族史及出生史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患儿发作后早期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偏高,EEG异常表现主要以慢波节律的非特异性改变及全面性或局灶性癫痫样放电为主;FC后EEG异常受患儿发病年龄、体温、惊厥发作次数、FC分型、家族史及出生史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丽 《广西医学》2000,22(4):855-856
婴幼儿腹泻病易并发惊厥。本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共发生21例,现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2个月。全组病例均为急性腹泻,排水渣样或稀便,有不同程度脱水,轻度5例,中度15例,重度1例。发热18例,其中高热12例。惊厥21例,均发生于入院后24小时内,表现为类癫痫大发作17例,局限性4例。并存症有佝偻病8例,贫血3例,营养不良6例。家族史父亲有高热惊厥史1例。1.2 实验室及脑电图检查:大便常规正常12例,镜检有少量白细胞者9例,血常规Hb≤90g/L3例;血钙<1.7mmol/L15例,最低0.8mmol/L;血镁<0.6mmol/L…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率约为4%-5%。其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电解质在热惊厥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Na、血清Ca的关系,笔者对2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清Na、血清Ca的监测,并对其与热性惊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8例患儿为我院2003年2月-2005年3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均符合199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制定的热性惊厥诊断标准。其中男147例,女121例;年龄6个月-3岁238例,4岁-6岁28例,6岁以上2例;惊厥发作时间<10min241例,10min-30min21例,>30mi…  相似文献   

17.
<正>惊厥发生不同的年龄期,引起惊厥的病因有所不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984~1994年本科住院有惊厥状共1 616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1984~1994年的住院病儿有惊厥症状患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并发良性婴幼儿惊厥(BIG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急性轻度胃肠炎并发无热惊厥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随访。结果:15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14.6±5.3个月。秋冬季节发病9例,GE症状轻微,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无热或低热,发作持续时间短,惊厥发作多在GE病程第1、2天,最多发作2次。发作间期EEG背景正常,脑影像学、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正常。3例复发,病程相隔10个月至1年,仍因轻度胃肠炎而出现惊厥。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婴儿BIGE1~2岁为高发,秋冬季节多发,无家族史;无热惊厥于病程第1~3天发生,以全身性发作为主;少数病例可复发,次数≤2次,病程少于1年,预后良好;胃肠症状轻,无脱水及酸中毒,血电解质、脑脊液、脑影像学和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9.
李淑侠 《安徽医学》1995,16(6):24-25
<正>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持续性惊厥可引起脑本身的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重者可死亡。为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将我院1987~1994年收治的新生儿疾病504例伴有惊厥58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性35例,女性23例;胎龄<37周7例,37~42周47例,>42周4例;出生体重<2500克17例,≥2500克41例;首发  相似文献   

20.
罗宗业 《右江医学》2002,30(4):312-31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重症之一 ,处理不及时常造成脑损害。有效控制惊厥发作 ,及早明确病因诊断 ,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 ,并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自 1999年元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0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以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专题讨论会的建议( 1) 作为诊断标准。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6个月 5例 ,6个月~ <1岁 11例 ,1~ <2岁 8例 ,2~ <4岁 4例 ,≥ 4岁 2例 ,其中 4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3例有癫痫家族史 ,11例有出生异常史 (指早产、产伤、剖宫产、不洁接生史、窒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